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 84 章(2 / 2)

小貨郎 桃花白茶 21579 字 10個月前

老陳歎口氣∶這次譚刺史去京城述職,城裡百姓都以為他還會回來,誰知道前段時間舉家搬回汴京,走的時候也低調。百姓們送都沒來得及送,隻有幾個商會老板帶頭寫了萬民信送給譚刺史家的公子,讓他帶給刺史大人。

這件事紀彬也知道,酒商會,彩帛商會,還邀請了他一起參與。

其中就是簽下自家的名字,一起交給譚承樂,再讓譚承樂給譚刺史,以示百姓們對前刺史的感謝。

不是每個離任的官員都有這樣的待遇,譚刺史這種為民的好官,才會被百姓們敬仰。

老陳又道∶但大家也為譚刺史高興,畢竟是去汴京做官,肯定是高升了。

這話再一說,紀彬柴力都沉默了,就連引娘也忍不住扶額,給皇上修屏風,其實也不算高升,隻是普通百姓們察覺不到其中區彆罷了。

但這都是小事,老陳要講的是下麵的事。

原來譚刺史一家走了之後,新刺史正好走馬上任。新刺史叫韋宏,也就是謝閣老口中貪婪成性的官員。

這人是禹王妃娘家的旁支,慣會斂財,還膽小怕事,但來春安城的第一件事,卻不是斂財,而是打壓跟前刺史關係好的人。

大家就不明白了,你要是打壓前刺史留下來的官員們,那還行,還算有個理由。可你打壓一些不相乾的人做什麼。

其中第一批就有給前刺史供應酒水的老陳。是的,老陳。

還有什麼供應蔬果的人家,供應魚蝦的門戶,更有喜愛的酒樓飯館。

全都被新刺史找了圈毛病,擺明了說你們不要再說譚清有多好,再說就還會有麻煩。

紀彬目瞪口呆,這也太荒謬了吧。

老陳道∶現在他還在找給前刺史寫過萬民信的人,好在寫過的人太多,他沒辦法——找事。有人說他欺軟怕硬,既想樹威信,又不敢拿重要官員們下手,隻好對我們如此了。

因為老陳的黃米酒在前刺史麵前很得好,他自然也被牽連。

原本譚刺史走了之後,老陳就知道供應給刺史府的酒算是斷了,但也沒什麼關係,畢竟他家靠著在刺史府的關係,如今在春安城的酒坊裡,也算有名有姓,再加上酸果酒的收益,他真的不缺刺史府的錢。

所以這個買賣斷了固然心疼,倒也不會傷筋動骨。

誰知道新刺史韋宏竟然嘗了他家的黃米酒,卻不說買,隻說好喝。

在新刺史府的人明裡暗裡地暗示裡,老陳要每月送過去五百斤的黃米酒作為感謝,感謝新刺史為春安城做的好事。

啊?好事?哪裡有好事?五百斤的黃米酒?

不說售賣價,就是進價也要五十兩銀子,等於每個月要孝敬新刺史五十兩銀子的酒?還要恭恭敬敬送過去,說不定哪個喝得高興,數量還會增加?

紀彬聽到這,已經完全明白謝閣老說的斂財是什麼意思。小事都是如此,大事呢?

而且新刺史這麼行事,他帶來的官員們?隻怕下麵的小人物們都被折騰了個遍。

老陳已經無奈了,總覺得這五百兩酒隻是個開始。再說一個月直接搭進去五十兩銀子,這誰家能受得住。

像紀彬這麼能賺錢但還是少說,大多數作坊裡,一個月能賺五十兩,那就是天大的買賣了。特彆是蘭阿巷子裡的作坊們,有哪家可以說,自家每月淨賠五十兩可以承受得住?以往跟老陳家關係不好的酒坊此時也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覺。畢竟今日是老陳,那以後呢?

回想起來,春安城也有過這樣的官,或者說,除了譚清譚刺史之外,他們遇到的官大多如此,好點的不管他們,隻要自己吃喝好,待夠時間就可以走了。

差點就苛捐雜稅巧立名目收錢。

要是沒有享受過譚刺史的治下清明,蘭阿巷子的人們可能都習慣這種生活。可譚刺史在這五年時間,讓他們都快忘了以前的日子。

這大概就是如果沒有享受過光明,就不知道什麼是黑暗吧。

如今的落差,讓蘭阿巷子乃至春安城的人心裡都不好受,心裡更想念譚刺史,他們越想念,新刺史就越不爽。

短短半個月,譚清譚刺史立下的各種惠民條款全都沒了。一朝長官一朝令,大概就是如此吧。

老陳一想到自家每個月要賠上五十兩銀子,心就抽抽的疼。

可他這會過來,要說的卻不是這件事。

老陳看了看老梁,就見老梁同樣愁眉苦臉,低聲道∶我認識的一個人,他從新刺史府那得到些消息。

紀彬看向他,老梁道∶估計在七月之後,以後沒經過城門的貨車,都要收費。估計是按每輛車收費。

每輛車收費?

紀彬家每個月來來往往二三十輛車都要經過春安城,若是全都收費,那不是一筆小數目。再說蘭阿巷子每個月向紀彬在邑伊縣的雜貨店都要送東西,如今一個月差不多五輛車,還有洪玉海所在的盤臨縣貨店,每個月那裡是三輛車。

這都八輛了。

紀彬家的酒銷往無仙城,宿勤郡,這都需要經過春安城。

怪不得老陳老梁親自過來,畢竟這一改動,出的錢就多了。

老梁還是代表蘭阿巷子的作坊,來跟紀彬談事的。

那就是一旦過往車輛收費,這個費用要怎麼辦,要麼是東西漲價,要麼是他們擔下來,但利潤就太低了,可能會做不下去。

因為當初紀彬跟蘭阿巷子合作的時候,蘭阿巷子在紀彬的說服下,給的價格就不高,利潤很少,一直以來從蘭阿巷子到邑伊縣的運費,也都是他們作坊老板們平攤,這些錢加上,其實全都靠售賣的量大淨錢。

如果再來一個出入城門的費用,蘭阿巷這邊也沒辦法,隻能把貨物漲價。而且誰都不知道七月份過往城門收費,這個要怎麼收,估計到時候還要再商議。

這次過來就是提前說一聲,到時候不管怎麼變動,希望有個結果出來。而且也是給紀彬提醒。

他家酸果酒售賣價格低,利潤也不高,到時候過往都要收錢的話,那他的酸果酒勢必要漲價。不漲價是真的白白做工。

紀彬如今家財萬貫可以不在乎,但也不能做不賺錢的買賣。

如今釀酒坊五十多個人,跟著釀酒坊賺錢的還有幾百摘酸果的人,這些人的生活都係在釀酒坊上。

就算為了他們,也要保持釀酒的正常經營。

紀彬聽完這些有些沉默。該來的還是來了。

隻是沒想到新刺史也太心急了,下手這麼快。

而且如今五月初,到七月開始收費,還是要打聽打聽,到底怎麼個收費法。

這個收費無外平兩種,一種是按車輛算錢,出入城門算錢,要麼是按金額收費,收個百分之多少要看新刺史的心情。

不愧是個會斂財的。

人家譚刺史修路建蘭阿巷子,就是想保證利潤在百姓手裡,新刺史倒好,直接用前邊種樹結的果,自己囫圇吞下去,至於彆人過得怎麼樣,跟新刺史又沒有關係。

老陳老梁來說的就是這件事。

與此同時,老陳也商議一下,黃米酒能不能降低進價,畢竟一個月賠五十兩銀子,他的心真的在滴血啊。

-想到每個月都要送給新刺史五百斤黃米酒,他就恨得牙癢癢。

這事攤誰身上誰不恨啊。簡直就是吸血鬼一樣的新刺史。

不過這件事好在還沒波及邑伊縣,就跟謝閣老說的一樣,春安城還沒折騰完呢,到邑伊縣的時候,估計還要過一段時日。

就算是過往春安城收費,也是要等到七月份,估計還能稍稍平靜個一兩個月。

就他這種做派,隻怕南軍國在他手裡撐不過三年。

也怪不得皇上遷怒所有人也不遷怒太子,因為兩個兒子一比較,太子直接勝出沒有疑問。隻是覺得自己還沒死,太子勢力就這麼大,接著禹王打壓打壓而已。

可聖人弄權,苦的是下麵百姓。

老了老了折騰什麼呢,給了禹王不該有的心思,還讓太子那麼為難。

從棉花再到這位叫韋宏的新刺史,手段都是差不多的,那就是能斂財就斂財,隻要自己過得好下麵人算什麼。

紀彬深吸口氣,倒是沒太大感觸,估計是謝閣老早就提過醒,他心裡對此早有準備。

不過眼下的事還要處理,老梁老陳過來,一個是提醒他七月份後東西可能要漲價,第二則是酒坊老陳家的黃米酒能不能降價,不然他每個月淨賠五十兩,這可太虧了。

前麵還好,畢竟還有兩個月時間,還能做很多準備。

後麵的則要跟裡長商議,畢竟黃米酒是他家先做,降價的話紀彬肯定沒意見,就看裡長的了。

誰料裡長一聽,竟然直接同意。

見紀彬有些驚訝,裡長拱手∶如今的釀酒坊利潤大多來自酸果酒,我家做的黃米酒早就算是湊數的了,隻要你同意了,自然是沒意見。

可以,沒想到裡長如今竟然這麼明事理,早就把紀彬當作釀酒坊真正的東家。

原本裡長也是不甘心的,也想過搶權,可一樁樁事情下來,他也早就看明白了,紀彬不是池中之物,他以後會做的事,肯定不是自己能想象的。

一個釀酒坊而已,紀彬不會放在眼裡,但自己與他爭權,那就是個笑話。

所以這黃米酒降價的事,裡長滿口應下,當然了,也有黃米酒成本特彆低廉的原因。如今一降就是降了一半。

原本兩百文一斤的黃米酒,以後一百文一斤給到酒坊老陳。讓他淨賠的錢也少了許多。

老陳聽到這個價格,忍不住朝兩人作揖,特彆對紀彬作了兩次揖。他何其有幸,能跟紀彬當朋友啊!要是換了旁人,誰會理他。也就是紀彬能真心幫他了。

這讓老陳差點落淚,畢竟最近事情大起大落,不是誰都能承受得住啊。

至於那個七月份在春安城來回車輛要收費的事,可以暫時放到一邊,等到具體收費要求下來了之後再說。

送走老陳老梁,紀彬倒是沒什麼表情,繼續帶著柴力陳乙用硝石製冰。但顯然實驗的次數增加了。

現在一天十二個時辰,有七個時辰都在地窖裡。連吃飯都是引娘送過來。

引娘雖不知紀彬在忙什麼,但心裡卻在默默支持,她相信紀大哥一定是有原因的。

至於外麵的事情,引娘自己都可以料理。

宅子那邊走入正軌,麥子也基本種下去,釀酒坊刺繡坊的賬目還是那樣清晰。在紀彬的鼓勵下,引娘讓李裁縫暫管刺繡坊,小事有李裁縫在,基本沒問題。要讓李裁縫說,她近幾年做過最對的事,那就是帶著兒子元寶住到了紀灤村刺繡坊。

如今一個外人說道的寡婦,成了外人口中稱讚的厲害娘子。

自己算是刺繡坊管事,兒子在私塾念書也很是前幾名,連萬夫子都誇他讀書好呢。這樣的生活,讓她對刺繡坊更加用心。

不過閒的時候,也會跟刺繡坊的姐妹們一起出去踢踢蹴鞠,日子過得很開心。

隻有刺繡坊現在技藝?

那自然是不用說,就算是宿勤郡那邊,也有人指名要買他們刺繡坊的物件。

至於無仙城,隔壁的興華府,也有不少彩帛店過來訂貨,要什麼樣的花樣,什麼樣的料子,她們這裡都能做。

估計也是因為這些事情被引娘料理得很好,紀彬才能放開手腳專心用硝石製冰。

如今製冰基本出現兩個問題,一個是製冰的硝石水確實很涼,如果放什麼瓜果到裡麵,那就會冰冰涼涼。

可這跟把瓜果放井水裡有什麼區彆呢。井水還比硝石水更健康。

然後紀彬想到,先拿個大木盆裝水,再用偷偷找東風村劉鐵匠做的小薄鐵盆裝上乾淨水,小鐵盆裝水放到大木盆裡麵。

再把大木盆的水裡倒入硝石,這樣一來,大盆的水通過攪拌溫度就會逐漸降低,利用大盆水的溫度,把鐵盆的水溫度一起降低。

好家夥,這樣一來,就得到一盆乾淨冰涼的冰水。

離結冰還是有一段距離!

好在如今小盆裡的水確實已經很涼了,隻要持續攪拌大盆裡的硝石水,總是能結冰霜。

半個月過去。小盆裡終於有冰霜了!

做實驗也太難了吧!

紀彬歎口氣。

不過也是他手裡硝石太少,條件不夠的原因。

但終於折騰出來冰霜,還算出了合適的比例,下麵的事情就簡單起來。

這過程中,柴力陳乙全程目瞪口呆。

剛開始因為硝石的原因讓常溫水變冷的時候,他們已經震驚了,等紀彬說,這些水可以結冰的時候,更是讓他們不敢置信。

直到一係列複雜實驗之後,小鐵盆裡的冰霜起來,這才讓他們意識到一個問題。

那就是,他們東家,不會真的是神仙吧。

等在五月中旬的時候,變出冰?!雖然還是薄薄的一層冰,但這也是冰啊!

雖然大家都喊他紀財神,帶了個神字,那也是眾人以為東家特彆會賺錢而已。

可現在呢?

現在是隻有真神仙才能做出來的吧?

人們隻知道怎麼把冰變成水,誰知道怎麼把水在炎熱的天氣裡變成冰?!

他們看向紀彬的眼神,讓紀彬哭笑不得∶隻是化學反應而已,不用緊張,方才也是你們攪拌之後,這才成功的,難道你們是神仙嗎?

柴力陳乙這才有些茫然,是啊,剛才攪拌硝石水的確實是他們,但他們也不是神仙啊。

紀彬看著,也不知道怎麼解釋。

畢竟硝石裡麵有硝酸鉀,硝酸鉀溶解的時候會吸熱,吸熱反應之後,水就會變涼,甚至可以達到結冰的零下五度。

這就是硝石製冰的原理。

這些說起來,估計柴力陳乙就跟聽天書一樣。所以還是不說了吧!把冰做出來才是真的!

因為冰霜的出現,讓紀彬信心倍增,這離成功隻有一步的距離了。當然了,也更長時間待在地窖裡。

這讓不少人都以為,紀彬是不是把引娘生日給忘了,以往引娘生日,紀彬都會提前做準備啊。今年怎麼回事。

難道是夫妻時間長了,也不在意這些事?紀彬也不是這樣的人啊。

可是兩天後,引娘十七歲生日這天小宴這天。

紀彬全程笑眯眯的,顯然心情非常好。

之前棉花種出來的時候,心情都沒這麼高興啊,簡直讓人摸不清頭腦。

等到送禮物的時候,紀彬從盒子裡小心翼翼拿出來一樣青銅器皿,笑著對引娘道∶你打開瞧瞧。

這青銅器皿買起來貴了。但也隻是裡麵東西的襯托而已。

彆說引娘有些疑惑,來參加小宴的賓客們也是疑惑的。

柴大嫂,柴巧晴她們湊過來,慫恿引娘快些打開瞧瞧。

就連包達,柴尺他們也是很驚訝,畢竟器皿都這樣更好了,裡麵的東西肯定差不了!

等引娘打開圓潤的青銅食盒,隻見裡麵放了整整一塊冰。

這是冰?

真日裡怎麼會有冰呢?!

就算是買冰,他們邑伊縣也沒有的話,難道是去宿勤郡買的?可這一路奔波過來,要耗費多大的力氣財力啊。

紀彬笑了笑。

終於趕在引娘生辰前把冰做出來,還是可以食用的冰。夏日裡送這樣的禮物,肯定沒錯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