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二章 海岸(2 / 2)

大明新命記 哼哈大王 5444 字 4個月前

“而酒簍山島,又稍顯遠了一點,登岸以後需要長途跋涉數十裡,難免夜長夢多。如果此戰不順,我們可退往其中一處。至於眼下麼,皆不去了。

“你且派人乘了小船從北邊上岸看一看情況,如果彼處沒有滿韃子的伏兵,咱們即從北邊的蘆葦蕩登陸上岸。”

仇震海領了命令,轉頭叫人找了郭增福,對他交代了幾句注意事項,就叫他領了一條小船,帶了幾個人劃著往西邊的蘆葦蕩裡去了。

郭增福領著人前腳剛走,張臣、李祿、楊珅三個人後腳聯袂而來,請示行止。

“都督,此時登陸雖然不是最佳時機,可是現在已經午時了,石廷柱率領的滿韃子鑲白旗漢軍後隊,想必已經過了塔山。我們再不上岸布置,恐來不及了。”

張臣、李祿、楊珅三人一到,即向楊振建議,儘快靠岸登陸,擇地布置埋伏。

楊振抬頭看了看頭頂上的天空,見日光燦爛,已經正午,也知道不能再等,便對他們幾個說道:

“如果沒有意外,我們就在此地登陸。至於上岸以後,到何處設伏,還需要幾位與我好好參詳一番。”

楊振對遼西海岸的大體走勢,當然是了解的,但是對於海岸上的具體地形,卻並不完全掌握。

反倒是張臣、李祿、楊珅這些打小從軍,在遼西地麵上駐守征戰多年的人物,比他熟悉得多。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現在的這個楊振並非原來的楊振,不是跟張臣、李祿、楊珅等人一樣的原裝貨。

“這個,不知道都督打算在岸上何地設置埋伏?”

“我們停泊此地,距離連山堡已是不遠,我意在連山河北岸數裡外,距離海岸不遠的驛道兩側,即笊籬山與北石壺山之間布置埋伏。如此,伏擊順利的話,袁進可隨時支援,伏擊不利的話,咱們也可隨時入海。你們以為如何?”

楊振問話的話音一落,張臣皺了皺眉頭,又看了看李祿和楊珅,見他們兩個點頭,他便對楊振說道:

“都督如此設想,固然於咱們極為有利,可是石廷柱非一般人,此地如此有利於我,恐怕他不會從此經過。”

張臣說的這番話,讓楊振登時心裡一驚,當即追問他道:“你的意思,難道是說,除了這條驛道之外,石廷柱南下寧遠,還有彆的道路可走?”

這個時候,就見張臣點了點頭,回答道:“都督,方才俺們三個已經仔細盤算過了。從高橋到塔山,再到連山,一共隻有兩條道路。一條是驛道,靠近海岸。另一條是邊道,靠近西邊。

“其中驛道相對好走,但是它過於近海。因為咱們有了先前乘船走海路出擊的先例,俺們三個合計,以石廷柱之老奸巨猾,必不會輕易靠近海岸。雖然驛道相對近便,但他想必會走西邊。”

“沒錯,都督。方才都督所說的笊籬山、石壺山,不僅離海更近,而且兩山對峙,驛道從中經過,的確是一個適合設伏的好地方。可是,我們能看到這一點,想必石廷柱也能看到這一點。如此這般的話,此地反倒不適合我們設伏了。”

楊珅緊接著張臣的話頭,向有點愣在當場的楊振解釋了一番。

楊振聽了這話,再去看李祿,李祿也是點頭,想必他們在前來連山河河口的路上,就已經仔細合計過了。

“哦——,如果還有彆的選擇,我猜石廷柱也當如此選擇。”

楊振已經聽明白了,塔山才是遼西真正的鎖鑰之地,過了塔山以後,不管是北上,還是往南下,山海間的形勢就變得開闊許多,古老的驛道雖然是其中最近便的道路,但卻並不是真正唯一的或者說必經的道路了。

想到這裡,楊振不僅感到一陣慶幸,如果不是他征求張臣他們的意見,而是自作主張做出了決定的話,他可能就要埋伏錯地方了。

“那麼,以你們之見,咱們應該在何地設置埋伏?”

這個時候,張臣從懷裡摸出一塊黑乎乎木炭樣的東西,蹲在地上,就著船頭上平整的甲板,噌噌噌蹭地勾勒描畫出了一副地形圖。

“這是海,這是驛道,這是都督所說的笊籬山,笊籬山以,有營盤山、影壁山、葛砬子山,再往西又有長嶺山、白台山,山嶺之中有條道,貫通了泉源溝、東官溝、臥牛溝、西官溝,直到連山河,最後直到寧遠西。”

張臣指著地形圖上重重標出的位置,以及那一條貫通了幾個山穀的道路,仰臉對著楊振說道:

“若是石廷柱過了塔山往西走,則東官溝、西官溝便是其必經之路。若是他過了塔山沒往西走,而是沿著驛道繼續往南,想來此時他派出來打前站的哨探,已經到了連山附近的海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