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章 城下(2 / 2)

大明新命記 哼哈大王 4863 字 4個月前

早在船隊從兔兒島的頭道灣出發之前,袁進就根據楊振此前的估算和胡大寶以往的經驗,傳令各條大船,務必按照約定的時間共進共退。

轉進了河口之後,袁進讓人按照約定,在船艙裡燃起了計時的線香。

一炷線香燃儘,需要兩刻鐘的時間,約合後世半個小時。

考慮到風力小、霧氣大,行船慢於往日,直到燃儘了兩炷香之後,第三炷香又燃掉了一半,袁進才下令自己與楊振共乘的大船駛向岸邊,在一處蘆葦蕩附近拋錨,穩穩地停泊了下來。

使用特製的線香來計算時間,是中國古人的一大發明創造,雖然顯得有些笨拙,而且也不一定完全準確,但是在沒有鐘表的古代,在不好搞滴漏或者沙漏的場合之下,利用線香計算時間,卻也是當時曆史條件下最好的一種選擇了。

這一回,袁進利用水師營協調行船的這種土辦法,讓楊振大開眼界,船隊大大小小三十多條船隻,就靠著這種計時的方法和水師槳手以及海盜們夜裡行船的高超技藝,沒出什麼大的岔子。

很快,以楊振為首的作戰隊伍,就在距離裡石橋子還有兩三裡地的地方下了大船,換乘了小船,偷偷摸摸地、陸陸續續地上了響水河的北岸。

石橋子方向雖然有個廢棄的河岸碼頭可以利用,但是楊振目前還不想過早地驚動熊嶽城和石橋子的敵軍。

也因此,呂品奇隨船攜帶過來的戰馬也就無法下船,隻能等待天亮的時候,奪占了石橋子以後再說了。

預定參加作戰的各支隊伍下了船、上了岸以後,帶隊的將領很快按照找到了楊振,大家碰了麵。

呂品奇的麾下一百人留下了二十人在幾條大船上照顧戰馬,等待天亮,其他人全部如數到齊。

李祿的擲彈兵隊、張臣的火槍隊、胡大寶的兔兒島海盜隊伍,以及從鬆山城裡帶來一直充當輜重隊使用的安慶後所部民壯敢戰士二十人,還有這一次一直充當著楊振親衛隊伍的鄧恩抬槍隊、金士俊的胡騮衛隊,也都如數上岸集結。

眾人麵見了楊振,現場受領了任務,然後經過短暫的休整清點隊伍之後,按照楊振劃分的梯隊,一支接著一支,朝著夜色霧氣裡的熊嶽城方向摸了過去。

楊振給各隊安排的任務不複雜,甚至可以說很簡單,而且早在船隊集結在兔島頭道灣裡等待出發的時候,就已經布置下去了,到了此時此刻不過是重新確認一下罷了。

根據楊振的安排,短暫的碰頭會之後,那些趁著夜色上岸的隊伍,迅速分做了三個梯隊離去:

第一梯隊是楊振本人親自帶領的一路人馬,由胡大寶手下那個熟悉本地地形的向導高春和引領著,迅速去往北門一帶,挖掘戰壕並布設戰場。

第二梯隊則是由李祿帶著他的擲彈兵隊士卒和安慶後的鬆山民壯敢戰士,由其他熟悉地形的向導領著直奔熊嶽城的西城牆而去。

楊振給他們布置的任務,跟楊振親領的到北門外挖掘戰壕的任務差不多,同樣是挖溝。

隻不過,李祿和安慶後及其手下人要挖的卻是交通壕,而且是直通熊嶽西牆下的交通壕。

熊嶽小城還在大明朝治下的時候,隻是一個驛站的等級,也即熊嶽驛的所在,並非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城內除了驛站、驛卒、驛馬、倉儲之外,也沒有多少駐軍。

所以,城小,牆薄,駐軍很少。

熊嶽城落入到了滿洲鑲白旗手裡之後,為了加強對遼東半島南段地區的控製,韃子加高了城牆,擴建了城池,增修了南北門上的防禦設施,比如門樓、角樓之類,並在此地遷移來了八旗戶口,建起了遼東半島上為數不不多的滿城之一。

但是儘管如此,熊嶽城城小牆薄的特點,並沒有得到徹底的改變。

整座小城,仍然隻有南北兩座城門,而且也沒有增建甕城,到了夜裡,城內值夜的旗丁和披甲士卒,主要集中在南北城門附近。

楊振要趁著這個時間段,趁著夜色霧氣,讓李祿和安慶後這兩隊人馬挖壕溝,直通西牆腳下,並在牆腳下挖洞,然後多埋設幾顆萬人敵,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一舉炸塌西牆。

至於第三梯隊,楊振則派了張臣為主、胡大寶為副,讓他們也趁著夜色霧氣,帶領自己的隊伍,在石橋子和熊嶽城南門之間的驛路兩旁挖掘壕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