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零三章 稻草(1 / 2)

大明新命記 哼哈大王 7869 字 9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大明新命記最新章節!

吳惟恭年紀不大,約莫十七八歲的樣子,臉上明顯帶著稚氣,還有一點嬰兒肥。p

不過他身材高大,生得虎背熊腰,頗有一副將門虎子的樣子。p

當天夜裡,在楊振下榻的西歸浦港內城望海樓上,見了楊振的麵兒,他也不怯場,一五一十地把幾個月來關內關外的好消息壞消息,報告給了東征歸來的眾人。p

好消息是,張獻忠敗了,而且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戰敗,而是大敗。p

崇禎十四年秋八月,張獻忠率部進攻信陽,被事先得知消息的左良玉打了一個埋伏,張獻忠本人負傷,部眾大部潰散。p

然後,在其逃往英山途中,又被左良玉部將的王允成率鐵騎數千一路追擊。p

元氣大傷的張獻忠殘部連戰皆敗,部卒傷亡殆儘,最後僅剩數十騎掩護他突圍逃走。p

這個消息,對金海鎮大後方以及登來鎮的很多人來說,當然是一個好消息。p

至少吳惟恭是把它當成好消息報告給楊振等人的。p

對楊振來說,這當然也算是一個好消息,不過他卻並不像身邊的其他人那樣高興。p

因為楊振很清楚,這次信陽之敗以及英山之敗,並不是張獻忠的人生終點,一兩年後,張獻忠還會繼續東山再起的。p

“還有其他好消息嗎?”p

西歸浦港內城最高處望海樓內,燈火通明,楊振聽完吳惟恭的轉述,看著略帶興奮同時又略顯稚嫩的臉,不動聲色地繼續問道。p

“有,有,有,都督,協理營務處張總兵命卑職報告都督,咱們金海鎮各路屯所,包括登來東西路屯所,都已經完成了秋收,高粱、稻米收成不錯,番薯、土豆更是大豐收!”p

“嗯,高粱,稻米就不必說了,秋收的番薯、土豆畝產大概有多少石?”p

“回都督的話,協理營務處張總兵知道都督最關心這個,是以早早叫人算了一筆賬,今次秋收番薯畝產約有二十五石上下,土豆略少,但是畝產也都在二十石以上。”p

其實楊振問完番薯與土豆的畝產之後,心裡就有些後悔,心想這個吳惟恭哪裡知道這些東西,要問也該去問督屯通判陳書農才對。p

然而令楊振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問話剛拋出來,還沒來得及往回收,吳惟恭就笑著向他奉上了答桉。p

楊振聽了略微一愣,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關節。p

吳惟恭是吳朝左的長子,是張得貴繼室吳氏的親侄子。p

顯然,張得貴是把自己繼室吳氏的親侄子這個當成了真親戚,知道楊振關心番薯與土豆等物的畝產,所以事先算好了相關的產量。p

“好,這倒是一個真正的好消息。正所謂手裡有糧,心裡不慌,番薯與土豆等物雖是粗糧,可是關鍵時候,卻也是救荒救命的好東西。”p

聽完了吳惟恭的報告,楊振快速心算了一下番薯的產量,畝產二十五石上下,相當於後世畝產三千斤左右。p

如果按照今年夏初所統計出來的墾荒數目來計算,幾十萬畝開墾耕種的土地,畝產都能達到三千斤左右的話,那麼這一次的秋收,就真的是一次大豐收了。p

一想到這一點,楊振的心情頓時變得好極了。p

這一次出兵倭奴國,單論土地方麵,屬實沒有占領多少,但是其他方麵的收獲,比如金銀糧食物資,卻相當不少,足夠楊振接下裡再發起幾次大戰之用了。p

不過,對於糧食物資來說,楊振永遠也不會嫌多,特彆是自己大後方的糧食生產,產量越多越好。p

因為唯有如此,金海鎮今天所擁有的一切,才是可持續的。p

而且也唯有如此,楊振接下來的繼續移民安置計劃,才能夠繼續推行下去。p

因為,今年是楊振在金海鎮募民墾荒推廣番薯土豆等新作物的第二年,如果還不能取得大規模的豐收,那麼接下來金海鎮移民種薯的熱情就會有所消退。p

如此一來,他的很多後續計劃也將無法順利開展。p

事實上,楊振為了防備推廣番薯與土豆等高產作物失敗,已經預做了一些安排。p

這次東征倭奴國,大肆勒索金銀稻米等物資,也算是其中之一。p

不過除此之外,楊振在跟荷人艦隊作彆之前,就是在種子島上休整的時候,已經私下拜托何廷斌利用其荷蘭東印度公司雇員的身份,在大員以及南洋廣泛收集其他的番邦作物去了。p

楊振不知道玉米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但是他很清楚這種東西十分高產,而且像番薯、土豆一樣,很適合在東北地區推廣種植。p

當然,楊振也知道,玉米在明朝即使推廣種植,其產量也不可能會像幾百年後那樣高產。p

但是即便如此,楊振也相信,它會比高粱、小麥、水稻這些中國傳統的農作物在東北地區的產量高不少。p

楊振現在最關心的就是糧食的產量,隻要產量高,易成活,他就要大力引進推廣,其他的問題都不在話下。p

想到大後方金海鎮番薯、土豆畝產的問題,楊振在陪同侍候的人群當中找到了陳書農,衝他問道:p

“陳通判,瀛洲島的秋收怎樣了?番薯和土豆在瀛洲島這邊的畝產如何?”p

“回都督的話,最近這段時間,仇參將與卑職,也一直在忙著督促秋收的事情,如今十成已經完成了九成,還有一成這幾天也能收完。豐收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p

麵對楊振突然的詢問,早一天抵達西歸浦等候楊振歸來的督屯通判陳書農立刻從座椅上站了起來,衝楊振答道:p

“至於番薯、番仔薯每畝的畝產,從已經收獲的情況看,瀛洲島這邊還要比吳幫辦所說的其他地方高一些,平均下來,番薯畝產約合三十石左右,番仔薯約合二十四石左右!p

“據卑職推斷,瀛洲島這邊番薯番仔薯畝產相對高一些,可能跟此地氣候相對溫潤,生長周期更長,而且土壤含沙量大、相對疏鬆很有關聯。”p

“哈哈,很好。不過,我以為,此地畝產更高,氣候溫潤兼且土壤疏鬆隻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也肯定跟陳通判你本人親自在此地坐鎮指導有關啊!”p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