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相遇(1 / 2)

重生之似水流年 蒼山月 11354 字 11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重生之似水流年最新章節!

衛光明從過完年到現在,其實混的挺慘的。

被暢想公司下了龍江總代理之後,基本就上了電腦配件行業的黑名單,誰也不願意和一個腦子有坑的代理商合作。

畢竟因為他的原因,差點讓暢想損失十萬台電腦的訂單量的事兒,在業內鬨的很凶。

所以,這半年來,衛光明在南通大街的門店雖然還開著,可是由於被下了代理的緣故,也隻能做一些散件的生意。

再加上,目前龍江省網吧配置這一塊兒由於三石公司的出現,幾乎全是連鎖,沒什麼個體網吧。

連鎖網吧有管理係統,裝修設備一條龍,還沒有加盟費,那誰還自己單乾?

個體網吧基本已經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目前的情況就是,要麼就是最大的連鎖品牌三石,要麼是那些跟風的網吧連鎖公司,雖然在設備和裝修上沒有那麼大的優惠,可是也都有自己的一點點優勢。

比如,雙城那邊最火爆的,就是“龍城網吧連鎖”。他們是拿牌照厲害,老板人麵廣,在雙城辦網吧牌照幾乎都得找他。

但是,不管你是龍城,還是鳳城,用的網吧係統和服務器架構,都是三石的。

這也沒辦法,三石走在前麵,這一塊已經被他們壟斷了,誰也做不到人家那麼全麵。

總之,網吧設備的生意沒法做了,都被連鎖網吧拿去了訂單,然後直接找一級經銷商,或者直接找廠家。

有的網吧連鎖,甚至就是三石公司的下線。

特麼係統、設備、服務器全用三石的,就掙個加盟的拚縫錢。

這使得龍江的電腦代理商隻剩個人電腦業務,日子過的挺苦逼的。

那些大代理商都掙不到什麼錢,更彆說衛明光這種三無商家了,門店不是在掙錢,而是在賠錢。

這半年來,衛光明也是心裡清楚,電腦這一行他已經是乾不了了,所以一直在尋找新項目。

說來也是運氣,之前衛胖子風光的時候,曾經資助過哈三中,也不是發善心。

就是,賣電腦的嘛,老覺得自己比較前衛,人家國外的有錢人都這麼乾,給名校捐款,再把兒女送進去,所以當時就捐了點。

結果老婆的肚子不爭氣,捐了好幾年了,也沒見兒女。

為此,衛光明還糾結了好久,白捐了。

其實,是他想多了。

但是,有因就有果。

人生就是這樣,無心插柳的一件事,卻讓他接到了章南的電話,這讓正四處找新買賣的“衛總”一下就聞到了腥味兒。

放在以前,小縣城的中學要捐款?衛總搭理都不會搭理。

可是現在,不但自己來了,還帶了幾個人充場麵。

等章南付了賬,與衛光明道彆,衛胖子還信誓旦旦地說:“過個天,就下個月月初吧,我們到二中去看一看,到時再聯係章校長。”

章南自然點頭,說了些感謝衛總支持教育事業的話,這才離開。

而衛光明回到南通大街的門店,也在思考。

帶去的那幾個跟著他混的小老弟還有點不明白,“衛哥,還真給那個姓章的錢啊?”

衛光明白了他一眼,“你們懂個屁!”

“你知道一個學校裡的小賣部一天的流水有多錢嗎?知道學校食堂有多大的油水嗎?”

小老弟們茫然搖頭,卻是讓落魄的衛總找到了點存在感,給小老弟們算了一筆賬。

“咱們就算一個學生,平均下來一個星期的零花錢有十塊錢,八千個學生,一個星期就是八萬。這錢有一半花在校內不過分吧?”

“那一個星期光小賣部就四五萬的流水,這還是往少了算的呢!”

確實是往少了算的。

事實上,彆看就是一個學校的小賣部,正常的兩三千人的學校,一天一萬的流水都不過分。

而且是在校內,隻有你一家,40的毛利輕輕鬆鬆。

何況是一個七八千人的大學校?

而且還不是一個,是特麼兩個校區。

彆忘了,不光二中這麵可以運作,現在實驗中學也並進來了。

還有食堂呢?

“彆覺得這是小生意,一般人可拿不著!”

好吧,有暢想代理的時候,這種生意,衛總看都不會看一眼,更彆說惦記了,不夠丟人的呢!

可是現在,蚊子再小也是肉啊,總比坐吃山空要強得多吧?

現在的衛光明有點勢在必得的味道了。

思索良久,最後決定,“我明天就去尚北,先看看情況!”

和章南約的是下個月一號,可是衛胖子等不及了,要先去看看情況。

……

——————

齊磊這邊,還真不知道衛胖子盯上二中了。

他甚至不知道,老丈母娘已經在第五層了,不光借梁成和胡正勳調查的二中的契機給徐文良掃清了障礙,更是把實驗中學給嚼了。

齊磊要是知道,非得拿小本本兒記下來不可,經典案例啊!

在他的視角來看,拉一點讚助對於學校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章南隻是在儘一個做校長的職責。

至於二中缺錢,缺到都發不出來獎金了,這不在齊磊的視野之內。

此時,他正和小夥伴兒們看著李泛泛盯著半張桌子那麼大的燉魚發呆。

“你們東北人…就這麼吃飯的嗎?”

李泛泛有點懵,真沒見過這個。

對此,寧村夫打趣道:“這才哪到哪兒?等明天人到齊了,咱們去那個龍鳳山。住度假村,去農家院兒裡烤羊,那才叫過癮!”

說的李泛泛還挺憧憬。

好吧,其實還是時代的局限性。

在後世,什麼自駕遊、農村樂,度假性質的旅遊項目比比皆是。

可是在九十年代末,卻是相當新鮮的。

這個年代的旅遊隻有兩種形式:

第一,到此一遊型。

目的地一般都是,京城、魔都、蘇杭之類的大城市。

一個導遊帶個團,或者以家庭為單位,走馬觀花式的遊覽。

有素質的,拍張照片證明我來過。

沒素質的,找個標誌性景物,刻下“到此一遊”,讓子孫後代都知道我來過。

一點不誇張地說,在這個年代,家家牆上都有一個大鏡框,裡麵夾著曾經的老照片,從小孩的滿月照,到大人們的旅遊足跡,都有。

所以,去誰家裡串門做客,一點都不怕找不到話題。

肯定有一個橋段就是,轉在鏡框前,品評著孩子是越長越好看,還是越長越咧歪。

而其中關注度最高的,就是旅遊照片。

……

第二,單位組織的出行。

這個沒得說,每年的7月16日前後,有點實力的單位都組織職工旅遊,目的地視單位效益決定。

好單位走的遠點,像是糧庫,自齊磊記事起,年年都往省外跑,從大連、京城到大理、海南。

不好的單位就郊遊,花一天的時候,到城市周邊的景點“吃個飯”就回來。

而像龍鳳山這種度假式的體驗遊覽,其實真的不多,而且很新鮮。

李泛泛挺期待的呢,卻是齊磊他們有點沒臉見的。

特娘的,齊磊大話都說出來了,隻要是國內,隨便你們挑地方。結果,就給塞龍鳳山去了?

就龍鳳山那個地方,兩百塊一隻羊,度假村三十塊錢一個房間,剩下唯一需要花錢的地方就是租船。

自己劃的船六十塊租一天,快艇也才一百二一天。

等那二十多個作家過來,再加上榕樹下的員工,四十多個人,可著勁兒的花,一天也就一千多塊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