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說,他回到山坳村,兩個兒子都沒有讓他進門。
還說什麼這個家已經沒了他的位子。
當時的秦老頭好懸沒被氣死。
好一頓鬨,最後還是新任的村主任出麵強硬調解,才讓秦老頭又有了一個遮風擋雨的窩。
隻可惜,就有房屋,這吃喝怎麼辦?
要知道他那兩個兒子可都不是省油的燈,都能乾出不讓老爹進家門的事,糧食什麼的,他們能拿出來那才有鬼了。
這不,回到村裡兩個多月的時間,秦老頭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淒慘。
同在一個屋簷下,抬頭不見低頭見,但凡見麵,沒有一個人給他好臉色。
甚至說兩個兒媳每天就好像比試一樣的,都要堵在他小房間門口一通陰陽怪氣的罵。
做了大半輩子大爺的秦老頭,那受得了這些?
受不了,那就是一通鬨。
可是給新上任的村主任腦殼都搞大了。
甚至他都開始後悔,不應該坐這個位子。
但是後悔又沒用,每次老院子鬨起來,他就算再不情願,也還是得過來調解。
秦老四和秦老五就是典型的混不吝,能讓秦老頭有房子住,在他們看來就已經是大恩大德。
最大的讓步了,還要給糧食,那簡直就是開玩笑。
他們兩人也都不是啥勤快人,分田到戶後,都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不勤快,那就沒糧食。
本來吧,這分田到戶是好事,各家各戶自己種地,隻要不是天災人禍,又勤快點,收獲的糧食除開稅收之外,還是有一些富餘。
雖然有些時候也不一定能跟以前跟著生產隊乾的時候比。
但是自己的土地,鐘起來還是很得勁。
可總有一些人,以前在生產隊上偷奸耍滑習慣了,現在分田到戶,這自己不動,就沒收成。
累死累活,也就勉強夠一家人口糧,就算稍有富餘,那不也得藏著掖著,畢竟東西留在自己手裡,那就是自己的。
拿出去給被人,怎麼能樂意。
不過在混不吝的人,也還是有弱點,村主任那可是村裡的頭頭。
一番連唬帶嚇,這秦家兩兄弟,倒是也不得不給一點糧食。
這也是為什麼後麵兩家媳婦見天去堵門陰陽怪氣秦老頭的原因。
轉眼兩個月的時間,秦老頭的糧食早就禍禍沒了。
畢竟在省市好吃好喝了這麼久,嘴什麼的都養大了不少。
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這秦老頭更是其中典型。
每頓飯都唉聲歎氣不說,還非得吃得飽飽的才停下。
就他這吃法,那送兒子口中摳出來的糧食,那能夠?
這不沒了糧食,他又開始鬨騰起來了。
這段時間,村裡看他們家的熱鬨,那真是百看不厭,隻要聽到點動靜,就很快的圍上來不少人。
“你這老不死的,走都走了還回來做什麼?”
“不繼續留在城裡享你二兒子的福,非要跑回來禍禍我們?”
“要糧食沒有,再鬨下去,房子也不給你住,你自己去睡牛棚去。”
秦老四媳婦可是非常不待見這老東西,以前這老頭手裡有東西,可是沒少端架子教訓她。
她也後隻能伏低做小,現在沒了話語權,誰還能鳥他?
老五媳婦雖然沒有開口,但是那態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她也沒打算繼續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