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七章 南下(1 / 2)

大明新命記 哼哈大王 5721 字 4個月前

楊振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除了他大體上了解這段曆史的走向之外,還因為他知道此次領軍之人多鐸與豪格,皆是目空一切的好大喜功之輩。

他們兩個的為人,不僅一貫自以為是,自命不凡,而且皆是膽大妄為,急躁冒進之輩。

黃台吉派他們來,或許是想利用他們兩個喜好猛衝猛打的特點,營造一種不取寧錦不罷休的態勢,然後給關寧錦的明軍施加一種空前的壓力,好叫他們拚命向關內求援。

但是,他千算萬算,卻還是漏算了楊振這個最大的變數,或者說還是低估了楊振可能帶來的變數。

當然了,這也怪不得黃台吉。

畢竟黃台吉再怎麼心機深沉、能掐會算,再怎麼老奸巨猾、多謀善斷,他也絕不可能算到,那個已經通過祖大壽向石廷柱表露出了歸順大清之意的鬆山總兵楊振,是一個穿越客。

不過,自以為了解曆史大勢並且了解多鐸和豪格為人特點的楊振,還是估計錯了。

他以為,多鐸與豪格兩個人可能會需要三五天的時間,來商討和決定滿韃子大軍的進攻方向,甚至可能會先拔掉乳峰崗卡在鬆錦之間的這個釘子,然後在決定行止去向。

但是,讓他意外的是,十月初三日上午,原本駐紮在小淩河北岸的滿韃子大隊人馬,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了鬆山城西幾裡外的驛道上。

楊振一聽見夏成德派人送來的這個消息,便立刻與總兵府的一眾屬官,趕到了鬆山西門的城頭之上向西眺望。

站在西門外新修的高大甕城之上,楊振一行人根本不需要使用千裡鏡,就能清清楚楚地看見滿韃子行經鬆山城外的大隊人馬車炮。

滿韃子重兵雲集鬆錦,聲勢浩大,然而他們既沒有主動去攻錦州城,也沒有前來圍攻鬆山城,而是就這樣肆無忌憚地,如入無人之境一般,沿著驛道浩浩蕩蕩往南開去。

“奇恥大辱,真是奇恥大辱啊!清虜輕視無視鬆錦諸城官軍,竟至於如此這般境地,簡直是,簡直是把我等當成了土偶泥塑一般!”

楊振請楊朝進主管督理軍法處之後,楊朝進便開始頻繁地出現在鬆山城的城頭之上了。

原本監軍內臣就有這樣的權責,隻是他與楊振約法三章在先,擔心楊振多想,之前不便去做督戰的事情。

現在有了楊振明確叫他督理軍法的由頭,楊朝進便不再忌諱了,彆的事務他也不管,隻管督理軍法。

連著幾日,他專門帶人糾察各門各部玩忽職守擅離職守的事情,倒叫整個鬆山城的城防一下子整肅了不少,同時讓他自己也終於進入了監軍的角色。

此時,他站在楊振的身邊,眼睜睜看著滿韃子的大隊人馬大搖大擺地從城外通過,根本不把被他們拋在的城池放在眼裡,而城頭上守衛著的不少人卻因此長出了一口氣,他的心裡頓時湧起一種說不出的悲涼。

楊振聽他如此說,轉過頭對他說道:“滿韃子故意如此做作,實際上是想誘我守軍拋棄堅城屏障,出城追擊他們罷了。若真出城追擊,便中了他們的奸計。正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忍得此刻一時之辱,方有將來海闊天空。”

楊振這麼一說,楊朝進的臉色算是恢複了一些,隻是仍舊不住地搖頭歎氣。

而同樣緊跟在楊振一邊的西城守將夏成德聞言卻說道:“正是如此。都督所說乃是正理。滿韃子一貫奸狡異常,他們以有備而示無備,正為引我出擊。我有堅城重炮可以憑借,出城與戰,豈不是以敵之長,攻己之短麼?”

聽見這個話,楊朝進看了看夏成德,而夏成德也看了看楊朝進,隨後兩個人都沒有再說話。

“老張,你看此番滿韃子分兵南下的人馬,大概有多少人?”

楊振知道,這個時代的軍中宿將,自有一套他們在戰場上觀察和估算敵方人馬數量的方法。

當然了,楊振自己這個冒牌子的宿將除外,所以他乾脆去問跟隨在側的張得貴。

張得貴再一次手搭涼棚往西眺望,從南看到北,從山嶺中隱約的前軍看到滾滾南下的隊尾,沉吟了片刻,扭頭對楊振說道:

“觀其隊伍浩蕩,南北綿延數裡,可知其兵馬之數,當在一萬三千人上下,不會低於一萬兩千人,也不會超過萬五千!”

楊振聽見張得貴鄭重其事地這麼說,一時有點哭笑不得,撓了撓頭,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張得貴這麼估算下來,其中可能存在的誤差,竟然達到了三千左右,要是這麼打仗,那打的可真就是一個糊塗仗了。

楊振看了看張得貴,見他不像是在說笑,又扭頭看了看夏成德以及夏成德的部將們,見他們正衝自己一本正經地點頭。

這時,楊振方才終於明白過來,這個年代打的仗,恐怕還真就是糊塗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