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章 升賞(2 / 2)

大明新命記 哼哈大王 5577 字 4個月前

張得貴就不用說了,作為楊振曾經手下排位第一的將領,打仗的本事雖然一般,可是貴在忠心耿耿,同時任勞任怨,又很得軍心。

最重要的是,他還是楊振最早的那個廣寧後屯衛圈子裡的靈魂人物,是楊振在鬆山官軍之中的基本盤。

這樣的人物,在整個征東先遣營裡麵,就像是一個壓艙石,或者說是定海神針一樣,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的功勞不在於跟著衝鋒陷陣,不在於殺敵俘獲如何,而在於幫著楊振打理營務,穩定後方。

張得貴的地位和作用如此重要,那麼他的職銜就不能長期低於夏成德、祖克勇、呂品奇等人。

尤其當楊振的基本盤裡,那些小字輩的人物,比如李祿,都已經做到了參將位置的時候,張得貴仍然停留在原來的職銜上就不好了。

而且對於他現在擔著的總兵府協理營務處的職司,也是不利的。

楊振要提高協理營務處的地位,樹立協理營務處的權威,首先就要從提高張得貴的地位著手。

所以,不管是出於公,還是出於私,楊振都不能落下了張得貴這個自己麾下的老夥計。

相應的是,等到這一次朝廷封賞的結果宣讀出來,在座的眾將並沒有人對張得貴的晉升感到意外。

不管是鬆山城原有的將領,比如夏成德、呂品奇,還是征東先遣營裡的諸將,包括祖克勇、徐昌永、李祿等人,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至於對潘文茂和王守堂的拔擢,當時引起了一些人的驚歎。

鬆山官軍裡的眾將,許多人知道楊振十分重視製鐵所和彈藥廠的作用,十分重視火器的改良和采用。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楊振會對先遣營轄下的匠人重視到了這個程度。

這些人一沒有跟著橫渡汪洋,二沒有在陣前放槍放炮,就是留在鬆山城裡煉鐵製藥,也能與陣前立功一樣獲得晉升封賞。

對此,楊振絲毫不做什麼解釋,他就是要以這樣的方式,在鬆山官軍之中,尤其在征東先遣營裡麵,樹立起這樣的導向,或者說營造出這樣一種氛圍——凡是能夠改良火器的,與陷陣殺敵一樣有功必賞。

潘文茂與王守堂兩個,由於職級較低,沒能出現在迎接朝廷傳旨欽差的場合,但是楊振相信,他們兩個晉升的消息傳開之後,彈藥廠、製鐵所必定士氣高漲。

第二批獎掖的兵部公文宣讀完畢以後,很快楊朝進就宣讀了第三批,其中就包括了人在現場已經有點望眼欲穿了的俞亮泰、仇震海兩人。

當然,整個第三批的名單裡邊,包括了三個人:

遼海義勇俞亮泰於敵後起兵響應,且殲敵有功,今特準楊振所請,以其所部編入征東先遣營,任該員為所部船隊都司;

遼海義勇胡大寶於敵後起兵響應,且殲敵有功,今特準楊振所請,任為蓋州灣守備,歸總兵官楊振統率指揮。

前東江舊部仇震海幡然悔悟、棄暗投明,且能率遼河口舟師來歸,其一切過往,概不追究,今特準楊振所請,任為錦州灣海防遊擊,其部編入征東先遣營,歸總兵官楊振統率指揮。

俞亮泰、仇震海留到了最後才宣讀,讓兩個人的心情先是沉到了最低處,然後突然之間又翻轉了過來,直令在場的兩個人不由自主地長出了一口氣。

尤其是仇震海,是以被俘投降的俘虜身份,跟著楊振回到鬆山城這邊來的,雖然之前楊振已經向他保證過了,但是大明朝的事情,可不是一個鬆山城的團練總兵說了算的。

萬一他的那些前科,不被一貫清高自大的大明朝廷官員們接受,比如說不被兵部考功司或者武選司的官員們所接受,那麼楊振說得再好,也是口惠而實不至。

一旦如此的話,那可就麻煩了。

畢竟,他總不能一直以楊振的私人部屬身份,在鬆山城長久立足下去吧。

他是一個人,那也就罷了,楊振調離了鬆山,他跟著隨行即可,問題是他從田莊台那裡帶出來老老少少上千口子人,這些人可不能一直作為黑戶存在下去。

是以,直到楊朝進的口中念出了他的名字,他才徹底放下心來。

對他來說,是遊擊,還是參將,並沒有根本的區彆,根本的區彆在於,現在朝廷承認了他們的存在,並且一切過往,概不追究。

從此以後,他和他的家族,以及他從滿韃子那邊帶回來的老弟兄們,再次獲得了大明朝官軍的正式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