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董卓的衛兵破門而入的瞬間, 江遵已有了不好的預感,但他這幾日在董卓帳下呼風喚雨慣了, 潛意識裡堅信自己不會踏上末路,遂怒喝道:“誰許你們進來的?!給我出去!”
領頭的衛兵“呸”了一記:“死到臨頭了還在這裡逞威風。”
那一口痰正好吐在江遵造價不菲的衣袍上。江遵擱在膝上的拳頭緊了緊, 但他仍不肯起身,色厲內荏道:“你們膽敢如此放肆,等我稟告太師——”
“哈哈哈, 太師?太師現在恨不得扒了你的皮!”說完, 不再跟江遵多作糾纏,命令身後的衛兵,“給我綁起來!”
江遵機關算儘,卻至死不知道自己為何走到了這一地步。
他恐懼, 慌張,憤怒;咒罵,瘋語,求饒。
直到被拖出門的那刻,他目眥欲裂, 充滿血絲的眼直直地瞪著火燒天際的霞雲,忽然像是想明白了什麼, 用力掙紮並大喊:
“崔頌害我!崔頌害我!”
因為他的反抗過於激烈,衛兵毫不猶豫地將他打暈。
其中一個衛兵遲疑道:
“他剛才口中念著‘崔頌’……”
另一個衛兵嗤笑了一聲:“這人瘋言瘋語,就當沒聽見吧。”
又一人大笑:“正是如此。我今日真是解氣得很, 這龜犢子平日裡囂張成什麼樣, 合該有今日。你要想向太師邀功, 不如想想戲誌才、遊將軍是何下場。”
最先開口的衛兵一凜,不再提這個話題。
太師府正堂,被彙報已將江遵處以五刑的董卓尤不解氣,提著長戟亂刺了一通。
“奸邪小人,竟敢詐我!”
董卓氣恨不已,恨不得將江遵的屍骨拖出來再狠抽一頓。
氣罷,想到如今的局麵,他感到一個頭兩個大。
他分明見江遵想出行之有效的對策,安撫了士族與朝臣,又為自己獻策,幫助自己集中權柄。哪知道這一切竟是假象。
等董卓意識到不對的時候,他已在關東的兵線上吃了好幾場敗仗。朝中運作看似正常,實則多有凝滯。想要整頓,身邊竟無可用之人。
董卓驚出一身冷汗,這才發現得用的下屬與門客,外調的外調,病的病,死的死,剩下的不是酒囊飯袋,就是已與自己離心。董卓怒不可遏,準備責問江遵,卻不料原本暗波洶湧,但能勉強維持平靜的朝廷再次炸開了鍋。
士人之間突然開始流傳起一則賦文。董卓對詩賦這類文人的東西不感興趣,因而不曾留意,等他察覺不對之時,那篇賦文已傳得人儘皆知。
原來,那篇賦文是之前江遵獻上的“促進民生之策”的完美補充。賦文裡針對“因為頒布策行而導致士族利益受損”這一現象進行剖析,並提出解決之策,力求雙贏。
賦文的結尾還有一段與正文不相關的話,大意是:士子江遵,枉讀聖賢書,竊取前人的心血為自己謀利。為了不使這利民之策被曲解、被利用,遂放上完整版本,以正視聽。
文人最忌剽竊,對此深感不齒。何況因為江遵這剽了一半的策文,不少世家的利益受到冒犯,世家心中本就憋著一口氣,經此一役,眾人心中的不滿全都爆發了出來。隻短短的時間,盜竊策文的江遵就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