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四章 尚早(2 / 2)

大明新命記 哼哈大王 6291 字 9個月前

金海鎮再也不是可有可無的了。

與此相應的是,楊振的忠誠與否,楊振會不會想當年的毛文龍一樣變得跋扈難製,或者與清虜私下勾連,就成了崇禎皇帝的一塊心病。

不把這個心病給消除了,崇禎皇帝始終痛快不了。

正是為此,崇禎皇帝想到了要派科班耿直的褚憲章前往旅順走一趟,探一探實情。

那麼其二,則是叫褚憲章將田國丈從吳中新選進京的一個色藝雙絕的名伶,作為崇禎皇帝給楊振本人的賞賜,專程送往旅順口。

因為崇禎皇帝對楊振的賞賜,畢竟是一個色藝雙絕的吳中名伶,派其他任何人護送其前往旅順口,都不合適,所以隻能由皇帝身邊信得過的太監出馬了。

就這樣,由內廷禦馬監提督太監褚憲章和兵部職方司郎中張若麒帶領的傳旨隊伍,崇禎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上午出發,四月一日中午安全抵達山海關兵部分司。

他們在山海關兵部分司,向主管分司事務的兵部添注侍郎方一藻傳達了旨意之後,方一藻也收拾了行李,帶了從人,加入了他們候風過海的隊伍。

四月初七清晨,山海關老龍頭海域海風適合出航,進一步壯大了的過海隊伍,於是分乘直屬兵部分司龍武營水師的五條百料船,趁機揚帆出海,一路搶風行駛,徑直往旅順口方向行去。

這條航路褚憲章已經來回走過一次了,還算是比較澹定,比如適應。

但是方一藻、張若麒等人,卻是第一次這樣連續數日處在茫茫大海之上,各種驚慌恐懼加上各種暈船嘔吐,一直折騰了一路,一條命簡直丟了半條。

如此日升日落,一行人五條船,往東南航行了五天後,終於四月十一日的午後,於金州灣外海,遇上了金海北路水師營胡長海、高成友和胡大寶他們歸航的船隊。

就在前不久,胡長海他們北路水師營的船隊,跟著袁進的船隊從瀛洲島返航歸來,然後在旅順口的雙島灣休整了幾天,檢修了船隻,補充了食水之後,再次前往登來裝載了移民。

不過這一回他們裝載的兩千四百戶移民,不再是奉命送往瀛洲島或者雲從島去了,而是分給了他們金海北路。

其中除了分給呂品奇的六百戶以及分給徐昌永的三百戶之外,剩下的一千五百戶,分彆劃給了胡長海、高成友以及胡大寶三人。

其中胡長海和高成友各自分得六百戶,而同樣在移民行動中出力不小的胡大寶,因為駐地相對靠前,出於安全考慮,這次隻分得了三百戶。

褚憲章、方一藻、張若麒他們的小船隊,遇上胡長海他們的時候,胡長海他們正好結伴同行,途徑金州灣外海返回駐地。

雙方一通報身份,都是又驚又喜,胡長海他們連忙過船拜見,然後親自將他們護送到金州灣內靠岸。

再然後襄平伯沉誌祥、金海中路協守總兵官許天寵得知朝廷欽差停靠金州的消息後,一邊趕緊趕來拜見,一邊立刻派人南下旅順口向楊振報信。

而受夠了海上風浪顛簸之苦的方一藻、張若麒等人,也乾脆從金州上了岸,在金州城內稍事休整了一晚以後,四月十二日早上再次啟程,走陸路往旅順口行來。

當日中午,興師動眾前往迎接朝廷欽差隊伍的楊振一行人馬,在營城子前屯附近的驛道上,迎麵碰上了褚憲章、方一藻、張若麒率領的欽差隊伍。

楊振與褚憲章、方一藻、張若麒,都不是第一次見麵了,彼此都很熟悉。

如今時隔經年再次見麵,也都十分欣喜。

隻是營城子前屯附近的南北驛道,畢竟是一個荒郊野嶺的所在,也不是傳旨或者議事敘舊的地方。

雙方彼此見了麵,各自見了禮,就兩隊並作一隊,在楊振的親自陪同引領下繼續南行。

進入四月中旬的遼東半島南段,氣溫上升,草木發芽,山花盛開,風景氣候已經相當宜人了。

加上清明前後又剛接連下了幾場雨,一路逶迤南行的驛道兩側,時不時就能看見耕作耕作的屯戶農人。

而曾經荒廢多年的舊衛所田畝得以重新開墾,處處斷壁殘垣幾成廢墟的舊官屯,也得以恢複修整。

大地上有了人氣,就不再是死寂的荒野。

從海對岸登來地區源源不斷遷徙而來的大明移民,早已讓遼東半島的山林土地恢複了應有的勃勃生機。

“不錯,不錯,不錯,楊都督開辟金海鎮以來,在此地大辦移民屯墾,前前後後不足兩年,就已經大見成效,此功比起鎮江堡大捷來,其實也不遑多讓,不在其下!”

“是啊,咱家曾經來過一次,如今僅僅時隔一年,再來金海鎮,這裡卻已然有如世外桃源一般了,楊都督這份乾才,著實令人佩服,著實令人佩服!”

迎接到了褚憲章、張若麒和方一藻之後,除了慰問他們的旅途勞頓之外,楊振就陪同在他們三個近前,一同策馬南行。

一行人行至三澗堡前屯附近,看見田野上農人耕作正忙,而驛道不遠處的村屯裡炊煙鳥鳥,方一藻與褚憲章皆忍不住再一次稱賞起楊振來了。

“嗬嗬,方世伯過獎了,褚公公過獎了,遼東半島這邊,七山兩水一分田,兼且土地貧瘠,出產不多,雖然招來了不少關內饑民從登來到此開荒,但說大見成效嘛,為時尚早,為時尚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