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下死手(2 / 2)

重生之似水流年 蒼山月 10523 字 11個月前

“咳咳!”清了清嗓子,“我先說兩句,我覺得吧!”

剛開個頭兒,卻是老耿一句話就給摁了回去,“你先等會兒,一會兒再輪到你,先讓我們業主報數。”

說著話,對王興業道,“王副校長,麻煩你給記一下。”

王興業:“……”

三觀有崩。

這,這特麼是捐錢?咋這容易呢?

卻是不等他,那邊業主們已經開始發話了。

簡單明了,姓名加捐款的數額。

“張溫茂,5萬。”

“許泰華,8萬。”

“湯銳立,5萬。”

“呂安順,10萬。”

“朱超民,10萬。另外,蔣喆今天有事兒沒來,讓我給代了,蔣喆5萬。”

來的十多個業主,一人五萬、八萬的往上湊。

王興業連忙拿出本子記錄,手都在抖。

三觀真的崩了。

都這麼有錢的嗎?真就這麼容易的唄?

眨眼之間,已經有一百萬之巨了。

而等業主們報完,這邊齊國棟也動了。

拿出一張清單,正是那天在群裡商量好的數額。

遞給章南,“章校長,這是我們三石公司湊的一百萬,另外還有幾十台退役的電腦,讓孩子們彆嫌棄,回頭給你們拉過來。”

“還有……”齊國棟對王興業道:“深圳企鵝公司讓我代替他們報個數,一百萬!”

王興業:“……”

腦瓜子嗡嗡的啊!

三,三三三三,三百萬了!

三百萬了啊!!

連章南也懵了,她做夢都沒想到,天上能掉下來三百萬。

可是,這還沒完呢!

大夥兒都報完了數兒,說完了捐款數額,老耿大爺這才笑嗬嗬的看著陳木昆,“陳總,輪到你了,你剛才想說多少來著?報個數吧!”

“報……”陳木昆瞪圓了眼珠子,我報你大爺啊!

我特麼…

我特麼就沒想捐!!

可是,老耿大爺一臉期許,一屋子人都玩味的看著他,陳木昆臉色青一陣白一陣,眼神飄忽,徹底下不來台了。

憋了半天,汗也下來了,“我,我覺得吧…這事不能這麼草率,支持教育是好的,可是”

“沒什麼可是的!”老耿依舊笑嗬嗬的,“光嘴上支持是不行的,得有實際行動啊!這要是傳出去,陳總的名聲不就壞了?誰還敢給你的網站投資?”

陳木昆:“……”

老耿大爺繼續道:“剛剛我可都聽說了啊,陳總對自己的老師那是真夠意思,夠意思到都不敢這麼寫啊!”

偏頭看向寧站長,“小陳啊,你是內行,你給說說,這在裡叫啥玩意?”

寧站長,“這叫戲劇衝突!”

“哦!”老耿大爺恍然大悟,“對!!就是戲劇衝突,這素材你們寫的用得上不?”

寧站長樂了,“當然用得上啊!而且不光我用得上,我們榕樹下正好在開展創作營。回頭我把這事兒說說,什麼蔡智恒啊,安妮寶貝啊,李尋歡啊,一人能寫一篇稿子,都能開征文大賽了!”

“謔~~!”老耿大爺大樂,“開啊!!我出獎金,讓你們開,陳總這下可是出名了啊!連帶他那個網站也出名了啊!!”

陳木昆:“……”

手腳冰涼冰涼的!

這老不死的,威脅我!?

對!就是威脅你!你看章南、老董他們為人師表,不能拿你怎麼樣,可是老耿慣著你這個?

就威脅你了!

以榕樹下的體量還有影響力,都不用這麼極端,弄死你一個小小的文學論壇不跟玩一樣?

老耿這是明著告訴陳木昆,要麼破財免災!要麼,欺負死你!!

不是商人嗎?商人這可不叫欺負,這叫正常的商業行為。

笑嗬嗬的,“陳總,你捐多少?”

“我……”陳木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陳木昆急中生智,“這,這不是小事兒,我回去考慮考慮?”

一個拖字決,讓他用了出來。

可惜,老耿大爺更樂,“可以啊!回去好好考慮!慎重考慮!不、著、急!”

完了

陳木昆知道,這老不死的不是開玩笑,這是要死磕到底的節奏唄?

看來拖是沒用的。

正想不出來辦法,老耿又開口了,“實話實話,老頭子我也沒和你過不去的意思。”

“就是你今天冒犯了,大爺我必需給你點顏色看看。”

“得讓你知道,有些人欺負不得。”

“要不這樣吧咱們和氣生財。”

“你給章校長道個歉,這事就算過去了。”

“之後,大爺我捐啥,你就捐啥,意思意思就得了。”

似乎猜到了陳木昆的想法,耿大爺又了一句,“放心,我不和三石公司比,也不和企鵝比我也是個開網吧的,我捐的錢肯定不高於網吧業主這邊。”

陳木昆一聽,雖然心中無比屈辱!

但是好漢不吃眼前虧。

終於還是點頭了。

向著章南深深的鞠了一躬,“章老師學生不懂事,學生錯了。”

章南點了點頭,算是過去了。

而耿大爺一見,大笑出聲,“這就對了嘛!彆把你在商場那一套用在老師身上!”

扭頭對王興業來了句,“記上吧,耿長海十萬。”

陳木昆一聽十萬,登時鬆了口氣。連忙道,“陳木昆十萬!”

等陳木昆報完了數兒,耿大爺這才笑嗬嗬的看著陳木昆,“小夥子,大爺我高興,今天再教你兩句,第一,千萬彆在不明底細的情況下貿然出手。”

陳木昆咯噔一聲,眉頭一緊!!

卻是耿大爺還沒說完呢,“第二!!商場爾虞我詐,千萬彆對敵人手軟!!”

說完,砸吧著嘴,“這其實是兩句。”

可已經不重要了,對王興業又來了一句!!

“耿長海,再捐一棟教學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