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五章 底線(1 / 2)

大明新命記 哼哈大王 7206 字 9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大明新命記最新章節!

“那麼其二呢?”p

“其二,決戰決勝必先集結重兵,薊遼、宣大之精銳,要與金海、登來二鎮兵馬同心戮力共同對敵。若有二十萬兵力自東西共進,奇正相合,則一舉掃平清虜,亦並非難事。但是,兩路大軍東西合戰的調動指揮之權必須統一,為保萬全,應當由本都督統一指揮。”p

說到這裡的時候,楊振意識到貿然提出索要兵權,可能會得罪洪承疇、祖大壽以及遼西其他將領,畢竟那些人跟自己此前就多有齟齬。p

甚至也有可能會引起朝廷的猜忌,畢竟真要將二十萬大軍的節製指揮之權,儘數托付給楊振,可能崇禎皇帝或者內閣其他大臣也不會放心。p

然而,楊振一想到北伐清虜可能麵臨的形勢,他又不得不將這個要求先行提出。p

畢竟朝廷調集的兵馬、籌措的錢糧再多,如果沒有有效的整合與統一的指揮,在戰場上打不好配合,到最後,還是會成為一盤散沙,被人家給各個擊破。p

而楊振現在提出這個要求之後,一旦爭取不到全部大軍的指揮權,最起碼,他也可以退而求其次,獲得自己麾下金海登來二鎮兵馬北伐的自主權。p

當然,這也是楊振的一條底線。p

在北伐清虜這件事情上,楊振決不會甘當配角。p

而且他已經下定了決心,就算得不到遼西兵馬的充分配合,他也要扛起掃除清虜的重任。p

他對遼西兵馬唯一的期待是,一旦戰事開啟,不要一直龜縮在遼西的堅城裡。p

哪怕像上一次鎮江堡攻防戰最後他們所做的那樣,出兵襲擊廣寧等地,幫自己牽製住一半清虜的兵力,也說得過去了。p

這也是楊振為什麼在調集兵馬,集結重兵這一條裡,提及宣大兵馬的原因。p

楊振原本並不希望自己的叔父楊國柱像曆史上那樣,帶領宣鎮兵馬開赴遼東決戰前線的。p

因為在原本的曆史上,楊國柱就是在率領兵馬抵達戰場之後,被用作了大軍先鋒,是原時空鬆錦大決戰第一個作戰陣亡的掛印總兵官。p

雖然這個大軍先鋒是楊國柱自己主動要求的,但是當時其他薊遼將領全都龜縮畏戰,楊國柱也是看不下去氣憤不過才主動請纓的。p

當其中伏被圍,卻又無人救援,其他各路兵馬皆不敢出兵,最後坐視其陣亡。p

說是被豬隊友坑死的,一點都不為過。p

想到這些,想到遼西那個大坑,楊振本來是不願意將其叔父再拉進這個坑裡的。p

但是,他想來想去,覺得一旦大戰真的打響,自己在遼西那邊沒有足夠值得信賴的幫手是不行的。p

雖然鬆山總兵夏成德是自己的人,其麾下鬆山團營也有自己安插的足可信賴的兵馬,可是一想到夏成德在原時空當中的表現,楊振又無法完全放心。p

在楊振看來,一旦自己這邊旗開得勝,北伐作戰順利,那麼夏成德那頭肯定是沒問題的。p

然而一旦自己這邊遭遇重挫,陷入危局,有北伐失敗的重大風險,那麼夏成德可不可靠,就不好說了。p

當然了,楊振所擔心的可不可靠,並不是說這個夏成德會像曆史上那樣投降清虜,充當內應,把鬆山城內的洪承疇、曹變蛟等部兵馬賣給清虜。p

現在看,這一點,基本沒有可能了。p

因此,楊振所擔心的是,當他需要夏成德從西線攻打清虜,牽製清虜,為自己緩解壓力的時候,夏成德會猶豫不定,不按時出兵,或者出兵不出力,甚至不出兵。p

也因此,楊振需要一個完完全全跟自己一條心的人,完完全全可靠的人。p

正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對楊振來說,眼下最可信賴的,也隻有他的叔父楊國柱親自統領的宣鎮兵馬了。p

那一支兵馬,跟自己金海鎮的主力兵馬同根同源,很多將領之間不僅私交很好,而且沾親帶故。p

大戰開啟之後,如果說金海鎮兵馬這邊遇險或者需要支援,能夠不惜一切代價出兵策應的,或許也隻有他們了。p

這就是楊振的底線思維了,未慮勝先慮敗,為防豬隊友坑自己,得先把自己的後手安排到位。p

“楊都督的這番建言十分中肯,沉某一定轉呈本兵,上報禦前。其實,算上都督所領金海、登來二鎮兵馬,算上宣大等地邊軍,為畢其功於一役,征調二十萬大軍是辦得到的。”p

沉迅聽了楊振的第二個建言,默默心算合計了一會兒,終於開口回應了楊振,而且一開口就肯定了楊振的說法。p

目前,錦義伯祖大壽麾下的遼西營頭能戰兵馬,合計約有近五萬人馬。p

而洪承疇帶入薊遼的兵馬,包括薊州、遵化、玉田、山海關沿線兵馬以及已經跟隨洪承疇出關的兵力,大約也有四萬人上下。p

再加上宣大等地的邊軍兵馬,湊起個十二三萬,不是什麼難題。p

原本宣鎮的兵馬沒有多少,扣除掉必須值守長城關口,不能調動開去的兵力之後,能奔赴關外戰場的兵力並沒有多少。p

原時空鬆錦大決戰時,楊國柱真正帶到關外戰場上去的精銳能戰之兵,也就萬餘人而已。p

但是現在不同了,兩年來楊國柱接受自己侄子的建議,在宣鎮大肆募民開荒,屯田養兵,青壯年可用之兵遠勝從前,帶出來三四萬也能做到。p

這一點,不僅楊振心裡有數,朝廷之上的明眼人也是心裡有數。p

而這也正是兵部這一幫人敢於提出會和各路兵馬,與清虜決戰遼沉畢其功於一役的底氣所在。p

在他們看來,各大兵頭們以備虜或者複遼為借口,索要大量錢糧,最後養起來大批兵馬,實力不斷壯大。p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