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突如其來的聖旨讓紀彬引娘繼續開始忙。
紀彬以為邊關打仗,不會那麼早召見他,所以給自己年後行程安排得十分具體。什麼時候做什麼,那都想好了。現在卻不成了,要趕緊安排一下事情。估計是邊關那麼特彆順利,所以有空召見他們吧。
特彆是內侍還交代了,年後儘快上京,不要讓聖人多等。這種明示肯定要聽。
如今永義十八年,年都沒過完,他們就要開始準備明年的事情了。可以說直接把計劃打亂了啊。
不過興華府招人的事他可以交給紀一飛跟李棟,再請柴力幫忙照看一下,那邊應該沒問題。隻是要招六個人,這人算是有點多的。
紀彬提前把月錢寫下來,跟邑伊縣這邊的月錢都一樣,讓他們心裡都有數。還好招過的人多,開過的店也多,做起來還算順手。
然後是整理作坊的貨物,這點隻能交給紀宅管家林博了,甚至林豪也能幫忙,畢竟冰鋪要到三月才能開業,他這段時間可以幫忙。
有林豪林博幫忙統計作坊貨物,該送到興華府送到興華府。
就算暫時放著也行,等到他回來,就可以聯係買家了,但是這些東西,必須是宿勤郡特色物件,這樣才好賣。
就跟無仙城賣的鮮花一樣,也隻有他們這裡多還漂亮,這就是特色。
紀灤村的酸果酒跟刺繡,也是特色的一種,可以多多備貨。
說到刺繡,這也是個麻煩人,願意以為可以慢慢挑繡娘過去,現在卻麻煩了,而且繡娘們都是女子,紀彬引娘這兩個主心骨不在,很多人家都不敢能把繡娘往興華府送。
就算是興華府名聲好多了,可還是心有餘悸,再說那邊人生地不熟,誰都不想讓自己女子過去的。
現在哪家繡娘都是嬌小姐,都是家裡能賺錢的人,誰家都當個寶貝的,輕易不會讓她們涉險。這件事隻好壓下,等到引娘回來親自處理。
最後就是修路了。
當初紀彬跟盤臨縣的知縣說過幾句話,那陽知縣還真的把盤臨縣到無仙城的路修好,如今也吃到許多實惠,路順了,很多東西都好流通,再也不是之前坎坷不太平的土路。
現在興華府要發展,還想跟邑伊縣的作坊一起發展。
不管是邑伊縣現在的新知縣,還是興華府代理知府王巡查,他們自然一致認為這路要修,已經提上日程。
最重要的一件事,反而最不需要紀彬操心。
估計等自己回來,這路也能修得差不多,到時候作坊也有貨物,直接開始送到船上售賣。
把這一件件事情處理好,紀彬引娘這個年都沒過好啊。
一出門人人都羨慕他們,一回家都忙得茶都喝不上一口。這種日子簡直太難了。
最後是紀宅。
畢竟一個主人都不在家,實在不太好,還好家裡的人都老實本分,隻要讓管家林博,還有蔡運包達他們多來幾趟就好。
再說以紀彬引娘現在的威信,家裡的小廝婢女們也不會惹事。
是紀彬引娘把他們從興華府牙行救出來的,又是這麼厲害的人物,誰會惹事啊。要是被趕出去,那可得不償失。
主君夫人可是去汴京見皇上啊!誰都會老老實實的。
婢女這邊就有棉紫領著,小廝自然聽林博調配。大家安安穩穩地等主君夫人回來。
陳乙自然是跟著紀彬去汴京,上次他就去過一次,所以不覺得這是什麼累活。而且他跟著紀彬身邊也好幾年了,什麼場麵都見過。
最後安置的則是狼大狼二。
以前去興華府就算了,還能帶著它們,現在去汴京,隻怕會嚇著人。
紀彬引娘隻好安慰它們,讓它們兩個好好看家,等他倆回來。而且算著時間狼大狼二差不多成年,是不是該找媳婦兒了。
紀彬念頭也是一閃而過,下意識看了眼引娘。
他們兩個,是不是也該有孩子了。
紀彬笑了笑,倒是沒被引娘看到。
這些收拾完,也就過了中秋。
整個邑伊縣,不對,整個春安城,還有興華府的人都知道他們兩個要去汴京了!這次一起去汴京的,還有王巡查跟他的手下。
原來傳旨的內侍還帶了興華府知府跟海太城的城主,那陽知府以前是定波府的布政使,如今當知府算是升職了。
海太城的城主則是舉人出身,第一次領職務。
之前也說過,海太城太小,城主跟知縣差不多平級,讓剛成舉人的官員來做,也正常。而且海太城人口太少,現在不足兩千人,也差不多。
可惜紀彬還不能見他們,就要跟王巡查一起進京了,倒是內侍早早離開,估計在路上過的年,估計平日裡事情不少。
過年這段時間,紀彬是在吩咐他們離開之後的事。王巡查則是交代新知府一些事宜。
所以他們兩個見麵,完全沒有過年休息好的樣子,根本就是累得不行啊!
事情也太多了吧!
但也有人說能者多勞,誰讓他倆厲害呢!
這次也算湊巧了,一起去汴京。
王巡查的人對路還熟悉,正好可以帶路,跟著官員同行,這路上還安全呢。
王巡查那邊一輛馬車,身邊還有十幾個護衛。
紀彬這裡也是一輛馬車,但帶了個車夫,另外還有兩匹馬,陳乙,紀彬,引娘,他們三個可以輪換著騎,也能出來透氣。
可以說他們都沒帶太多行李,也沒帶太多人手,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快點到汴京!誰也不想趕路啊!還是快點到汴京比較好。
這條路是先從邑伊縣到春安城,再到宿勤郡,一路官道直接去汴京。坐馬車估計要二十多天。這已經是加快速度,輕裝簡行了。
紀彬還去過汴京,但這對引娘來說是頭一回。
這可是汴京啊!
是南軍國的都城,多少人都想過去!
來送行的人有很多,包括即將上任的萬舉人也在其中,不日他就要去當知縣了。
可人家紀彬去的卻是汴京,這讓宣三姐的婆婆都對紀彬家更客氣,甚至對宣三姐也沒那麼冷嘲熱諷。
這讓宣三姐看向引娘的時候心裡既是慶幸,又是感激。
若不是引娘嫁了個好人家,如今有個好前程,她的日子不會好過的。哪能去當什麼知縣夫人。
不止他們過來,還有不少好友親戚都來送行。
紀彬朝他們招招手,讓他們趕緊回去吧,又跟林博林豪兩兄弟交代一句,他基本上是把家裡的事都交給他們了。
還有商會的兩個副會長,荊姐跟孫旺。商會也拜托到他們手中。
辭行之後,紀彬引娘即刻上路。
一路往春安城,宿勤郡方向走。還帶上了同樣跟紀彬一起出名的詹明。
雖然詹明名氣不如紀彬,但這次聖人也把他帶上了,誰讓詹明跟著紀彬一起捐了那麼多棉花,還是他親自押送到邊域。
反正詹明接到旨意的時候,整個人都傻眼了。
彆說他了,在他家爭著搶著要住到他家新宅子的親戚們更是傻眼。而且經過這事,也沒人敢再來蹭東西。誰讓詹明認識聖人啊!聖人要見他啊!
能搶著住到彆人家的人大多愚昧,聽到聖人兩個字立刻就嚇跑了,生怕管明進獻讒言,把他們抓起來。
詹明都沒想到,聖旨一來,竟然還有這效果。反正樂的年都沒過好。
他家也是駕了輛馬車,跟著紀彬家車後麵,詹明身邊還是帶著振生,又帶了個表弟,他現在生意越做越大,自然需要幫手。
詹明也算搬出蘭阿巷子,但他明白,自己現在能賺那麼多錢,甚至還能被聖人召見,都是因為紀彬。
沒有紀彬的話,他還是一個普通跑商路的人而已。所以對上紀彬引娘,自然十分客氣。
他們這行人趕了幾天的路到宿勤郡,在這也算稍作歇息,補給一下再啟程。
王巡查等人自然是住到官府的驛站當中,紀彬詹明等人也能住進來,畢竟是聖人傳旨。
但不少人都在偷偷看紀彬,這就是紀先生嗎?掀起捐棉狂潮的人,在他的號召下,全國都有這個浪潮。聽說他因為捐棉的事破產了啊!
看看他跟他娘子,這馬車真的好普通啊。
他娘子穿得還算不錯,可他衣服是半舊的,這肯定是沒錢了吧?
也是捐了那麼多東西,沒錢也正常。
在大家的憐憫目光中,紀彬引娘被請到周家吃飯。
現在的周家還是之前的那處宅子,隻是人員精簡不少,可見不如以前那麼有勢力。但經過禹王的事,他家還能平安重新開始,這已經是周小公子竭儘全力的結果了。
之前兩人都太忙,所以隻能靠書信往來,這次紀彬引娘到了宿勤郡,周小公子自然是要請客吃飯,當麵感謝。
周小公子的身體還是不怎麼好,可他見到紀彬,臉色卻鬆快很多,句句字字真誠無比,全都是感謝。
不是紀彬提醒,他不可能及時脫離周家,之後更不可能接手周家。
當初被這位王巡查,當時是按察使的官員盤問,周小公子以為自己也要被關起來。沒想到提了句紀彬之後,他竟然平安了。
如今想來,紀彬之前去汴京那一趟,肯定認識不少達官貴人。如此的手腕,準會不敬佩。反正周小公子是敬佩萬分。
不管為了感謝,還是為了以後的前程,周小公子對紀彬自然親近,看到引娘的時候也是十分客念飛
這頓飯晚飯吃完,陳乙那邊又收到消息,宿勤郡柳家也請紀彬過去坐坐吃茶。
不是周家柳家著急。
隻是紀彬明日一早就要走,在宿勤郡歇息半日,已經是耽誤時間了。
說起柳家,也是很早就認識的門戶了,之前給駱家的揚州布政使書信,也就是柳家家主給的。
如果說之前的宿勤郡周家是在走下坡路,靠著周小公子才勉強維持,沒了周小公子之後,差點覆滅。
那宿勤郡柳家則是堅若磐石。
一直是低調的世家,,家中還有人在汴京為官,聽說官職還不小。
這柳家主也請紀彬引娘過去吃茶,自然是想交好的意思。
而且這柳家掌握了宿勤郡基本上所有雜貨原材料,不僅如此,還有大部分布料也是他家。誰讓他家有不少船隻,可以穩定供貨。這就是一個世家的底蘊了。
紀彬如今的身家跟他們一比,那也不算什麼。
可柳家主見到紀彬引娘,卻笑著道∶神交已久,今日終於得見。
紀彬也笑,看著這位柳家主,約莫五十多歲,但精神奕奕,頭發有一點蒼白,可整個人看著極為康健
多些柳家主幫襯,才能有那麼便宜的布料。紀彬拱手道。
柳家主讓他跟引娘坐下,笑著道∶那有什麼了。不過一點小東西,能幫得上忙就好。
小東西?
也是幾萬兩銀子的東西。
好在這裡的人都不會為幾萬兩動容。
連柳家主旁邊坐著的青年也是微微笑了笑,看見引娘的時候還愣怔片刻,不過很快扭過頭,他實在太失禮了。
這位柳少爺是柳家主的嫡長孫,也是未來柳家接班人,在柳家主身邊自然是學習。畢竟在柳家主口中,紀彬比所有柳家人都要聰明,不僅如此還都要有遠見。柳少爺為人雖然謙遜,但也是有些好奇的,如今剛一見麵,倒是自己不對。
紀彬跟柳家主又聊幾句,隻聽柳家主笑∶因為你們的原因,我家的船原本隻用走到無仙城卸貨,再從無仙城運到春安城。
自從你讓作坊去興華府開分坊,我們家船隻倒是要從無仙城再到興華府了。確實讓作坊方便了,我們卻要多走兩天的路。
這麼一說,紀彬可沒不好意思,反而拱手∶興華府好物件也不少,其中海貝珍珠尤為漂亮,到時候我們說不定不能做牛意呢。
好家夥,他說你讓我們吃虧了,那你就說什麼吃虧,明明還能沾光做生意呢!
柳家主哈哈大笑,果然是不錯的年輕人,他很欣賞。
船多走兩天對他家來說自然不算什麼,柳家主也明白興華府的潛力,方才不過是逗逗這個年輕人。
沒想到反而被將了一軍,開始商議做生意的事了。
不過順著這個話聊下去,柳家主對紀彬印象更佳。是個有遠見的孩子。
說著柳家主就讓嫡長孫跟紀彬多熟悉熟悉,以後做生意,兩人可能會經常聯係。
紀彬看著柳少爺笑笑,倒是有些冷淡。方才這人看向引娘的眼神他自是看到了。說句心裡不爽,這也正常吧?
好在這人沒有多看,否則他可能已經出柳家門了。
那柳少爺倒是不好意思得很,看起來竟然有些愧疚,看來是個體麵人。
從柳家出來,這算是正式跟柳家有了往來,還沒去汴京呢,生意倒是先談成了。
引娘方才隻是聽紀彬跟柳家主說話,倒是不知道方才的變故。
紀彬也隻是笑笑並未多說。何必呢,難道要說自己吃醋了?不行,他不說。
一路官道.稍加休息就
經過宿勤科郡之後,原本以為這路上沒什麼認識的人,不用停下來應酬,
行。
隻是這路上突然出現一個問題。
那就是為什麼他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有人送錢送糧?!
送食物他還能理解,送錢怎麼回事?!
現在又到一個城裡,這城門口已經有迎接紀彬跟詹明的人了。
主要是迎接紀彬,畢竟紀彬的名聲已經被天下人知曉,就連前麵的王巡查都不如紀彬受歡迎。
所以不管紀彬引娘到哪,都會有人要來送吃送喝,就算不送東西,也想過來認識一下紀彬!好像隻要能認識紀彬,跟他多說幾句話,就是非常不得了的事。
如果說剛開始幾個城裡,那可能還是偶然,畢竟那些地方距離宿勤郡太近,知道紀彬很正常。
可現在都走了兩三百裡地,怎麼還有人在城門口迎接?!
即使是紀彬,他都覺得有點離奇了啊。
這剛進城門口,前麵王巡查的車立刻加快速度想要走,後麵詹明的馬車也提前離開,他們兩個要找個食肆先吃飯!
至於紀彬?!肯定會被人圍著啊!他跟引娘還要等一會呢!
確實,紀彬引娘已經被圍住了,不少人都主動過來打招呼。
你就是紀彬吧!我們早就聽說你要來了!
很多人都知道你們家馬車長什麼樣!還說有個紀字的,還有兩個好看年輕人的,就是你們!肯定就是紀先生跟紀娘子吧?
我家在醉仙樓擺了酒席,已經準備好了,還請紀先生賞光。什麼醉仙樓,還是去我家擺的酒席吧!
我這裡有親手做得糕餅,請兩位收下吧,我家孩子在邊域當兵,都穿上你們送的棉服了。這是盤纏雖然不多,還請收下。
紀彬引娘剛接觸這些的時候,還有些慌張,現在已經可以非常淡定的應對了。
我們在城裡停留不久,簡單吃頓飯就走。朋友已經在安排了。這些盤纏我們真的不能要,我們身上有錢,還沒破產。真的,家裡生意還不錯,沒有因為捐錢沒家底。
謝謝您的好意,這本就是南軍國百姓的功勞,跟我們關係不大。我們隻是發起倡議而已,一切都是百姓們的功勞。你們家孩子一定能平安回來的,我們真的要走了。真的有錢,真的不窮的。
這一番對話之後,陳乙跟車夫一個牽馬,一個駕車,還真讓他們找到立刻的位置。趕緊走吧!不然又要被圍上了!
沒辦法,大家都太熱情了!
真的以為紀彬現在很窮!這個謠言到底是從哪開始的啊。他真的不窮啊!
不止在這個城裡是這樣的待遇,甚至一路去汴京,紀彬這裡從來都不缺吃食,甚至還有人偷偷塞銀兩進來,也是讓他哭笑不得。
但這也說明了,如今紀彬的名氣有多大。所到之處都有人爭著想結交,這妥妥的名士待遇。
去年百萬棉衣送邊域,做得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