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四章 地點(2 / 2)

大明新命記 哼哈大王 5739 字 4個月前

最重要的是,到底要在何地埋伏韃子,其實他自己還沒有拿定最後的主意。

滿韃子不是傻子,他們的奸詐凶狠,兩世為人的楊振可是比誰都更清楚。

此前,楊振已經連著兩次乘船走海路,對滿韃子搞過突然襲擊了,這一次他們大軍再來遼西,又豈會對此毫無防備?

若說滿韃子對來自海上的突然襲擊完全不去防備,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若說他們一定會處處設防,那也是不可能的。

以遼西海岸線之長,即便從小淩河口算起,到寧遠河口為止,這一條曲曲折折的海岸線長度,恐怕是陸上驛道距離的兩倍到三倍遠了。

在長達幾百裡的海岸線上,滿韃子兵馬再多也不可能處處設防。

唯一需要擔憂的,或者說需要認真進行偵察確認的,就是滿韃子會在什麼地方派駐重兵進行反伏擊,或者說埋伏重兵進行打援。

對於楊振來說,他心裡當然已經有了兩個比較理想的伏擊地,其中一個是高橋一帶,另外一個是塔山附近。

高橋一帶,地處於杏山與塔山之間,是鬆錦前線諸城與關寧後方諸城取得聯係的陸上必經之地。

而且,它既是鬆錦前線諸城的陸上糧道行經之地,也海上糧道從筆架山中轉上岸之後前往鬆錦的行經之地。

曆史上,滿韃子圍攻鬆錦前線諸城的時候,就曾經一而再、再而三地在這個地方埋伏下重兵,進行圍點打援。

楊振之所以叫仇廣義帶人經營小筆架山島,目的就是想在這個地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給滿韃子一個驚喜。

可是他又擔心,滿韃子既然認識到了高橋這個地方戰略位置的重要,而且上一次圍攻鬆錦的時候,就曾經在此設置過伏兵,那麼這一回,他們會在此地毫無防備嗎?

因此,他就又想到了第二個理想的伏擊地點,即塔山城附近。

此地是遼西驛路行經之處,遼西驛路從山地和海岸之間通過,距離海岸線非常之近,算得上是遼西走廊的又一個咽喉之地了。

何況此地在數百年之後,還曾發生過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阻擊戰,所以如果高橋不行的話,那麼塔山附近就是一個不二之選了。

這也是楊振叮囑仇震海派人好好經營塔山附近沿海那個小島打漁山島的原因了。

然而,正是因為這個地方任誰一看,都知道它十分要緊,所以楊振的心裡才越發猶豫不決了。

他能想到的,滿韃子的所謂十王爺多鐸會不會也能想到呢?

就算滿韃子這個所謂的十王爺多鐸沒有想到這一點,那麼多鐸身邊的那些滿韃子將領們呢,尤其是二韃子將領們會不會想到呢?

如果楊振之前沒有搞過什麼渡海襲擊敵後的行動,那麼他認為,多鐸很有可能會在高橋一帶埋設伏兵,但是在塔山附近再設伏兵的幾率就會很小。

可是問題恰恰在於,楊振先後兩次利用了滿韃子對海岸方向的無備,走海路,偷襲滿韃子得手。

尤其是第二次,楊振渡海襲擊的地區,恰恰還正是這個多鐸領有的鑲白旗駐防的區域。

楊振很清楚,他帶著人馬渡海襲擊了遼南沿海城池,破了熊嶽城、破了蓋州城,拐帶走了滿韃子在遼河口的水師戰船,一定會給多鐸帶來不小的影響。

黃台吉一定會借著這個機會收拾一下多鐸。

一旦黃台吉這麼做了,那麼多鐸就一定會吃一塹長一智,高度關注海岸線上的動靜,高度警惕來自海上的可能襲擊。

對楊振來說,這也算是當初渡海襲擊敵後時沒有料想到的一個結果了。

所以,除了高橋一帶、塔山附近這兩個比較理想的伏擊地之外,楊振又讓仇震海派人前去經營酒簍山島,以及那個從遼西海岸突入遼東灣之中的狹長半島葫蘆島去了。

如果滿韃子大軍南下去攻寧遠的時候,在高橋、塔山一帶預留了伏兵,那麼他就隻能勉為其難,走海路繼續往南,去葫蘆島一帶尋找一些不是太理想的伏擊地點了。

這也就是說,到底在哪裡伏擊滿韃子,現在他自己也無法確認,而要想確認這一點,那就隻能等滿韃子展開行動以後才能做到了。

所以,此時此刻,他能做的事情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