要是以前,他也是不懂,一想到兵法,就是運動戰遊擊戰,可11級兵法後,他就醍醐灌頂——這些在這時代,是完全死路,斷無半點生機!
原因非常簡單,戰爭乃唯物之戰。
古代特彆忌諱運動,孫子兵法有雲:“勁者先,疲者後,五十裡而爭利則蹶上將軍。”
古代士兵,完全靠腳行走,消耗的是體力,日行五十裡,體力上就完全失去戰鬥力,一旦遇到敵軍,哪怕上將軍都得死!
運動戰遊擊戰的前提就是,出現了槍支,戰鬥和體力關係不大了,強調的是組織和紀律,哪怕日行百裡,隻要有組織有紀律,就影響不大——再累,扣扳機的力氣總有罷?
而沒有槍支,冷兵器肉搏的話,全靠體力支持,因此運動遊擊就完全不可行了。
所謂敵進我退,一萬人退了百裡,500人就可殺潰。
除非有代步——馬匹。
就算馬匹,其實和大部分人想的不一樣,也極是嬌貴,一旦連連使用,不消半月就死光,根本沒有連續運動戰或遊擊戰的唯物條件。
體惜體力和馬力,是古代戰爭的核心。
“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這點臣等明白,也教喻了眾將,想必不會大意。”趙旭沉吟著答複皇帝。
“並且,我方貴在城多,一旦將士疲憊,就可入城休息,這點是賊將賊軍,難以獲得的條件。”
“再說,選的就是勇猛又不失沉穩的悍將,並且戰略上形成鐵鎖,他們隻是群狼突擊,雖不排除有個彆人冒失,中了敵計而被包圍殲滅,但與大局也無損!”
“畢竟不是主力,敵人就算抓住一二次戰機,又能如何?”
蘇子籍默然點首,太平天國之敗,就是如此,滿清一旦合圍,步步為營,純粹靠國力消耗,就注定了太平天國的滅亡。
太平天國也並不是沒有信仰,以及精兵強將,甚至多次打破江北大營,有次幾乎逼迫曾國藩自殺,但圍困大局不改,終是無濟於事。
“朝廷甚至還行了輪換之策,接戰區,鐵鎖區,太平區,各軍輪換休息補充整編,而賊軍隻會越來越疲憊困窮。”
“這樣的話,糧食就是第一要務了!”蘇子籍再問。
“是,可天佑我朝,夏糧卻是豐收,曆年藩庫存糧和義倉不少,並且,采取的是接力運糧。”
“鐵鎖區起糧到接戰區,太平區起糧到鐵鎖區,這樣不但迅速,減少糧耗,更不會使百姓千裡運糧,日耗月費,甚至搞出民變來!”
蘇子籍雖彆有要事,可的確仍舊打算和趙旭一道商量這些軍事,不料隻稍加提點,這位相國,已經胸有成竹,籌劃得這樣周詳!
古人真不可小看,蘇子籍聽得目光炯炯,啪的一聲合上折扇,笑著:“本以為先生治政得方,是為良相,現在聽來,還不止如此,要是太祖時,必可公侯之爵矣!”
趙旭正容說著:“臣惶恐,實不敢居功,皇上深謀遠慮,所發內閣之聖喻,其實已經包含上麵要略,臣等隻是細化執行罷了!”
蘇子籍頜首,向路逢雲臉上掃了一眼,路逢雲也聽的目光炯炯,他本覺得自己謀略不淺,現在聽來,才覺得都是詭異伎倆,而不是堂皇大道。
也知道皇帝帶自己,聽此大略,乃是培養,當下銘記在心。
又暗暗明白,難怪曆代進士,都有三年見習養官的過程,許多事,真不是想當然就可以。
評書中草莽之人,一言而登宰相,其實除非可以稱得上天授的人,要不草莽之士,與朝廷之臣,分野很大,根本無法直接就任。
不管路逢雲細想,大略已定,恰沿廊談話,到了假山。
假山並不高,不過七八米,但靠亭四望,天上繁星點點,周匝萬家燈火,坊道兩側栽了樹木,這時宮內門禁了,京城卻沒有,仍舊人流繁茂,尉然太平,三人注目看去,一時都沒有說話。
“按此謀略,不僅太平,連燕王,以及滿清都可平之”
“11級軍略如此,15級,18級又是何等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看著此等夜景,蘇子籍一時遐想,悠然神往。
“或那些就可以稱天人罷,身逢亂世,有此哪怕匹夫也可爭天命,就如朱元璋,身為乞丐,卻奪取天下,全在其人軍略!”
“不過,魏世祖之秘藏,就有些天人之秘”不知過了多久,蘇子籍在暗中自失地一笑,說:“除了這些,朕還有些要事,不過天涼了,進屋去說罷!”
“是。”趙旭早就知曉,皇帝夜來,不是問這些,必有更重大的事情分說,當下有著果然來了之感,身一躬,略側邊,就向前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