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動蕩的兩年(2 / 2)

反派真不是我 星辰雨 6522 字 10個月前

一邊看著新政推行,一邊盯著隋軍北伐之事。

兩件事都頗為順利,在按照他的預想之中進行。

沒了武林勢力阻撓,在如今還算強大的大明朝廷推動下,沒人能阻止。

隋軍北伐,楊廣的雄心果然不止是一個高句麗。

百萬大軍北上後,直接被他一分為二,三十萬對付高句麗,另外七十萬被他派去征伐突厥。

如果讓他成功,兩個異族勢力滅亡,蒙元也將會損失不小。

而楊廣將會在漢人中得到巨大的聲望,還有大量的馬匹。

到時說不定還真能讓他成就更大的偉業。

可惜,各方各麵的原因,包括他自己的原因。

他失敗了。

敗得很慘,慘的一下子讓他大隋帝國傷經動骨,元氣大傷,內部人心晃動,各種異心悄然而起。

百萬大軍幾乎損失殆儘,兩百萬的民夫同樣死亡大半。

隋國境內,哭泣聲幾乎遍布全國。

不過楊廣的雄心壯誌,怎麼可能會因為這小小的一次打擊便沒了。

返回國內後,沒多久,就下令開始準備,來年再次北伐。

反對者被他壓了下去,加上一些有心者推波助瀾,這道旨意就那麼被執行了。

大明在這其中,正是有心者之一。

隋國北伐失敗,大明真正開始插手隋國內部了。

一腳踏兩船、找一條後路這種事,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會有人做的。

大明自然是安全可靠的大船、後路,所以聯係上一些人並不難。

正德六年,大業八年就這麼風雲變幻的過去了。

正德七年、大業九年,楊廣再次組織百萬大軍北伐。

天下的目光,也再一次彙聚。

然後在無數有心人的推動下,楊玄感造反,楊廣隻能被逼撤軍,返回平叛。

此時,隋國境內已經叛亂四起。

同時這一年,大明內部也不平靜。

因為趁此機會,大明也開始了新政的第二步。

廢除舉人及其之上功名者不交稅的政策,原本因為一些舉人家境不好、所以免除稅收的政策,變為直接給予一些錢糧,而不是不交稅。

這仿佛是巨大的隕石掉落進了湖裡,砸的大明立即開始動蕩。

大明最大的問題就是收不上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一條政策。

雖還沒有大明末年時期的那麼嚴重,但此時此刻,也已經很嚴重。

無數的地主商人,都把自己名下的土地,移到功名者名下,來逃稅、不交稅。

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利益團體。

大明此時想打掉這個利益團體,麵對的困難,比第一個新政徹查土地、攤丁入畝還要大許多。

大明朝堂上的官員哪怕已經被清理過一遍,都有大量的反對聲,更何況是民間?

古玄、朱厚照的精力都放在了國內,幾乎沒去理會隋國情況。

還好,在多年的準備下,這條新政還是被強行施展了下去。

至於其中朝堂上、民間、江湖上有多少人因此人頭落地?

連古玄都沒去統計,隻知道很多很多。

每一次改革都伴隨著大量的犧牲,這一次,古玄算是真正切身體會到了。

期間,他親手殺的宗師,都不下十幾個,可想來自那個利益團體反抗的可怕。

這一次,他掌握的那些梟雄,也算是出了力,殺了不少官紳親密或培養的高手,讓新政得以實施。

當然,他們也從中獲得了好處,增強了自身勢力。

而且他們做的也並不明顯,表麵上看去都是為了他們自己,而不是為了大明,所以也沒誰發現什麼異常。

正德七年、大業九年,這動蕩的一年過去。

第二年,仍然還是動蕩的一年。

(謝謝支持。)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