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七章 密約(2 / 2)

大明新命記 哼哈大王 5880 字 4個月前

這一條達成之後,其他的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具仁垕及其所代表的李倧,既不願背上賠款的罵名,同時也不想拿出真金白銀來支給楊振,所以楊振順勢將賠款,改成了賠礦。

也就是說,用李朝在清川江、大同江兩岸廢棄的鐵礦來抵償楊振所要的賠款,即抵償楊振撤出江華島,保證江都宮完好所要支付的費用。

對於楊振出其不意的這個提法,具仁垕甚至都有點喜出望外了。

隻要楊振不要錢,不要地,至於物產礦產什麼的,隻要是投入人力可以辦到的,對他來說,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

不就是一些吃不能吃,穿不能穿,需要有人去挖的所謂鐵礦石嗎?

既然楊振願意要,那就叫人挖了都給他吧。

隻要能順利拿回了江華島,楊振願意要多少芥川礦場的石頭,都可以給!

於是很快,他們便達成了楊振與李朝江華島密約的第二條,以李朝平安道沿海沿江的所有鐵礦場衝抵楊振歸還江華島索要的賠款。

當然,與楊振借用濟州島的期限一樣,同樣是一個五年之期。

接下來的其他條款,就好辦多了。

關於給糧的問題,認識到了期限的重要之後,具仁垕與金尚憲很快便與楊振商定,五年之內,李朝年給金海鎮稻米兩萬石,五年總計十萬石。

而楊振則立約保證金海鎮不能再有一兵一卒染指江華島,同樣不能再有一兵一卒劫掠襲擾平安道的海岸。

顯然,俞亮泰率軍襲擾安州海岸的消息,早已傳到了漢陽城的君臣耳中。

如今借著與楊振談判,了卻了今後的這個隱患,具仁垕的心中同樣甚是滿意。

楊振提出的五條要求裡麵,隻有頭三條,是需要李朝出血的,也是對楊振最重要的。

至於剩下的兩條,楊振不過是為了分化李朝內部大臣,讓他們不能團結一心針對自己而提出來的。

因此,當具仁垕針對罷免降虜主和派大臣這一點,與楊振討價還價的時候,楊振很大方地叫他們自己看著辦。

但是對最後一條,楊振卻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指明了叫李朝重用金尚憲、金集、宋時烈與宋浚吉等下台的親明派官員重新出仕。

與此同時,楊振也按沈器遠在信件中要楊振向李倧提出的條件,明確要求李朝重新啟用丙子胡亂中唯一抗虜得力的林慶業,取代左相李聖求之弟李敏求出任三道水軍統禦使。

李氏朝鮮的水軍在當年萬曆抗倭期間,曾經強大過一時,但隨著李舜臣的戰死,李朝水軍隨之沒落。

到了東江鎮崛起之後,李朝在平安道、黃海道等地的水軍,更被逐出了黑水洋,隻有其南部三道,即所謂下三道的全羅道、慶尚道、忠清道,出於抗倭的需要,仍舊保留了水軍。

這就是所謂的三道水軍統禦使統禦的水軍了,也是李氏朝鮮僅有的水軍。

丙子胡亂之中,李朝的三道水軍雖然沒有發揮什麼太大作用,但是原本統領水軍的將領林慶業,在北上勤王的過程中雖然傷亡慘重,然而打得還算出色。

戰後,林慶業一度還被重用,出任過平安道兵馬節度使,即所謂平安兵使。

但因其抗虜之心堅決,李倧怕他給自己惹禍,遂在主和派大臣的進言下,乾脆將他罷免閒置不用。

並以時任兵曹判書現任左相李聖求之弟出任了三道水軍統禦使,以反正功臣沈器遠的親家柳林出任了平安道兵馬節度使。

楊振在接到了上沈器遠的先後兩道書信之後,先是詢問沈器成,後又詢問安應昌,總算是搞明白了其中的來龍去脈。

也知道沈器遠為了謀逆,籌劃已久,正想借此機會將其密友林慶業安排到三道水軍統禦使的位置上去。

所以這一次,楊振乾脆將這個暗藏的親明派林慶業,與公開的親明派金尚憲、金集、宋時烈與宋浚吉一並提了出來。

對於金尚憲、金集、宋時烈與宋浚吉四人將來出任何職,楊振沒有明確要求,但對林慶業的職位卻是一步到位,要求非常明確。

具仁垕雖然對此不明所以,但林慶業日常的言行他們也是知道,明白其人確是力主抗虜之人,當下也無異議。

就這樣,楊振在甲串墩外,與具仁垕、金尚憲二人達成了密約,並叫二人回去稟報李倧。

這一次,楊振認真算了算日子,非常大方地給了他們三天的時間,叫他們在六月十八日午時以前,必須答複自己。

而且,到時候唯有準與不準兩個選擇,不允許再與自己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