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三章 返程(1 / 2)

大明新命記 哼哈大王 5492 字 10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大明新命記最新章節!

大明朝有自己的屯墾製度,邊疆地區開墾出來的田畝多數都歸衛所所有,衛所分給軍戶,由軍戶耕種。

後來衛所軍戶製度廢弛,邊疆地區駐軍糧食需要從外地運輸,然後就搞出了開中法,開中法搞了一陣子之後,被商人們發現了一個漏洞。

他們發現從外地千裡迢迢運糧食到九邊地區,路途遙遠,損耗太大,成本很高,這麼做不如在九邊地區直接開荒屯田種糧食,然後就近供給邊鎮,換取朝廷開中法承諾的鹽引。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山右的商人們就開始這麼運作了。

到了隆慶、萬曆年間,終於通過他們在朝堂上的代理人,讓朝廷批準了這樣一個在邊關軍屯以外搞商屯的政策。

他們打著商屯的旗號,占有了邊疆地區大量無主的宜耕的土地,名義上是要邊軍生產糧食。

一開始也的確是這樣做的,但是漸漸地他們發現,把糧食提供給邊軍換取鹽引,遠不如直接把糧食賣給邊外的那些北虜更賺錢。

再後來,他們就更是發現,賣給北虜,不如賣給更加缺糧,出價更高的東虜。

山右商人與東虜的關係,就這樣漸漸地建立起來了,於是他們也就在通虜資敵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這一次,張家口堡內的八大家被楊振連根清除以後,他們名下的那些商屯土地自是落到了楊國柱的控製之中。

這些土地上麵,原本有不少佃戶,不需要額外墾荒招佃,用來安置那些需要裁汰下來的老弱不堪之軍,最是合適不過了。

有了楊捷、楊倫在張家口那些豪商巨賈家裡搞到的大筆銀子,打法老弱病殘退出現役,騰出餉額的遣散費有了。

抄了這些豪商巨賈的商屯以後,用來分配給他們的帶著佃戶的熟地有了。

如此一來,那些在宣鎮軍中乾了很多年的老弱病殘軍士及其家人的生活,也就有了依靠和保障。

到了崇禎十二年十二月底,蓋著鎮朔將軍大印的嶄新地契,開始成批成批地發放了出去。

楊國柱連上報朝廷的這一關都免了,直接以鎮朔將軍宣府總兵官的名義,確認了宣府軍現有將士以及遣散安置將士對他們名下土地的所有權。

到了崇禎十三年一月初,宣府軍在宣鎮轄內跑馬圈地的事情,終於被人彈劾到了朝堂之上。

但是,一封封彈章遞到崇禎皇帝的手裡之後,崇禎皇帝除了在宮中大發雷霆,然後下旨申斥楊國柱、劉永祚一番之外,再沒有其他措施。

崇禎十三年一月,南方兵敗的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東閣大學士楊嗣昌督率的各路大軍缺糧少餉,人馬開始不斷逃亡。

而已經逃亡隱匿了許久的闖王李自成部,又從商洛山裡出來,突然進兵豫西,正在迅速發展壯大。

在這個節骨眼上,崇禎皇帝對手握重兵又深得軍心的楊國柱,也開始投鼠忌器起來了。

麵對大量彈劾楊國柱跑馬圈地甚至是縱兵搶掠的彈章,他沒有法子,隻能來一個下旨申斥了結。

就在崇禎皇帝焦頭爛額心急如焚的崇禎十三年正月初三中午時分,楊振率領著從張家口出邊的大批人馬車隊,碾過了烏欣河上已經凍到底的冰麵,穿過了鬆山城外歡迎的人群,浩浩蕩蕩地回到了鬆山城中。

從張家口到鬆山城,直線距離到不遠,一千多裡地。

可是在明末的年代,彆說沒有直通的高速公路了,就連直通的道路都沒有。

直線距離雖然一千多裡,可是在冰天雪地的荒野上兜兜轉轉繞來繞去,路程加在一起將近兩千裡了。

歸根結底,還是楊振低估了在寒冬臘月的草原上頂風冒雪行軍宿營的難度。

但是他在宣府城裡說出來的豪言壯語言猶在耳,無論如何也不能食言,所以儘管困難,還是咬著牙一路前行。

幸運的是,他們從張家口出邊以後,既沒有在多倫部的草原上遇到多倫部的人馬襲擊,也沒有在喀喇沁部的領地內,遭受到喀喇沁部騎兵的攔截。

他們行經這兩個最危險抵禦的時候,全都遇上了風雪漫天的氣候,塞外部落的牧人不出來放牧,屬於部落的騎兵更是躲在營地的蒙古包裡。

一路上,楊振他們一行人的主要敵人,除了惡劣的天氣,就是一望無際的冰雪。

好在夏季的時候,他們曾經到過邊外一次,何處是道路,何處能宿營,他們心裡都有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