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十幾天裡,身在旅順口大後方的楊振,沒有了之前在前線作戰時的壓力,生活頓時輕鬆安逸了許多。
楊振率領鬆山主力移防旅順口的時間,雖然並不長,但是現如今在大後方負責各個方麵事務的領頭人,都是經驗豐富老成持重的老手,方方麵麵上手都很快。
一些基本的事務,比如冶鐵煉鋼、製造銃炮的事務,現在已經不需要楊振再去事無巨細地去管了。
在這方麵,現在的他隻需要提出自己的要求和設想就好,剩下的事情,則全權委托給了王守堂與王煆父子去負責。
不僅王煆已經可以獨當一麵了,就是王守堂帶來的那兩個半是養子、半是徒弟的漢子,也就是劉大、劉二,如今也已經快速成長起來,可以獨當一麵了。
劉大在被楊振授予了把總官的職務之後,便更名為劉鬆山,現在帶著百餘人的工匠隊伍,分工負責火槍燧發機的批量鑄造與打磨。
而劉大的弟弟劉二,也在得了把總官的職務以後,更名為劉鐵山,如今同樣帶著百餘人,專門負責火槍銃管的鍛打與精鏜。
此外,在王守堂和王煆父子的指揮之下,製鐵所下麵有負責用灌鋼法煉鋼的,有負責製造鐵模澆鑄大炮的,還有負責鍛打刺刀的,有負責製作硬木銃床槍托的。
冶煉廠、槍炮廠各口,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整個產能也有了長足的進步,金海鎮自產燧發火槍和自產大中型火炮的數量,也開始進入穩步增長的階段。
王煆槍炮廠一個月自產前裝燧發火槍的產量,已經前所未有地達到了五百杆以上。
而自產大中型火炮的數量,也在旅順北城冶煉廠采用了灌鋼法煉鋼之後,具備了月產四十門以上的產能。
當然了,月產能並不必然能轉化為月產量,目前,槍炮廠的產能之所以能夠充分釋放,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暫時擁有充足的生鐵料和熟鐵料。
一旦眼下的熟鐵儲備用完,光有產能也是沒用的,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到時候斷了鐵料,再大的產能,也變不成產量。
好在前不久,方光琛剛領著金海鎮的船隊主力從永平府等地,購得了大量的生鐵和熟鐵料運回,足夠支撐上幾個月了。
除此之外,金海鎮彈藥生產的事情,在潘文茂的監管推動之下,更是早已經步入了正軌,根本不需要楊振再去費什麼心了。
有常駐山海關的兵部分司衙門幫忙,有楊振拿出真金白銀到處求購,又有潘文茂、王守堂他們自產的硝磺,現在彈藥廠按自己的標準細分製作各種黑火藥的原材料,在供應上,還是比較充分的。
因此,這幾天來,楊振白天除了在張得貴等人的陪同之下四處走走看看,指點一下旅順北城的軍工生產,指點一下旅順口西港以及周邊炮台營區的擴建之外,剩下大量的時間,就是宅在總鎮府的後院裡,陪伴安胎待產的仇碧涵。
而到了夜晚,等他親自伺候仇碧涵睡下了以後,他便自己回到總鎮府的二堂自己的公事房內歇息,然後由兩個大丫鬟捧玉和心月輪流侍寢伴眠。
對於仇碧涵的這個安排,楊振一開始還有點半推半就的樣子,但有了第一次之後,也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再然後,他就大大方方地接受了這個現實。
而捧玉和心月兩個人,也在這幾天裡,相繼從陪嫁丫鬟變成了真正的通房大丫鬟。
雖然她們的地位並沒有太顯著的變化,但是與楊振之間突破了那層關係以後,情況自然就不一樣了。
她們做起事情來,不僅更精心更儘心,而且每天臉上都洋溢著掩飾不住的笑容。
顯然與楊振的這層關係,對她們來說,至關重要。
就這樣,楊振回到旅順口以後,很是享受了一段平靜又美好的日子。
然而他身在亂世,便注定了平靜美好的日子不會長久。
崇禎十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在砣磯島和南北城隍島上完成了隔離檢疫的第一批移民,搭乘仇震海率領的船隊,抵達了旅順口外。
楊振聞訊,立刻來到旅順口內的舊港即東港,乘坐留守的船隻,帶著協理營務處早已備好的乾糧和飲水出了海港,最後登上了仇震海的座船,與他見了麵。
一方麵,親自詢問了登州水城隔離區以及砣磯島、南北城隍島檢疫區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