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二章 目的(1 / 2)

大明新命記 哼哈大王 4953 字 5個月前

祖大壽並沒有策馬走太遠,到了一處距離浮橋大概一裡地的突起的平崗上麵,就停了下來。

他的中軍韓棟,隔著老遠就停下了,可能他知道祖大壽有一些私密話要對楊振說,所以並不靠近。

隻有楊振噠噠噠噠地策馬,跟著祖大壽上了那處平崗。

“你小子啊,可真是他娘的賊膽包天,那膽子比老夫料想的大多了,你說,張家口範家商隊的商貨,是不是你帶人截走的?私自出邊,已是不該,又截了範家的商貨,你知不知道,你這就是在擅開邊釁?!”

楊振剛剛策馬來到了祖大壽的跟前,就被祖大壽劈頭蓋臉地一通喝問給震住了。

祖大壽臉色鐵青,顯然是動了怒氣,而且這股怒氣一看就是壓抑了多日,此時朝著楊振一口氣宣泄出來,沒有一點停頓。

“你可知道範家的商貨是給誰的,張家口出來的商貨,是給誰的?!這山海關外才寧靜了幾日,寧錦軍前才太平了幾天?!放著太平日子你不過,你何故要到處惹是生非?!”

祖大壽的確是有點生氣了,當日在小紅螺山與楊振一席密談的時候,他還並不知道楊振在邊外竟然已經截了從張家口出來的商隊,若是知道,或許他就不會與楊振坦誠相對了。

後來吳三桂、祖澤遠等人相繼向祖大壽報告說,楊振從邊外回來的時候帶回了大批的車馬駝隊,從而判斷說楊振到邊外去絕不僅僅是為了接應從宣府招募的壯勇兵員。

但是當時,祖大壽剛剛與楊振達成了一定的默契與諒解,並不想在這個問題上深究下去,而且他也知道祖澤遠、吳三桂因為鬆山總兵歸屬的問題,與楊振有了嫌隙,所說的話未必可以全信。

然而,等到大淩河對岸有消息傳來,並且親自見了張家口範家的來人之後,楊振西出邊外期間截了張家口範家商隊的事實,就由不得他不信了。

當然,範家人也並不確定到底是何方神聖,哪路人馬乾的這個事情,然後這個情況一到祖大壽這裡,他就立刻聯想到了之前吳三桂、祖澤遠他們告楊振的狀。

這麼幾個情況連在一起一想,事實究竟如何就很明白了。

“正因為我知道它是給誰的,所以我必須截了它!他們通虜資敵,助紂為虐,我截了他們,天經地義!”

祖大壽連珠炮似的一通喝問,讓楊振的心裡也難免生出了幾分火氣,這事就他麼是老子乾的,怎麼的吧!

楊振的話雖然沒有這麼說,但其中的意思卻是明擺著的。

祖大壽聽見楊振這麼說,又見楊振一改之前對待自己的態度,登時一愣,隨後盯著楊振看了一會兒,確認他知道他自己做了什麼,然後歎了口氣,翻身下了馬,對楊振說道:

“通虜是不錯,資敵當然也難免,可是商隊從張家口出來,可不完全是資敵啊!咱們鬆錦軍前,遠離關門,軍中但有所需,又能去那裡求購?還不是這些行走邊外的商人嗎?”

說到這裡,祖大壽又歎口氣,不由自主地放低了聲音說道:“老夫知道你最近,在鬆山內外,大興土木,又是開礦、采礦,又是熬硝、煉鐵,什麼都要自己動手,才能保證軍中供應不缺。

“這麼做對不對呢?也對,也不對,不做你就斷了軍需彈藥,可要長此以往,你一個小小的鬆山城,就算渾身是鐵,又能打得幾根釘?

“老夫也聽說,你在鬆山城裡一意改良火器,今天試炮,明天試槍,可不可以?當然可以,對此老夫是樂見其成的。但是老夫鎮守遼東十餘年,為什麼不在改良火器上下苦功?難道是老夫不懂得火器之利?非也。

“錦州城裡現有紅夷大炮五門,大將軍炮,佛郎機炮,各款火炮四五百門,錦州之所以被東虜屢攻不下,正有賴此等守城利器。老夫又豈能不知火器之利?”

祖大壽一口氣說完了這番話,然後長長地歎了一口氣,默然片刻,隨後又說道:“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老夫知道,火器之利仰賴朝廷補給過重,沒有朝廷彈藥補給,再多的火器也是一堆廢銅爛鐵。”

楊振聽祖大壽說到了這裡,本能地就要張口說話,但卻被祖大壽擺手製止了,隻得閉了嘴,繼續聽他說下去。

“自打崇禎二年以來,錦州城屢次被圍,而城中彈藥之供應,卻遠遠供不上此次守城作戰之耗費,上書朝廷索要,補給微乎其微,若自行從關內采購,不僅路途遙遠,且出關手續繁雜,遠水解不了近渴,你道老夫如何解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