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六章 本兵(2 / 2)

大明新命記 哼哈大王 5833 字 4個月前

此時他聽見崇禎皇帝問他的意見,當即站起來躬身說道:“啟奏陛下,楊總鎮方才所言方略,有攻有守,攻守兼備,臣皆無異議,請陛下決之。”

“嗯?”

對陳新甲這個模棱兩可、沒有態度的態度,崇禎皇帝有點不太滿意。

崇禎皇帝已經發現,這個新任的兵部尚書沒有什麼主見,也沒有什麼擔當,隻知道一味迎合自己。

雖然這樣的一個兵部尚書,比之先前那些總是懟自己的大臣聽話一些,能讓自己多少感到舒服一點,可是這種沒有擔當的兵部尚書,卻又常常讓自己無可奈何。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不說話,仍舊看著陳新甲。

陳新甲顯然也從崇禎皇帝的反應之中察覺了皇帝對自己這個表態的不滿意,所以略一考慮,便又接著說道:

“啟奏陛下,楊總鎮方才所獻遼東攻守之策,雖甚周全得當,可一旦實行起來,卻並不容易。東西南北各方,若是號令不能一,就是方略再好,怕也難奏奇效!”

“陳愛卿這是何意?!”

崇禎皇帝見陳新甲先是同意了楊振的方略,同意了楊振移駐旅順、金複等地的建言,現在卻又這麼說,好似又並不完全同意,一時有些不解。

對崇禎皇帝來說,楊振的說法,聽起來好像是不錯的,但是遼海以東是個什麼所在,他完全沒有印象。

隻知道當年東江鎮的毛文龍,在東虜的敵後作戰,雖然發揮了不小的牽製作用,可是終究跋扈難製,不免最終敗亡。

楊振此去,會不會重蹈當年東江鎮的覆轍,會不會重走毛文龍以及後繼者的的道路,崇禎皇帝的心裡,其實沒底。

所以他一時也下不定決心,此刻聽見陳新甲這麼說,自然要再好好問一問。

“這個——”

陳新甲已經從張若麟那裡知道了楊振的想法,此時要想辦法當著楊振的麵,把那些想法說給崇禎皇帝。

但是之前洪承疇話裡話外的意思也很明顯了,就是不管楊振繼續駐守遼西鬆山等地,還是渡海移駐到遼海以東,他的兵馬仍然該歸薊遼總督衙門節製指揮。

在楊振透過張若麟提出可以直接歸皇帝指揮,也就是直接由他這個兵部尚書指揮之前,他也是這麼想的。

畢竟,這是大明朝一直以來就遵循的慣例,他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改變它。

可是,楊振透過張若麟向他提出的設想,卻又太過誘人了。

如果楊振上麵沒有遼東巡撫衙門,也沒有薊遼總督衙門,而是直接聽從兵部指揮,那麼楊振所取得的功勞,可不就是他陳新甲的功勞了嗎?

之前楊振在遼西的那些戰功,被方一藻分潤去了不少,這一點讓陳新甲十分眼紅。

如果沒有楊振在遼東屢立戰功,方一藻這個遼東巡撫早就完蛋了。

直到現在崇禎皇帝仍在猶豫要不要撤掉方一藻,完全就是因為楊振所立的新功,替方一藻抵消了不少的罪責。

方一藻是陳新甲的好朋友,方一藻知不知兵,彆人不知道,陳新甲豈會不知真相?

而方一藻如今竟然暴得知兵大名,原因在哪裡,陳新甲同樣一清二楚。

現如今,楊振占了旅順、金州和複州,不住兵肯定是不行的,最佳人選當然還是收複了此地的楊振。

既然楊振率部移駐旅順、金州等地即將成為事實,那麼楊振這個屢立戰功的福將,今後豈不是白白地便宜了登萊巡撫徐人龍?

包括眼前這個薊遼總督洪承疇,皇帝對其如此器重,再讓他撿走了楊振這個屢立戰功的副將,或許一年半載之後他洪某人就要取代自己成為兵部尚書了!

這怎麼可以!

陳新甲扭頭看了一眼麵無表情穩如泰山的洪承疇,迅速下定了決心,對崇禎皇帝沉聲說道:

“陛下,楊總鎮乃陛下於山海關外欽點拔擢之虎將,楊總鎮及其所部兵馬乃是陛下欽命征東平遼先遣之軍,如何使用關乎東攻西守方略之成敗,豈能不慎之又慎?此天降將帥之才,助陛下征東平遼,若不能人儘其才,人儘其用,則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