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地價(1 / 2)

一個杜姓老人家又道:“崔家二老自二十年前逃到此處,實不是我們村中人無情不給地種,而是因為這裡的地價是真的高,即使如此,村中人也沒幾個願意賣了地離開的,都是農戶,沒了地,隻能做佃農,再想買地就難了,”

“是啊,沒有地吃什麼喝什麼?”一個老太接口道:“所以姑娘,為著崔家老人的事,也彆怨恨咱們族裡,村族宗倒有幾畝祭田,但那是族中的產出,是不能動的。”

淩霜便道:“既是如此,為何不願意賣了田地,去地價低的地方去置些產業?!”

村民都搖頭道:“我們外姓去了彆地,哪有那麼簡單的,立足很難……”

“十裡八村,世代居於此處,是不可能背井離鄉的,哪有無緣無故拋棄祖宗基業的……”一個老人家笑道:“姑娘年輕,怕是還不懂這些呢……”

說到底,這畢竟與現代不同。不止是觀念的差彆,還有的是宗族和禮法對人的約束和隱形的製約,再加上律法上本來就不通融,倒是她,說的太輕鬆了。

古人,寧願在家鄉窮死,也不會太願意背井離鄉的,除非有什麼災情,才會出現百姓的大規模遷徙,土地對人的製約太大了。

“所以地不好買?”淩霜道。

“是啊,賣地的人少,有價無市,”一個杜姓老人笑道:“姑娘要置產業,怕是還要等待時機,偶爾會有一些要娶親,或是家裡有事的人家,才會賣上一兩畝地湊手個銀子,一般來說,是不會賣的。所以得等機會,倘若運氣好,便能買到些地了……”

淩霜笑道:“多謝了,”

裡正過來道:“不過荒地什麼的,還是可以隨便買的,開荒成本太高,產出又不多,所以荒地多著呢,荒地種地不劃算,一年產出不過幾十斤,但是挑個大點的地方建院子,是使得的……”

淩霜道了謝,道:“待看好地方,再與裡正說,隻是到時家中要造房,還要多勞煩村中人使把力氣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