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波折(1 / 2)

大明新命記 哼哈大王 5542 字 10個月前

大明新命記最新章節!

潘文茂和張國淦來晚了。

對此,楊振表麵上雖然一直表現得很是淡定,與前來送行的袁樞等人舉止自若、談笑風生,但是他的心裡麵,其實還是很有些慌張的。

不管是因為什麼突發的原因造成的,隻要潘文茂和張國淦兩個人中有一個不能順利出城,或者無法按照約定趕來,那可就麻煩大了。

潘文茂,是因為熬製皮膠水,並用熬製好的皮膠水去提純土硝到了緊要時候,耽擱了收拾行裝前來會合的時間,所以一時之間無法與楊振的大隊人馬一起趕來海岸登船處。

但若是因為這個,最後沒有順利出城,那麼楊振之前的安排和努力白費了。

因為,經過摻入皮膠水之後一起熬製提純的硝石晶體,正是楊振計劃中用來製作燧發“魯密銃”引火藥以及其他設想中的“燧發槍”引火藥的最重要原料。

沒有這個引火藥,楊振讓張國淦找人改裝的燧發槍,就會立馬變成一個天大的笑話!

明朝的火器種類繁多,萬曆年間朝廷仿製“魯密銃”的時候,也曾有火器專家提出過“燧發”的思路,也有過“燧發”火槍的設計。

但是“燧發”的設計,最終並沒有定型和批量生產,沒有推廣開來。

難道是因為大明朝沒有一個明白人,沒有一個人看出來“燧發”的優勢嗎?

當然不是。

難道是因為“燧發槍”的製造工藝太複雜,大明朝的工藝水平生產不出來嗎?

當然也不是。

明朝中後期的製造工藝,水準是很高的,而燧發鳥槍或者燧發火器,之所以沒有能夠推廣開來,是因為它儘管設計上很先進,但是在現實中卻根本發揮不出它本該發揮出來的優勢。

沒有高品質的易燃引火藥,燧發槍的設計理念再先進,在實際運用上也比不上火繩更有保證。

因此,對楊振來說,想辦法獲取高純度的硝,是目前情況下改善引火藥,並進而改進黑火藥威力的最快方式。

若是他沒有意外發現潘文茂這個老軍曾經做過本衛的火藥作提調,那麼他就準備自己上手,憑借著後世的一些記憶,想辦法親自去做了。

還好在這個時代的遼東軍中,能工巧匠、能人異士還是很有一些的,隻要你用心去找,願意重用,這些人還是能夠發揮作用的。

這一回,楊振對潘文茂提純火硝、改良火藥,可以說寄予了厚望,絕不希望他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生什麼意外。

當然了,若是潘文茂搞出了這個高純度的硝石晶體,可是張國淦出了意外,那麼楊振同樣麻煩大了。

因為搞出高品質的硝,從而搞出高品質的引火藥,目的是要用在改造後的燧發“魯密銃”上的,可若是張國淦出了事情,沒有上船,那就算搞出來了,暫時也沒有太大意義了。

因此,楊振在等待的過程中,一度甚至有些懊惱,懊惱自己為什麼這麼心急,為什麼非得今天就要讓潘文茂搞出一些高純度的硝來,為什麼非要節外生枝——讓張國淦去“綁架”那對鐵匠父子。

能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月裡,還留在這個滿城的寧遠城裡,經營著一個不大不小的鐵匠鋪,那能是一般人家嗎?

若是他們與城裡的祖家,或者是祖家的姻親王家沒有一點關係,這個鐵匠鋪,怕是早就被遼東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們給搜刮破產了!

事實,差不多正是如此,雖然與楊振的猜想有一點出入,但也是八九不離十。

等到楊振帶著幾個親兵,在船隊守備官袁進的陪同下,登上最後一艘大船,剛剛離開按個簡易碼頭,就看見寧遠城的方向,沿著寧遠河衝來一隊人馬。

那隊人馬,直到奔上了海岸邊那一處臨時搭建的碼頭,才算是勒馬立住,而為首之人猶自張牙舞爪,破口大罵。

但是海風勁吹,濤聲也大,楊振根本聽不到他們在叫喊什麼。

不過,看著不遠處已經靠近船隊的那艘小船,看著正在順著懸梯手忙腳亂地往一艘大船上拚命攀爬的張國淦,楊振的心情非常好,絲毫不受影響。

看著岸上那隊騎兵氣急敗壞的樣子,想到從今往後自己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裡了,楊振突然情不自禁,哈哈大笑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