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沉思。
羅氏族人向來團結,雖隻一介商戶,但京都上下乃至整個鄴國無人敢小瞧了羅氏。羅氏的能力,從將生意做到遍布七國可見一斑。
江家內部不和,其中寧貴妃出身的三房是寧氏族中最出色的一房。江大將軍統率東境二十萬兵馬,寧貴妃的大哥江尋洲不止被江家視為下一任家主,更是被太後屬意的下一任兵馬大元帥。
寧貴妃本就同太後親近,十有八九也會同意長公主所說。
可她們姐弟呢?
許氏打著牝雞司晨的旗號對太後掌權一事大肆批判,而她則是許氏所支持的傀儡皇帝的皇後。
這是勢不兩立水火不容的關係。
“崇雲,你若是不願,我可以……”想到這裡,皇後覺得即便加入太後和長公主的陣營也不會比在許氏更好。
“阿姐,你還不明白嗎?”許崇雲打斷許冰雲的話,握著茶杯的手猛得握緊,“如果阿姐你在太後和長公主的位置上,你會願意朝堂上有一個像許氏這樣的龐然大物時刻與自己作對嗎?”
況且,像許氏這樣的在朝堂上形成了一定勢力的世家不在少數,一旦掌權者頒布的法令觸及到這些世家的利益,那麼朝中的小團體便會一起發力阻止,長此以往下去,掌權者的決策得不到應用,世家的野心逐漸膨脹,顛覆皇室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沒有哪位當權者會放任這種對自己不利的情況下去。
太後和長公主也是如此。
皇後張了張嘴,“阿姐知道。”但正因如此,在這樣危險的對立關係中,他們才更要堅定自己的立場。
無所謂對錯,隻有利益。
“阿姐,你還是不明白。”許崇雲搖頭,“在你看來,是文人的筆杆和刀嘴厲害,還是將士的刀槍劍戟厲害?”
皇後茫然,“這不能比。文人的批判猶如殺人誅心,將士的刀劍則要揮向家國仇敵。”
許崇雲道:“可當下,太後和長公主掌控了能殺敵的將士。”至少東境二十萬軍馬,和北境十萬軍馬,全部由太後掌控。
“而本該為其所用的文人士族卻逐漸脫離掌控。”
皇後垂眸,換位想了想,如果她宮中的大宮女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不再忠於她這個主子,甚至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背叛她……
她會毫不猶豫殺了宮女。
沒了這個奴才,還有下一個,甚至因為前麵宮女背主的慘烈下場變得更忠心。
同理,許氏之於太後,又何嘗不是宮女之於她呢?
一把劍而已,用得不好那就丟掉再換一把。
而許崇雲的話也提醒了她。
許氏就算在文人中再有威望,麵對太後手下的鐵騎也要低頭讓步。
皇後嘴角露出一抹嘲諷的笑容。
真是可笑。
自詡剛直不阿的讀書人,也不敢用脖子去碰鐵騎手下的刀劍。
“阿姐,不聽話的狗,殺一條就是了。”握著刀劍的人才有話語權。
至於許家,不過是名聲好聽點,難道真到了爭權奪利的時候人家還同你拚嘴皮子嗎?
“長公主所圖甚大,從活字印刷書可見一斑。”許崇雲感歎道。
皇後還未曾深想這件事,“何解?”
許崇雲笑道:“長公主費儘心思尋找這方子,能日印千本書籍。”
“表麵看來,物以稀為貴,若市麵上的書局突然出現大量書本,相應的書本價格自然會下降。”
“書籍價格的下降,將讀書的門檻降下來。”這意味著什麼,皇後眨眼間就想到。
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可以讀書識字。
世家子弟為什麼能入朝堂,因為他們讀過書會識字明道理;世家為什麼把持了那麼多資源不肯撒手,將家族藏書捂得死死的,因為讀書的好處有多大隻有他們才知道。
那麼同樣的,若是出現了一批不屬於世家的讀書人呢?
他們也讀過書識過字,是不是也可以入朝為官呢?
世家不會允許,但當權者會非常願意。
一無所有不屬於任何勢力的人才,比有倚仗的世家子要好掌控得多。
縱然將兩者放在一起比較,世家子可能會較之前者更為優秀,但一代又一代,給了前者一個機會,他的子孫後代未必不能比世家子優秀。
況且,若是天下的讀書人都能入朝為官,那麼就實現了從農到士的階級跨越。
無疑會吸引更多人去讀書。
積年累月,蜉蝣可撼大樹。
會從根本上摧毀世家的勢力。
長公主,所圖甚遠。
皇後嗓子發緊,“崇雲,李成月可為主。”她知曉崇雲的抱負,既明主現世,她必不會阻了他的青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