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四章 田畝(2 / 2)

大明新命記 哼哈大王 5369 字 5個月前

“如果我們金海鎮五路六十四屯,趕在時令過去之前,在自己分得的土地上麵完成一半的墾荒引種任務,那麼到了金秋十月,我們的收成,就夠我們五路人馬百姓十來萬人今年過冬之用了!”

“十來萬人?!”

“我們金海鎮現在已經有十來萬人了?!”

麵對楊振不經意間說出來的情況,劉萬忠、嚴省三兩個人吃了一驚,有點又驚又喜又麵麵相覷地問道。

“沒錯,眼下登州府有了大疫,從登州移民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了。但自三月以來,咱們金海鎮各路陸續接納的移民,已有四十六屯之多。

“算上老炮頭你在南關嶺的五個屯,再算上最後一批,包括我這次帶著往東路安置的幾個屯,累計起來,各路移民百姓相加,已有六十四屯之眾了!”

一屯是三百戶,六十四屯就是一萬九千二百戶。

如果以平均一戶五口人來算的話,那麼六十四屯就是九萬六千人。

再算上楊振之前帶著移防到金海鎮的人馬部眾,如今金海鎮五路上下的軍民百姓,的確足有十來萬人了。

這些並不複雜的折算,楊振沒有說出來,但是按照楊振定下的條例,其他人隻要知道眼下金海鎮有了多少屯移民,很快就能得出大體上有多少人了。

對楊振來說,這十來萬人,就是十來萬張吃飯的嘴,身為上位者他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這些人的吃飯問題。

可是對金海鎮的各路將領來說,這十來萬人卻是實力的標誌。

按照楊振為金海鎮定下的軍製,六十四屯移民,就意味著六十四哨兵馬啊。

眼下正值農忙,征兵的事情還沒有擺上日程,但是一旦農忙的時節過去,那麼一萬九千二百戶分得了荒地的移民,就是一萬九千二百個不用支付錢糧的士卒。

擴充一萬九千二百個兵員,乍看起來好像並不多,可是若從楊振麾下各路人馬的實力來看,此舉一旦落到實處,那就意味著,他們移鎮金海短短四個月過去,楊振麾下總兵力已經翻了一番了。

照這個勢頭繼續下去,那麼金海鎮的未來豈可限量?

當然,經過楊振這麼一說,他們也都認識到繼續擴大墾荒種植田畝的重要了,有了這麼多人,他們就得有足夠這些人吃飽的糧食。

而且隻要有了足夠多的糧食,他們將來才能招來更多的移民隊伍。

崇禎十三年六月初七日中午,楊振在實地查看了青泥凹前屯墾荒引種的幾塊番薯田,並接見了聞訊前來拜見的南關嶺五屯營參將劉萬忠以後,重新登上了仇震海和俞海潮的船隊,然後指揮駛出大連灣,一路沿著海岸往北航行,繼續朝石城島的方向去了。

途中他們經過了廣鹿島、大長山島等地,也經過了紅嘴堡、歸服堡,但是楊振沒有專程讓船隊前往停靠。

經過了在青泥凹前後屯的實地查看之後,楊振對金海鎮引種番薯的事情,已經大體上是放下心了。

雖然他希望開墾的田畝更多,引種番薯的規模更大,但是他也知道時間緊迫,能做到目前這樣的局麵已經實屬難得。

每戶三十畝的墾荒種植任務即便完成了一般,也就是說即便每戶隻完成了十五畝,整個金海總鎮府轄內五路六十四屯一萬九千二百戶,合計起來已經是一個相當不小的數目了。

二十八萬八千畝,如果全部種植番薯成功,那麼到了金秋十月,金海鎮能夠收獲多少過冬的食物呢?

楊振隻是粗略一算,他的腦海裡就已經浮現出了一個近乎是天文數字一般的數目了。

即令到時候,番薯的畝產未能達到楊振在後世所知的產量,達不到自己的預期,也就是說,在產量上打了折扣,甚至是打了對折,那也絕對遠遠超過種植高粱等農作物的產出了。

對於這一點,楊振絲毫也不擔心。

所以從大連灣再次啟程北上以後,楊振已經不再擔心番薯的問題了,也就沒有了一個個屯所一路看過去的必要了。

沒有了沿途的臨時停靠之後,整個船隊的速度自然快了許多。

當天傍晚,船隊就在俞海潮的領航之下順風順水地抵達了位於石城島西北角的北咀子碼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