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 103 章(2 / 2)

小貨郎 桃花白茶 7235 字 2024-03-16

不過想想也是,王知縣現在應該有很多疑惑,比如他怎麼躺著又有一份功勞?畢竟他可是什麼都沒做,種棉書就出現在他治下的縣城。

不僅如此,去棉籽的機器,彈棉花,織棉花的機器,都在他下麵的村子裡。

這都是什麼事啊!換了誰過來,那也是要懵的。

等王知縣冷靜一點,自然會找紀彬問問,這到底怎麼回事啊!還是說他沾了紀彬的好運氣,也快成神仙了?

其實王知縣到現在也不能冷靜,因為他從程知縣那聽說另一件事,那就是,他在揚州正五品的農務從事中郎,或許做不成了。

原因則是,他還有更大的官做。啊?更大的官?

從正七品跳到正五品,已經很厲害了啊。

但是程知縣是跟著春安城新刺史一起從汴京到這的,自然有些小道消息。

現在王知縣的新調任沒下來,就是因為皇親國戚代皇上儀仗走得慢,現在還在路上,估計三月七號到十號之間才會到邑伊縣。

給所有人恩賞,其中的王知縣還多了份調任書,不出意外是個還不錯的官職。

所以王知縣懵啊,不能冷靜啊。

細細梳理他身上最近發生的事,確實不太容易冷靜。

從年後開始,他身上好運不斷,先是以為自己不能升職,準備安心在邑伊縣待著,誰知道調任就下來了。

反正說得做得好,在邑伊縣之後,邑伊縣人口增多,開荒地也多,棉價物價保持穩定,所以升為五品,還去了江南揚州。

那會王知縣就夠高興的了。

他娘子雖然嘴上不說,但也覺得終於熬出頭。

原本以為好運到這已經可以了。

誰知道程知縣帶來的種棉書讓他大吃一驚,竟然是焦十一焦十五牽頭寫的,聖人太子大家讚賞,還要推廣全國?

因為棉花的火熱,王知縣當然知道焦十一焦十五是誰,更知道兩人就在紀灤村呢。

也就是說,這兩個焦家人在他的地盤上,寫了讓聖人誇讚的書?這都是什麼魔幻劇情啊。

可種棉書的最後一頁,直接讓他呆住。改進了棉花相關的機器,改進了去籽的速度。

而做到這件事的,還是他任下的人,甚至是土生土長的邑伊縣人士。

荊高莊啊,到底還有多少驚喜是他不知道的。

那機器的作用不亞於棉花啊。

看著上麵叫思華的名字,王知縣頭已經開始暈了。

再看到編者的名字,己蘭。

王知縣掃一眼就知道,這肯定是紀彬的化名。

之前他給紀彬娘子辦過文書,他娘子叫宣引蘭,這分明是把兩個的人名字合在一起。

其他人不熟悉的人可能察覺不到。

但王知縣跟紀彬多熟啊,更知道他對自己娘子有多好。紀彬起這樣的名字,還真是一點都不意外啊。

也就是說,這個書完全出現他的縣城,隻是他完全不知道,甚至不知道書是怎麼通過焦家人遞到太子手裡。

那都是他提都不敢提的人物。如今竟然要給他恩賞?

按照程知縣的話說,誰讓他們都是邑伊縣人士,你自然也是有功勞的。

所以聖人才會賞他,還要給他升官。

在王知縣軟磨硬泡之後,程錯程知縣,終於說出他知道的事。

王知縣原本要調到揚州當農務從事中郎。

可因為種棉書的出現,自然要對王知縣額外嘉獎,這嘉獎便是,升到鬆江府當正三品的布政使。

正三品的布政使?!

王知縣覺得程知縣就是在開玩笑。

沒想到他這麼冷漠嚴肅的人,還會開這種無聊的玩笑!

但一想到程知縣從汴京而來,這話又有些可信。

他真的直接升到三品官了?!還是布政使?!

雖然說因朝廷在江南設了巡撫,總督等職,權力沒之前大,就算如今不用管本地政事,隻留稅賦要務。

可這也是管一府稅收之職。稅賦乃國之大事,讓他去管這個?!

他現在還隻是七品官而已,怎麼就連跳四級?

程鍇還是一臉嚴肅,認真道∶但你的任下有種棉書。

是了,有種棉書,就足夠讓他連跳四級的了。沒有直接召到汴京,已經是壓一壓,讓他在外放的時候多做事。

想必若是能在鬆江府那邊做出來點事情出來,以後的前途,他閉著眼都能想到。

一個人的際遇竟能變化如此之大。王知縣又看看種棉書上寫著的己蘭兩個字。看來他誇紀彬,還是誇少了!

等他過來,自己一定要好好感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