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東珠將牛痘之法全盤托出,這次倒沒有像麵對惠妃時一般,引用什麼鬼神說法,卻切實地講述了種痘的益處和可行性。
她話語中最挑戰古代人認知的部分便是以牛生的痘預防人生的痘,而最經不起推敲的部分便是納蘭東珠作為一個普通旗人女子,如何篤信牛痘有預防天花之能。
"…奴婢所知,便是如此了。皇上若敢於嘗試此法,便著人召集侍弄牛羊牲畜的牛信兒,遴選其中得過牛痘者,再問其是否患過天花。"
說罷,她怕康熙仍然對此法嗤之以鼻,不肯費心嘗試,便心一橫,又下一劑猛藥,給康熙畫上了大餅:
“皇上,若證實奴婢所言真偽,並不費力,可若是奴婢所言確有其事,而那並不會致死的牛痘當真有這般功效,這大清便再不會有天花肆虐了,大清的軍隊和臣民可以駐進濕冷的南方而不再懼怕瘟疫,宮中的皇子皇女,也再不會受天花的威脅了,定能茁壯成人。"
康熙一雙鳳目在滿殿葳蕤燈火之中熠熠生輝,極具壓迫感地盯著齊東珠。皇帝的審視本該是令常人感到恐懼的,可齊東珠卻是天生缺根當奴才的弦,此刻心中無懼不說,還用那雙鹿眼殷殷期盼地看著康熙,一雙白嫩的手揪住了身前的衣料,萬分急迫地搜刮著她貧瘠的語言係統,渴望說服這能左右百姓命運的帝王。
康熙看她這個德行,已經不怎麼感到新奇了,反倒是打量居多。他此刻確信,自己從未見過這樣的女子,她膽小但不怯懦,溫和卻不柔弱,她看上去嬌美溫軟,實則渾身上下透露著一股格格不入的荒誕執拗。
"以痘製痘,此事並非沒有道理。"
他看著齊東珠,沉聲開口道:
“患天花者並不會再得,證明其中必有門道。那若尋天花病症輕微之人的膿皰磨粉,置於未得天花者近處,或可讓其感染天花而得輕症。"
齊東珠心下一愣。康熙所言十分合理,且思維十分敏銳,倒是讓齊東珠有些瞠目結舌了。齊東珠知曉牛痘法實際源自十八世紀末的英國,也是現代免疫學的開端,可中國卻是在康熙中後期便免於天花的肆虐了。由此可見,康熙朝一定發明了對抗天花的方法,雖然齊東珠不知那方法具體為何,但此刻她卻有些確定,那大概便是康熙所說的用天花患者的皮屑及分泌物致人感染,從而達到得天花者終身
免疫的效果。
若是如此,並非不可行,可比起更加安全的牛痘法,以天花病毒作為疫苗接種還是過於冒險了些。隻因天花病毒對人體的危害性過強,沒有人能確保接種者不會感染重症,甚至生命垂危。
思及此處,齊東珠定了定神,對康熙說道:
“皇上明鑒,這種痘之道確實如此,便是讓得過天花者不會再得,可天花終究危險,奴婢數次見過身強力壯,以一當十的壯漢死於天花,也見過孱弱婦孺逃過一劫,可見天花難以掌握。而牛痘則不同,尋常鄉野大夫也可以開藥治療,輕易不會置人於死地的。"
她說罷,抬眼看著康熙的神色,見他鳳目頻閃,若有所思,過了半晌後說道:
“你所言之事,朕已知曉了,會派人查實,若是事成,你當記頭功。梁九功,派人去尋些天花病人和生了痘的牛來,事不宜遲,務必要快。"
"奴才遵旨。"?
康熙的語氣緩和下來,這話一出口,齊東珠便知此事成了大半,心下自然歡喜,可她此刻卻又憂心起另一樁事兒來:
“皇上開明納諫,是百姓之福,若是天花得治,百姓自當感念皇上恩德。”絞儘腦汁地逼迫自己說了兩句諂媚之言,齊東珠就直奔主題了:
"奴婢此舉並非為賞賜,而是為了宮中皇嗣不受天花所脅,也為了天下百姓不受瘟疫之苦,皇上若想救百姓於水火,還請皇上先用牛痘置於未患天花者體內,若是直接用天花為引,恐惹無辜者罹難。"
齊東珠勉強斟酌著字句,話中透露著小心。她其實知道這話兒絕不該說,隻因她今日的目的已經達成了,種痘法一旦推行,便能讓萬萬人免於天花之苦。她所言皆是真實可靠的,被證實隻是時間問題。
可她還是多加贅言,隻因她知道康熙方才的言下之意便是要測試種痘之法,牛痘和天花都會作為引子,注入未患天花者體內。恐怕天花還是要被測試得早些,隻因康熙的言外之意似乎並未對牛痘治人痘之法信服。
而這便也會導致很多本未得過天花之人會因為皇帝這樣的“心血來潮”而被注入天花,從而患病。齊東珠心裡也知道,這是視人命為草芥的大清,這裡的統治者是一個高高在上,將萬民視為奴才和牛馬的皇帝,這些第一批接受“疫苗”的人有些可能是為錢財,有些可能是被脅迫,他們不
知道自己會麵對什麼樣的命運,或許也對他們患上牛痘或者天花的意義一無所知。
而齊東珠不願看到如此情形。她知道自己有些吹毛求疵,即便已經救了萬萬人,她卻還在憂慮那
些第一批“試驗者”所遭受的命運,這顯得本末倒置,荒謬可笑,甚至是不識好歹的。更彆提她在皇帝下令後對於皇帝的命令提出質疑,指手畫腳,這本就犯了大忌。
果不其然,康熙鋒利的視線又掃了過來,而剛才滿臉堆笑的梁九功立刻變了臉色,對齊東珠喝道:
“大膽奴婢,膽敢枉議聖訓,還不快快閉嘴!”
齊東珠被他有些尖銳的聲音嚇了一跳,小心翼翼地抬眼,卻見康熙神色莫測地看著自己,當即有些不知所措起來,動作遲疑地跪了下去。
康熙沒有叫起,隻是沉默地看著這個發絲兒都有些淩亂的奴婢。他臉上並沒有什麼怒意,但熟知他的梁九功卻能看的出來,他的眸色冷極了,儼然是被激怒了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