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他倆講了,可是大家都聽不懂?
很有可能是大家聽不懂。
畢竟之前說太多,那都是空話,大部分人加入商會,就是衝著紀彬這個人來的。加不加的應該都差不多。
可誰能想到,一加入就有好處呢。
紀彬手裡有貨單,會先給商會成員能做。
那他們之間是不是也能互相介紹生意,介紹客戶?
反正有些人生意是不重疊的,完全不是同行,根本不擔心啊。
時間,邑伊縣商會的老板們竟然開始沒事請彼此喝茶吃酒,關係更好了些。也有些人之間,難免發生些矛盾。
一出現問題,大家下意識想去找副會長解決問題。又或者直接去紀灤村找引娘。
商會剛開始運轉,彼此之間相處得還不夠熟練,等日子久了,估計商會的作用會更大。
或者當時想了想,如果紀大哥在的話,他會怎麼做。這些答案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引娘卻不知道,她給蘭阿巷子那張貨單,又引起了什麼樣的轟動。
之前說了,這是張長長的貨單。約莫等於邑伊縣雜貨店一個月的三倍貨物。
要知道邑伊縣雜貨店現在的數額都已經很恐怖了。
三倍。大家收入翻三倍。誰聽了不心動。
有些作坊拿了單子美滋滋去做事。
剩下憂患意識強的,多了一句送信的,怎麼這些數量不是很整齊,難道除了蘭阿巷子之外,還有其他人給紀彬那邊供貨。
送信的人被引娘交代過,自然如實回答∶有單子肯定是想儘著我們邑伊縣商會的作坊啊,他們做不完的,剩下的都拿過來。
做不完的再給他們?!
聰明的人已經開始跳腳了。
如果有一天,邑伊縣那些不成器的小作坊完全能供應呢?
那豈不是可以拋開春安城了?
送信的人還安慰∶我們老板娘說了,蘭阿巷子誰都替代不了,讓大家不用擔心。
誰都替代不了?這明明說的是反話吧?
怎麼可能代替不了。其他地方或許不可能。
但邑伊縣有個紀彬。如今看他娘子也是個厲害的。
大家看著紀彬在外麵風風火火,動輒出去十天半個月地做生意。家裡大大小v小的事都是人家娘子來管啊。
普通的農戶女子,,管賬目都是一頭霧水,人家娘子手頭多少東西,大家心裡還沒數?
旁的不講,不管彆的作坊鋪子怎麼變化,他家的最穩定的刺繡坊一直在紀彬娘子手中。最讓很多女子豔羨的是。雖然紀彬有明說,但他很早就不插手刺繡坊任何事情。不是他心狠不管,而是完全把刺繡坊當作娘子的私產。作為相公,他自然不會過問娘子私產啊。
就連如意樓的柳掌櫃也明白此事,隻要是刺繡坊買賣,必然找引娘。
如今的刺繡坊不顯山不顯水,但養活了周圍多少女子,現在誰家還沒紀灤村刺繡坊的繡品啊。
一個那麼賺錢的刺繡坊給娘子當私產。很多男的聽著就心疼。但人家紀彬願意,誰能管得著。
再說這刺繡坊生意興隆,名聲也好,自然是引娘經營出來的。可人家從來不拿這個說事。
紀彬一離開家,一個刺繡坊.兩個冰鋪,兩個雜貨店,甚至釀酒灑坊。大事小情全是他娘子負責。而且事情做得還不差
當初紀彬去江南賣棉花,引娘自己經營了半年的買賣,基本沒出過差錯。這種本事,也不是旁人能有的。
所以引娘這句,蘭阿巷子準都替代不了。肯定是反話啊。
有危機意識的人,已經隱隱發現,以後的邑伊縣雜貨店,可能在春安城蘭阿巷子進貨數量會越來越少。
除非。
除非他們去春安城開分坊!
不是紀彬故意逼他們這麼做,而是他想做興華府的買賣,必然要解決路程的問題。誰讓春安城離興華府很遠啊!太可惜了!
他們春安城應該在所有城池之間!貨物運哪都方便!
等等,還有一件事好像被他們忽略了?
這單子是興華府的買賣?!彆是騙他們的吧?!
興華府的買賣還能做得嗎?!
在蘭阿巷子備貨的第二天,作坊之間已經炸開鍋了。
不少人都去詹明,酒坊老陳,首飾老梁家打聽消息。可惜詹明閉門不見客,剩下兩個也懵啊。
紀彬引娘確實很照顧他們三個,但也沒有事事都告訴?再說他在那麼遠,最近寫信也不方便,他們三自然也是懵的。隻知道手頭突然多了大訂單,驚喜還來不及呢。
能在興華府做成生意?這紀彬比之前更強了?
要知道,興華府就算再小,也有兩個城呢,它跟海太城再小,也比什麼邑伊縣,盤臨縣強吧。當初蘭阿巷子的人見這兩個縣的潛力都那麼大,也想去寧武道,還有興華府看看。說不定還能發財呢,誰不想學紀彬這麼掙錢啊。
但寧武道太小,兩條街過來就沒了,大家重點目標自然都在興華府。
不少人一進興華府,就被騙了個精光。
彆說你以前做過多少生意,見過多少人,有多精明。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在興華府,總有適合你的騙術。如果你再貪一點,那等著欠著外債回家吧。還想在興華府賺錢?有那個命嗎?
反正興華府的惡名在蘭阿巷子傳的可太遠了。久而久之,大家也不往那邊去了。誰想做虧本買賣啊。
之前一個做舊布生意的老板,聽說興華府特彆缺這些東西,拉了兩車過去。還沒到興華府,就被搶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放到客棧倉庫裡,第二天消失的無影無蹤,甚至連他的錢袋也沒了。那老板跟他侄兒立刻找客棧理論,讓他們老板出來。好好的貨物,好好的錢袋,丟的也太整齊了吧!
但那小廝根本不理他,還讓他趕緊付今日的餐費,如果沒錢的話,就把衣服脫下來抵債。
氣的那老板跟侄兒想要打人。
但打架這事,人家興華府開店的人怕嗎?讓他們這些普通生意人一隻手好吧。
之後這事自然是不了了之,去興華府衙門想要報官,卻被告知本地興華府知府有事外出,想要報官的話,半個月再來。
話都沒說完,老板跟侄兒被酒樓的人追出來,還是問他們要錢,並對門口的差役說什麼。這兩個人吃霸王餐,住店不給錢!
什麼東西!?他們衣服都給了啊!
但人不講理起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兩人直接被塞到監牢裡過了個四五天,這才被放出來。
他倆算是明白了,立刻逃出興華府,再也不回來了。
原本還想跟譚刺史說這件事,但那會譚刺史已經被調離春安城,說也是沒用的。
反正經過好幾件事,誰都不願意去興華府做買賣。興華府那邊常用物件短缺,跟這件事也是有些聯係的。
多少人铩羽而歸的興華府,紀彬卻在裡麵大獲成功。
眾人看著長長的貨單心情複雜,既覺得能賺錢,又覺得有些說不出來的感覺。
或者,真的可以聽紀彬說的,去邑伊縣開分坊?
也許要放下麵子,畢竟是從大城市到小縣城,除了被趕走的梁家二女兒之外,誰還願意主動去啊。
春安城現在的新刺史也還不錯的,家裡這麼舒服,出去乾什麼啊。
紀彬這個名字再次被蘭阿巷子裡頻繁提起。
明明平常挺溫和的,根本不像能在那種地方混下去的人。
可眼前長長的貨單又讓大家不得不信。這紀彬,是真有辦法的。跟著他,是真能賺兼錢的。
反正梁家二女兒已經感受到了。
她拿到歸引娘親手給的貨單那會,她的手肯定在顫抖,這都不用說。
誰看了不顫料。
那單子上的數量,是她從來都不敢想的數字。
她在娘家做過很多年的事,自然知道娘家作坊的出貨量。
如今引娘給的這個單子,已經超過她娘家平時的份額很多了。
不等梁家二女兒問,引娘就道∶放心,不會讓你難做,這單子一分為二,你一半,那邊一半。
隻是一半的份額,就這麼多?也太誇張了吧。
紀彬東家出去才多久,就有了這麼多生意?沒記錯的話,他出發的時候還帶了五車東西過去?竟然全都賣完了?還需要再調貨過去?
梁家二女兒險些落淚。她賭者對了。
她來紀灤村,就是賭對了。
以後她要好好掙錢,比大哥大嫂掙得還多,讓她爹不後悔教女子手藝.也不後悔為了如她專門找門路。
引娘似乎知道她的想法,輕輕拍拍她手背,安慰道∶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梁二狠狠點頭。
是的,一定會越來越好的。她完全相信紀彬,也完全相信引娘。
她的表情被引娘看在眼裡,心裡暗暗為紀大哥高興。
紀大哥隻對自己說過,隻有梁二這個作坊好起來,掙錢了,才會有更多人願意到邑伊縣開分坊。想必梁二這邊的事過不了多久,就會被蘭阿巷子的人知道。來他們紀灤村,可是會發財的。紀財神會騙人嗎?
引娘想到自己每次提紀財神,紀大哥就會耳尖稍紅,但表情還是淡定的,一想到這個,嘴角的笑意就控製不住。
也不知道紀大哥在興華府過得如何,什麼時候能回來。
引娘這個想法一閃而過,隨後還是為貨單跟商會的事忙碌。她一定會把這十幾車貨物快速準備好,然後給紀大哥送過去!
幾天後,從春安城而來的十二輛大車緩緩過來。這車隊不管在哪都是極為壯觀的。
領頭的自然是老熟人車夫老溫。
老溫早就是春安城車隊的領頭之一,手底下交好的兄弟十好幾個。
就這樣,也是他用了人脈才湊足這麼多大車,這麼多車夫,就是為了快些幫紀彬運貨。誰不知道紀彬又要發財了啊!
引娘知道這幾日老溫回來,提前住在縣城燕芷遊家中,兩人一起等著。這十二輛大車休息好,車隊又增加了三輛大車,這三輛裝的就是昆伊縣貨物了。相信等時間再長些,邑伊縣的貨物肯定會逐漸增多。
不止是引娘這麼想的,邑伊縣商會成員們都這麼想的,他們恨不得捶胸頓足,若是他們能做得好,做得快,這些貨單應該是他們的啊!
以後要抓緊研究更多物件,畢竟他們缺的不止是數量,甚至還有質量跟樣式。
估計紀彬都不知道,他讓引娘裝滿十五個大車後,再把貨物送到興華府,還會有這連鎖反應?甚至鼓勵了邑伊縣商會的商戶們研製新品?果然有錢就有動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