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2 / 2)

小貨郎 桃花白茶 21098 字 10個月前

剛剛幸好引娘反應及時,說什麼都不開門,若是真讓他們闖進去,那就不是打幾頓這樣簡單了。

門裡的引娘還在安撫蔡姐姐,李裁縫看著心裡複雜,忍不住道∶引娘,你方才的樣子,跟紀彬竟然有些像。

引娘自己都愣了,怎麼就像了?

就是處理事時都很冷靜。王大娘把剛剛燒開的水給大家沏茶,讓人感覺瞬間有主心骨。

引娘被誇得臉都紅了,隻是小聲道∶紀大哥說過,天塌不下來,再大的事,其實也是小事。若是遇到事就慌張,那是沒道理的。一切事情都會過去,一切都是暫時的。

是啊,有時候看著眼前的事,覺得比天還高。其實過去也就過去了。

蔡姐姐若有所思,但她現在還在擔憂另一件事。

巧晴也想到了∶剛剛把王家老二打了一頓,你婆婆肯定把賬記你頭上啊。

被巧睛這麼一說,周圍幾個人都愣住了。徐娘子開口道∶是啊,那你豈不是更難做。

大家也看出來蔡姐姐夫家的情況,她相公王大老實,還愚孝嘴笨。

這王家老二平日裡走些貓狗道,會說話會來事,娶的娘子也比蔡姐姐娘家厲害。而且俗話不是說了,皇帝疼老大,百姓疼麼兒。

這王家婆婆也不例外,一直偏心王家老二跟老二家媳婦兒,有這樣的婆婆,公公應該也差不多。

經過這一遭事,大家頗有些同仇敵汽的感覺,彼此更親近,更願意為對方著想了。

蔡姐姐歎氣∶這次回去,左右肯定要挨罵,這次時間長些罷了,我沒事的。

說著,蔡姐姐安慰大家∶我回去努力做刺繡,等我手裡有了私房錢,帶著兩個孩子吃小灶台,她們說歸她們說,不管就行了。

可在同一屋簷下,又是婆媳關係,怎麼能不管。

巧晴下意識看向引娘,引娘笑∶誰說你要挨罵了,明明是他們要求你才行。

引娘指了指外麵∶以為他們挨頓打就結束了?不可能,方才紀大哥說喊捕快跟差役過來,這些人必然會被扔到監牢裡,等著乾知縣審案。

說到王知縣,引娘頓了頓,可在場的人都明白,紀彬跟知縣關係不錯的,上次酒坊缺酒壇,知縣都幫忙了!

這次的事他們還占理,知縣定然會重罰。

不說這些,柴巧晴可是捕快柴尺的親妹妹,同僚們看在平日吃柴尺那麼多黃米酒的份上,都要幫他出這口惡氣。

畢竟巧晴也在刺繡坊裡啊。

至於這些人到底是打還是放,或者打了再放,打的多重,那不都是知縣老爺跟捕快們說了算?

引娘繼續道∶若是他們待你客氣,那就說說情。若是不客氣,那關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審案,看他們的態度了。

畢竟不審案,這些人就會一直被關著。

隻要王家人心疼他們小兒子,那就要看蔡姐姐臉色。

蔡姐姐看向引娘,眼裡透著震驚∶你比我小那麼多歲,怎麼懂得這樣多啊。

引娘也不知道,可能是紀大哥跟荊夫子教得好?在她還沒出嫁的時候,她也想不到這麼彎彎繞繞。

怪不得紀大哥不讓柴尺大哥過來,看著是避嫌,但誰都一樣的。

畢竟以柴尺大哥的豪氣,他在衙門裡一向吃得開,不來最好,結果最公正,誰都沒法說。

蔡姐姐主要拿住了這些人的短處,就能不受氣。

當然了,這隻是一時的,若想過長久的安生日子,還是要自己立起來。

等引娘說完,巧晴已經拉住引娘的手了∶你也太厲害了,再教教我吧。

引娘低聲笑她∶你學什麼,你又沒有公婆,對不對。這話隻有引娘,蔡姐姐,巧晴聽到。瞬間羞個大紅臉。

蔡家確實沒有公婆的難題啊。

刺繡坊裡已經開始聽外麵八卦了,反正人都已經控製住,打也打完了,乾脆把門打開,膽大的就去前麵看,膽小的在門後麵看。

反正王大娘跟幾個嬸娘已經嗑著瓜子去看戲了,隨口啐口唾沫,根本就沒把他們當人。畢竟都來紀灤村找麻煩了,就該狠狠打一頓。

這裡麵隻有王大尷尬,他方才跟紀彬解釋了,解釋的時候兩腿發抖。

明明眼前這個人比他年齡至少小十歲,表情也不是那麼凶狠,可就是讓人怕得厲害。所以紀彬一問,他竹筒倒豆子一般,立刻把事情說出來。

王家老大道∶因為家裡娘子幾天沒回來,打聽到她去了刺繡坊,所以我帶著兩個孩子過來,誰知道碰到弟弟還有他朋友們,說什麼都要跟過來。

這些人手裡拿著酒瓶,一身的酒氣,說什麼都要跟著。

王家老大趕緊勸他們回去,說自己也不去了,改日再說。可他們原本就對刺繡坊感興趣,嘴裡不乾不淨,說什麼王家老大不去也行,他們幫忙把蔡家姐姐要回來。

這話一出,王家老大隻能硬著頭皮跟過來,一路上都在勸他們回家,還期盼著幾個人酒醒。可這酒非但沒醒,反而越來越上頭。於是就有了剛剛那一幕。

王家老大心有餘悸,原本蠢笨的他忽然明白過來。

自己沒挨打,不光因為他沒犯事,更是看在娘子的麵子上,否則他肯定要被好打一頓。

這紀彬跟紀灤村的裡長可不會手軟。

聽了王家老大的話,紀彬又去問其他幾個人。

這幾個人被打怕了,問什麼答什麼,雖然說的顛三倒四,但結果都差不多。

這些話傳到蔡姐姐耳朵裡,心裡五味雜陳,她相公心底不壞,但這樣的性子實在讓人依靠不住。若是他強硬些,拿出家中長子的氣勢,直接把王家老二弄回來,就不會有這件事。也是他平日就如此,他弟弟根本不聽他的。

不過蔡姐姐發現,自己似乎也是這樣的人。悶得讓人生氣,旁人看自己,也是如此吧?

蔡姐姐暗暗握拳,把孩子們摟懷裡,倒是周五媳婦兒拍拍她手背∶你已經很好了,以後慢慢來。

是了,周五媳婦兒都能改,她甚至把相公打了一頓,趕出家門。日子照樣都能過,她為什麼不行。為了孩子們,她也可以吧。

這裡麵的細微變化紀彬不知道,他看到衙門的捕快來了。

柴尺果然聽他的沒有過來,來人十分嚴肅,名叫鄒煉,身量不高,卻厚實得很,開口道∶是你們報得官?

接下來的事就有裡長負責了,裡長把方才發生了什麼一五一十說出來。至於挨打?

捕快鄒煉也踹了腳,冷聲道∶沒打死就行。

這種欺辱婦女,跑人家村裡鬨事的,鄉間打死的都多。更不要說喝點馬尿就過來的,就是沒挨過毒打。

紀彬朝捕快鄒煉笑笑,原本嚴肅地鄒煉道∶多謝幫我買的佛台,我娘很喜歡。紀彬擺手,這不算什麼。

就是鄒煉的娘喜佛,但想要的樣式在邑伊縣找不到,就托紀彬幫忙在春安城尋一尋,找不到也沒關係。

這種小事,他自然隨手就做了。

鄒煉還怕他不收錢,但紀彬不做這種事,畢竟這次不收錢,下次還怎麼來麻煩他。

柴尺也知道佛台的事,特意請鄒煉過來,自然是明白紀彬的意思。

鄒煉帶的幾個差役也跟紀彬打招呼,笑著道∶你最近怎麼不去邑伊縣了,去雜貨店玩的時候也沒見你。

紀彬指了指釀酒坊∶要我說,等你們休息了過來才是。

看著紀彬跟衙門的人如此熟稔,這幾個被綁住又堵住嘴的人,心裡隻剩下絕望。恨不得自己今天下午直接消失了,恨不得自己什麼都沒做。可世上沒有後悔藥,他們的命運已經掌握在其他人手裡了。

至於王家老大,紀彬設讓帶走,畢竟他跟蔡姐姐有話要說。

紀彬看得出來,這人老實,可再老實的人,也不能連自己妻子都護不住吧。那還有什麼用處。

如果不是因為蔡運,他才懶得管這些事。

好在這人隻是蠢,並未無藥可救,若是換做周五媳婦兒那種,他肯定勸和離。先讓他跟蔡姐姐聊聊看,一切看當事人的意思。

紀彬留下王家老大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捕快等人帶著其他四個人離開,紀灤村的人漸漸也散了。

引娘讓李裁縫暫時看著刺繡坊,帶著巧晴跟蔡姐姐從刺繡坊出來,而王家老大看見這一幕,立刻走上前。

但顯然是有些怕的,不知道為什麼,明明那些人沒有他打他,但跟打他沒什麼區彆。以至於讓他看貝蔡姐姐的時候有點害怕。

蔡姐姐看到這一幕,心裡不是滋味,說不上心疼,隻是有些可憐這個男人罷了。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蔡姐姐跟王家老大交談了。等聊好之後,兩人就要一起回昌伊縣。

畢竟把王家老二都給關起來了,接下來肯定有很多事要處理。

而蔡姐姐心裡有了主意,巧晴還說,如果她拿不準想法,就去找自己家。她母親是最最聰明的人,一定有辦法解決。

等紀彬安排紀堂叔用牛車送他們回去,才聽引娘小聲道∶蔡姐姐剛剛罵了王家老大一頓,那人也不敢還嘴。蔡姐姐還說,你經常進,婆婆對你們兄弟兩個一視同仁,等會回家看看,你看她更為誰著急。

坐上回家牛車的蔡姐姐抱著兩個孩子,手裡還捏著另一件東西。那就是從刺繡坊帶過來的東西。一個簡單的刺繡棚子。

幾根銀針,還有李裁縫私底下給她的線和布料。

蔡姐姐背挺得筆直,就算王家老大還在身邊,她也沒有依靠的心思。她的眼淚還是那麼多,但心卻堅定得很。

也許刺繡坊在不知不覺改變很多人的生活吧。

這件事過去的也快。

蔡運特意讓人送了禮物過來,感謝紀彬跟引娘照顧姐姐,還說最近王家大鬨一場。

但蔡運去看姐姐的時候,也沒人再阻攔,那婆婆甚至還對他賠笑臉,雖然看著不情不願吧,可好歹跟之前不同了。

而蔡姐姐臉上多了笑,沒事的時候就在做刺繡,還有巧晴給她指導,聽說學得很快。巧晴自己也做得認真,她真的很想要一匹小馬的!甚至還提前跟紀彬家預訂酒糟,她一定會養的。

紀彬聽到酒糟兩個字都頭疼,一萬五千斤的酒糟都在釀酒坊旁邊堆著,全村人都過來取酒糟喂家裡牲畜也消耗不了多少。

具城衙門的馬兒們也是吃得飽飽。

就算這樣,還有大約一萬多,這個數字還一直在增加。

彆說黃桂稠酒了,就連黃米酒也在增加產量,陳掌櫃借著黃米酒,已經打算買新房子了。

陳掌櫃他們還一直給紀彬寫信,讓他有空的時候也去春安城一趟,大家都想他呢。

可馬上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紀彬這個時候哪裡走得開。

先是給雜貨店,釀酒坊,刺繡坊的夥計們買過節了禮物,然後看著日益增多的酒糟發愁。

不誇張地說,紀彬有點想自己養豬養羊了。

反正後山那麼大,除了管理有點難之外,其他都挺好的。養個幾十頭羊,既能自己吃,也能賣錢。

在紀彬要去聯係怎麼買牲畜的時候,家裡來了個意外的客人。

看著引娘五姐跟五姐夫的時候,引娘自己都很詫異,但看著他們手裡的東西,明顯是趁著中秋走親戚的時候有事要說。

紀彬把人帶進家裡的廳堂,聽出他們的來意。

宣家五姐跟五姐夫是很老實的人,之前其他姐妹擠兌引娘的時候,她也出口勸過,估計是她們兩個年齡相仿,引娘排行老六,上麵就是這個姐姐。

但是她嘴笨,不怎麼會說話,五姐夫也是差不多的人,兩人都住在堰河村,下麵有兩個閨女。平日裡靠種地為生,沒事的時候再養點雞鴨算是外快。

他們今日來的目的,,也跟雞鴨鵝有關。

那就是想問紀彬借錢,買些雞鴨鵝的患崽,現在是八月,也是一年裡養這些東西最後的時間了。養三個月,過年前給賣掉,到時候肉質鮮嫩,好賣得很。

五姐夫道我們準備在堰河附近養,那裡魚蝦也多,自己家再拌點飼料,以前我也散養過,最多養了十幾隻,在水邊養,各個都能養得很大個。

為了表明自己確實養得不錯,五姐眼五姐夫特意帶了自己養的土雞過來,看著就很神氣。

紀彬笑∶飼料也要花不少錢,你們有打算嗎?

五姐眼五姐夫咬咬牙,五姐夫道∶我聽說你家在釀酒,酒糟做飼料最好了,到時候能不能問你這買?

能不能?!當然能啊!

自己以前怎麼沒發現,五姐跟五姐夫心裡竟然是有成算的。

借錢就不說了,要買他家酒糟做飼料,這可不是什麼占便宜,而是合理利用資源。

見紀彬笑了,五姐跟五姐夫心裡驟然一鬆。他們兩個也是盤算很久才過來。

其實四月份知道他們要建釀酒坊的時候,五姐夫就想到這件事,但是沒敢問。五月份的時候也想問,可還是不敢。

如今聽說他們這酒精太多,要想辦法處理,五姐跟五姐夫這才提著東西過來。

中午吃飯的時候,兩人才敢把這想法說出來。

紀彬哭笑不得∶這酒糟放著也是放著,你們想買直接說,不是什麼事。

當然了,紀彬也知道,他倆最擔心的還是借錢的事。其實兩人也就借了十五兩銀子。這錢對引娘來說都知道不是大錢了。

可對普通的農家人來說,就是一筆巨款,所以他們不敢說出來。拖了三四個月才敢登門,還是帶著自己養的東西。

紀彬倒是覺得這樣的態度很好,不是張口就借錢,而是真的有想法有計劃的。

並且堰河村確實適合養雞鴨鵝,聽名字就知道,他們村子旁邊有河流經過。

在地勢平緩的地方散養牲畜,讓這些牲畜們吃水草,吃裡麵的魚蝦,然後再喂些酒糟做的飼料。紀彬這會看著淡定,但其實在流口水。

隻是現在養時間有點太趕了,若是能早點開口更更好。春夏的時候草木茂盛,那會下的蛋都比其他蛋香。

紀彬想了想道∶若是養幾百隻牲畜,那是不是還會做雞蛋鴨蛋鵝蛋生意。

五姐夫點頭∶是打算做的,其實今年有點晚了,等明年蛋就會很多。

看來這是真的想過,紀彬問到這,已經打算借錢了。一會讓引娘跟他們簽個契約就行。

紀彬道;到時候生的蛋太多,就送到邑伊縣我家的雜貨鋪,裡麵可以幫忙售賣。

五姐五姐夫聽到這話,連忙放下筷子,就差給紀彬和引娘鞠躬了。竟然真的能借到錢!

他們一定會好好養雞鴨鵝的,也一定會賺錢的!

紀彬想的則是,這下誰都不能說他把附近肉價都吃漲價了吧。明明還帶動了隔壁村的養殖業。紀彬也不太擔心這幾百隻雞鴨鵝的銷量。

不說他家了,紀灤村其他人家今年也賺到錢了,既然賺到錢,誰不想吃好的。稍微想想就知道,今年過年的時候,紀灤村各家肯定飄著肉香。

但還有一件事也比較重要。

那就是過完中秋節,他要帶著柴力直接去春安城。一個是仔細了解刺繡如今的銷路,另一個則是躲一躲。

借錢給五姐五姐夫的事,肯定瞞不住,接下來的時間裡,肯定不少人家都登門借錢了。還是早點跑路的好。

若是找到引娘,就讓她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推。說錢都在他身上。

至於自己?

那時候估計已經在春安城了。誰也找不到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