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連接現在與未來的通路(四)(2 / 2)

重生之似水流年 蒼山月 44554 字 11個月前

瘋了一樣跑回西校舍,撞開門朝裡麵的龐清方、張路臣等人大吼,“出事了!!出大事了!”

把幾個老學究嚇的一哆嗦,乾嘛呢?也三十多歲的人了,一點也不穩重。

龐清方老神哉哉,四平八穩的,“出什麼事了啊?慢點說。”

那表情把廖凡義氣的,直接把數據甩到老頭兒臉上了,“自己看!”

龐清方皺眉,嘛呢?雖然你是新學科發起人,但這事兒眼瞅就黃了,你牛什麼牛?再說了,懂不懂尊重一下老人家?

抓起數據,不和廖凡義計較,低頭一看。

“我的媽呀!”龐清方差點沒坐地上。

“這,這這這這!這是怎麼回事啊!?”

廖凡義瞪眼,“我還想問呢!這是怎麼回事?”

“怎麼關注度這麼低了!?”

龐清方回過神來,瞳孔放大,朝老鐋,朝統計組的負責人大吼:“馬上!!馬上做一個臨時問卷,我們要知道前黑板的關注度和滿意度!!”

老秦都氣樂了,我天天提醒你們彆掉以輕心,完了吧?都涼了,還沒準備棺材呢!

給統計組使眼色,讓他們照辦。

“等等!”

統計組剛要去落實,又被廖凡義叫了回來。

沉吟半晌,“把把後黑板和那幾個觀點名人的關注度和滿意度一並統計了。”

那邊老秦一挑眉,你看看,廖凡義還是清醒的,他看出一些東西了。

就這樣,實驗組在晚自習才拿到問卷數據,統計組連夜統計,廖凡義他們一夜未眠,就在一旁等著出結果。

終於在午夜時分,統計數據出來了。

老秦把數據交到他們手裡,還語重心長的說了一句,“各位,現在看來,這門學科真的有必要啊!”

“你們已經被架空了!”

一幫老學究心裡直突突,臉都白了。

龐清方一把搶過,“拿來吧你!有沒有必要我們說了算,我們才是專業的!”

老秦:“”

搖頭苦笑,“那你們就自己看看吧!”

結果,幾個老學究看了數據,直接就傻了,腦瓜子嗡嗡的。

廖凡義、龐清方,幾乎是齊刷刷的砸在椅子上,然後異口同聲:

“休眠效果!”

“進入休眠了!”

誰進休眠了?前黑板進休眠效果了!

數據上現實前黑板的滿意度雖然有所下降,可是數據還可以接受,下降的不多。

問題就在於關注度,最要命的也是關注度!

關注度降到了一個他們無法接收的數字,不足30!!

也就是說,三分之二的人已經不關心前黑板寫了什麼,甚至可有可無。

滿意度沒有下降,但是關注度斷崖式下跌,這就是休眠效果。

大眾疲勞了,不關心了,儘管你還是權威,沒人質疑你的權威性,可是沒用!

一個不被關注的權威有什麼用?信息無法輸出,那就是廢了。

“怎麼會這樣?”張路臣百思不得其解,“怎麼突然就休眠了?”

廖凡義咬牙切齒,下了結論,“是那幾個觀點名人搞的鬼!”

放下後黑板和網紅的數據,有些無力,“就是他們搞的鬼!”

龐清方一把搶過去,“我看看!”

結果一看,龐老頭兒人都懵了,後黑板的關注度957!!

這是前黑板不出問題都不可能達到的數據!

再看那幾個網紅的滿意度、關注度,更是高的嚇人。

數據說明一切,那就是——後黑板已經取代了前黑板,成了72個實驗班獲取信息的主要端口。

是的,就像老秦所說,他們被架空了!

甚至可以說改朝換代了,前黑板沒用了。

廖凡義突然氣笑了,“這個混蛋!!”

無語地抬頭,看著幾個同事,“他確實提醒咱們了”

“議程設置!!”

“他居然給前黑板設置了一個議程,而且在咱們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鎖定了!”

龐清方也咬牙切齒:“這是犯規!!他違規操作了!不然怎麼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確實太難以接受了。

而廖凡義沉吟半晌,更加無力,“違規了嗎?好像沒有!”

確實沒有!不但沒違規違法,而且是在你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把事兒就辦了。

屋中一片寂靜,靜的嚇人。

這一刻,不光是他們三個,所有實驗組的人冷汗都出來了,他們比誰都清楚前黑板代表著什麼。

被鎖定了議程!?而且是在不知不覺,甚至是他們認可的情況下鎖定了。

用什麼議程??用的是他們完全認可的,“正麵、權威、有高度”

然後

“嚴肅媒體”

嚴肅媒體!!

可笑不?可怕不!?

廖凡義終於反應過來,他知道他們錯在哪兒了。

誠然,嚴肅媒體不是一個貶義詞,而對於一個心智成熟的人來說,嚴肅,就是權威,這是好事。

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

這是在學校!實驗場是學校,實驗對象是一群16到18歲的學生。嚴肅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好詞語,有著天然的排斥。

注意,這並不能讓廖凡義感到慶幸,以為校園實驗就是片麵的,不包括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就不準確了?

錯!校園實驗才是最準確的!

因為因為這已經代表著,他們失去了年輕人的關注。

一個權威媒體的信息傳遞不到年輕人身上,那就等於失去了未來,失去了主宰未來的年輕人,這才是最可怕的!

“彆慌!!”張路臣最先反應過來,“還能補救!!”

廖凡義和龐清方抬頭,眼神漸亮,“對,幸好發現得早,還能補救!!”

一旁陳興福教授急問:“怎麼補救?”

廖凡義想了想,“時間不允許,隻能正麵回應!”

如果是在現實中也許還能從長計議,從長計議的危害最小。

也就是說,不做正麵回應,慢慢的從自身找問題,喚醒前黑板的信息端口。

可是,在這個模型裡,來不及了。

幾天就是一個變化,沒有時間給你慢慢來,隻能正麵迎戰。

趁著前黑板的公信力還在,馬上開始反擊。

在眾人看來,現在他們還是有機會的。

首先,“議程設置”這個概念並不代表著陷入議程之後就都是負麵阻力,它不能左右民眾的判斷。

一個議程裡,有反方,就必然有正方。

也就是說,前黑板陷入嚴肅媒體的議程,那麼就有支持,也有反對,前黑板還是有擁躉的。

其次,休眠效果,隻是休眠而不是失去公信力。

關注度下降,但是滿意度和公信力還在的。

也就是說,大家隻是有點厭倦了前黑板的內容,並不代表前黑板說話沒有公信力了。

他們現在隻要把關注度拉上來,就可以扭轉敗局!!!

第二天,也就是進入第三階段的第五天。

4月18日,前黑板突然轉變畫風。

是的,大轉變。

廖凡義他們是專業的,也不傻,不會用硬剛、硬反對的方式來回擊,那樣效果不一定顯著,而且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內容上輕鬆明快了許多,而且隻是倡議大家,理性看待網紅,不要把過多經曆放到無意義的網紅評論之中。

就是倡導理性判斷,不要掉入網紅陷井。

內容定下來之後,廖凡義甚至有了一些戰意。

心說,小子,玩的挺好啊!現在我在動搖你的基本盤,你接不接招?

不接,裝死,那就等著被一點點的蠶食,被一點點的扳回來。

接招,那就得圖窮匕現。

前黑板的公信力還在,十四班的權威還在,咱們正麵一拚,這就等於是前黑板和後黑板的對決。

你就打不過我!

還好他們發現的早,沒給四個任務班和齊磊留機會。

廖凡義倒是很希望齊磊接招,正麵硬剛!那樣,贏的才痛快。

於是,齊磊如其所願,真的就正麵接招了。

當天,72個實驗班所有的網紅集體上線,全部參戰。

而且,不再是遮遮掩掩的概念輸出,正麵回應網紅議程。

而且,以【神經病兒】為首的幾個頭部大v,直接點名指責前黑板,落伍!!缺乏創新精神!太高高在上了!

【樂樂很冤啊】:大哥,咱還沒到不讓人說話的地步吧?我們就自己玩自己的還不行嗎?

【鵬程萬裡】:嗬嗬,無話可說,真的無話可說!

【雪飄零】:我就是個小女生什麼也不懂,哪錯了?我改還不行嗎?

全是類似的言論,甚至都不和前黑板講道理,隻是賣慘,博同情。

把廖凡義樂壞了,終於到了他擅長的領域。

隻要你們敢跳出來,那就能一個一個的駁回去,打死!

再說了,就你們這兩下子,也要開輿論戰?太業餘了吧?

馬上開始組織十四班進行反擊,勢要把這些人一舉殲滅!

可惜,還沒等他回擊呢,拿著最新數據的龐清方,以牙還牙

把數據甩他臉上了,“停!馬上停!”

廖凡義差點沒閃到腰,“停停什麼?”

“你自己看!”

廖凡義無語,拿起數據細一看,結果人差點沒了。

因為兩方大戰一開,最新的問卷顯示,前黑板的公信力和滿意度直接掉了15!!

是的,跳水了!

之前還是休眠,還能看的數據。現在跳水啦!!!特麼的見鬼了!!

“這這不可能!!”

“這不可能!!”

瞪著眼珠子,歇斯底裡,“這怎麼可能!?”

前黑板的公信力明明還在的,怎麼說沒就沒了?

龐清方瞪眼,“你問我!?我問誰去?問齊磊去啊?”

回身對一屋子人吼,“都給我查!!查不出來,誰也不許睡覺!”

“查不出來就得去問那小子,我看你們丟不丟得起這個人!”

好吧

陳興福也是光棍,“彆查了,現在就問吧,早晚都是丟人。”

這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認知範圍,查個屁啊?查了也沒用,問去吧!

恕不知,這邊都要打起來了,那邊齊磊卻差點沒笑死。

“要是廖教授不出手韜光養晦,咱估計還得十天。”

“結果,他出了個昏招,那第三階段的戰鬥就可以提前結束了。”

這真的就是對手不給力,幫著提前結束戰鬥了,能不樂了。

“這是咋回事兒啊?”

錢宏俊、王學亮,還有宋小樂,都好奇死了。

一班、十六班、十七班的幾個骨乾也都靠過來,豎著耳朵等齊磊解釋。

是的,他們真的好奇。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一個實驗的問題了,他們參與了這麼長時間,早就沉浸其中了。

突然就贏了,能不好奇嗎?

齊磊自己都說,第三階段是最漫長的,估計要半個天。

而當他們生出要顛覆十四班這個念頭的時候也潛意識的認為,這個任務非常非常難。

可是,簡直不要太輕鬆!

按照原本的計劃,四個任務班會繼續網絡攻勢,然後全麵控評。

如廖凡義教授想的那樣,用控評來製造沉默的螺旋,使得大多數人不肯再開口,甚至轉變立場。

到時候,前黑板才會逐漸失去主動。

可是,這些都沒用上,就結束了?

“咋回事啊?”大夥兒追著齊磊問。

齊磊這邊剛要解釋,就聽屋門哐的一聲,被廖凡義給踹開了。

三十出頭兒的人陰著臉,好像個小老頭兒,瞪著齊磊吼,“給我出來!”

齊磊一笑,沒當回事兒:“出去乾啥啊?”

廖凡義想掐死他!“出來給我解釋解釋!讓你顯擺顯擺!”

現在那邊一屋子人就想知道這15是怎麼掉下去了。

“好吧!”齊磊一攤手,乾脆叫上任務班的人,來到廖凡義他們那個教室。

四個任務班的骨乾,再加上實驗組的人,屋裡站了一圈兒,隻等齊磊開口。

“一起解釋了,就不說二遍了哈!”

龐清方臉色也不好看,“你趕緊的!”

齊磊乖張的嚷嚷,“好勒!”

剛要說話,外麵就又傳來敲門聲。

大夥兒向門口看去,龐清方壓不住火了,“特麼的誰啊?”

正要衝過去,親自開這個門。結果,張小孩哈著腰,笑嘻嘻的自己進來了。

“呀!?”

“都在呢哈!!”

一屋子人想踹死他算了,你特麼不廢話嗎?

廖凡義更是皺眉,他來乾什麼?不會挑時候呢?

正要趕人,卻是張小孩真就一點眼力見都沒有啊!

對於廖老師的不喜,隻當沒看見,自己顧自己,朝身後招手,“來來來,快點快點!都進來!”

得!

他把高三特長班準備走新聞專業的幾個人都帶過來了,江瑤也在其中。

張小孩一點不見外,“老師,我就帶他們來長長見識。您放心,不給您添麻煩,就聽聽,聽聽!~”

廖凡義:“”

好吧,都無語了,氣都不知道怎麼生了。

這事兒這段時間張嘉誌沒少乾,他已經習慣了。

一有機會,就把高三的幾個學生帶過來。

廖凡義其實也清楚,長見識僅僅隻是一方麵,他就想讓那幾個學生在北廣這些教授這兒混個臉熟。等校考、保送考核的時候,能占點便宜。

你說,就你那點格局啊,心眼兒都琢磨這些沒用的上了!

懶得搭理他,嚴厲道:“說正事兒呢!要麼彆出聲兒,要麼就回去,不忙的時候再來。”

畢竟是自己的學生,廖凡義也不好把話說死。

於是,張小孩呲牙笑,“不出聲!肯定不出聲兒!”

帶著幾個特長生鵪鶉一樣往門邊兒一站,還囑咐呢幾個學生呢,“多聽多學,對你們有好處!”

眼白一飛,賊傲嬌,“你們可長點心吧!”

大夥兒也無語,但凡張小孩有點情商,他也不至於混成今天這個樣兒。

可是,聽一聽,混個臉熟,確實有好處。

龐清方終於沒有了打擾,急看向齊磊,“說吧!”

“這不科學,休眠效應不會出現這麼大幅度的數據下滑,反應太激烈了。”

“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

“傳媒學沒這一條兒!”

一連串的問題砸出去,可見這老頭兒有多著急。

齊磊沉吟了一下,卻是不理龐清方,而看向張路臣,“張老師,您應該熟悉這個現象。”

張路臣一挑眉,“我?”

齊磊,“對!”

張路臣,“可是我真沒看出來這是什麼道理。”

齊磊直接公布謎底,“這是【鏡中我】和另外一條心理學概念的複合反應。”

“????”

“????”

“????”

這回不光張路臣,廖凡義和陳興福都一腦門子問好,三個人齊問:“這和【鏡中我】有什麼關係?”

鏡中我,不僅僅是一條社會心理學概念,也是大眾傳媒概念,所以廖凡義和陳光福也是知道的。

這時,錢宏俊沒忍住,“啥啥叫【鏡中我】啊?”

這詞聽著就有點玄乎呢?

齊磊一笑,不急著和廖凡義他們解釋,是對四個任務班的學生解釋道:

“【鏡中我】是一個社會心理學概念。”

“它認為,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對自我的認知,而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

“來源於彆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等。是反應自我的一麵鏡子,人透過鏡子認識自己所以叫【鏡中我】。”

見大夥還是茫然,齊磊乾脆,“說白了,就是你行為取決於你認為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你認為你是好人,那你就做好人做的事。壞人,那就奔著壞人的思考方式去做惡。”

“而決定你是好人,是壞人的,不是你自己的認知,而是彆人的評價!!彆人說你是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

“這”大夥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真的假的啊?”

這是歪理吧?

齊磊笑了,“是不是覺得挺不可思議的?好像不合常理,我是是什麼樣的人,由我自己決定,怎麼會由彆人決定?”

“可社會學科就是這樣的,它沒有定理和板上釘釘的理論。隻有概念,而且很多概念是相反的。比有【鏡中我】就有【個人主義】。”

“【鏡中我】,認為自我意識來自人與人的交互。而【個人主義】,則認為自我意識來自自身的意識覺醒。”

“但是,這兩者都是有道理的。”

“尤其是【鏡中我】,它是一條有一百年曆史的心理學概念了。”

“”學生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真的感覺顛覆三觀了。而且,好神奇的樣子。

至於後麵的張小孩

一邊懟著身邊的江瑤,一邊咋呼,“聽聽!聽聽!這都是高深的學問,有用!”

廖凡義受不了了,“張嘉誌,你給我閉嘴~!”

張小孩,“這就閉!”

不說話了。然後,還一個勁兒給自己班學生使眼色,彆特麼光聽,給我記下來!

那邊,齊磊繼續給任務班的學生解釋。

“這就是心理學的魅力。”

“就拿【鏡中我】來說,它認為‘人的自我認知是通過與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這種聯係包括三個方麵:彆人如何“認識“自己;彆人如何“評價“自己;自己對他人的這些“認識“或“評價“的情感。”

“舉個例子就是,假如你的老師、父母都說你聰明,那你的自我認知也認為自己聰明,而不是我很笨。”

“再比如。”環指屋中的年輕人,“你們參加了這次模擬實驗,如果在實驗裡表現的很好,被身後這些大教授大學者誇獎,那這種來自彆人的反饋,就很有可能影響你的自我認知。”

“比如對社會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甚至認為自己就是乾這個的料,從而改變你們的人生方向,都是有可能的。”

“【鏡中我】解釋的就是這一類自我認知的過程。”

解釋完,齊磊這才看向廖凡義等人。

隻見幾個老學究都在思考,張路臣自言自語,“鏡中我?有關係嗎?”

齊磊,“有關係的,而且關係很大!”

張路臣抬頭,“說下去!”

齊磊分析道,“我們平常對自我的認知,如果套用【鏡中我】的概念,就是來自傳統媒體、身邊的人、社交交互等等!”

“在這種傳統交互下,自我概念是健全的,也是容易被群體化的。”

“就比如,齊磊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那同學、老師,還有你們,天天看,天天生活在一起都是清楚的。那麼,你們反饋給我的一定是客觀全麵的評價。”

“這些評價,在自我塑造的過程中,也一定是客觀的符合現實的,我的人格認知不會離譜。對吧?”

一攤手,“說白了就是,鏡中的我,不用缺鼻子少眼睛的成了個畸形,對吧!?”

廖凡義、張路臣點頭,“對啊!然後呢?”

齊磊,“然後?”

“網上反饋是完全不同的啊!?那個鏡子裡的我,可就奇形怪狀了。”

廖凡義一怔,似乎抓住了什麼,可又不明顯。

齊磊,“網絡的交互和反饋,一定是片麵的,一定是無法完全認知的評價。”

“我的一個貼子大夥喜歡,點讚私下評論。他們的評論,隻針對帖子的內容,和貼子內容下傳達的情感。”

“他們看不到我完整的人,也無法作出客觀全麵的評價。”

“就比如,一個女網紅,發了張美照,那大家隻評價她的美貌。對於她是什麼人品,她有沒有其它人格的的缺陷,一概不知,隻看美貌。”

“那這個女網紅得到的反饋就是:我漂亮,其它不用管。自我認知就隻剩下美貌了!”

“再比如,一段好文字,網絡評價你真有才,那我可能真的認為我有才。可實際上,那特麼是我抄的。可我不管,社交反饋是有才,那我就真的認為我有才。”

“後果就是,網絡社交會造成一部分人的自我認知有缺陷!”

“!!!”

廖凡義明白了。

“你是說,網絡環境下【鏡中我】所塑造的人格是不健全的!?”

“對!”齊磊重重點頭,廖凡義抓住重點了。

這是非常大的一個問題,不是開玩笑的。

後世,經常那在網上碰到那些迷之自信,或者極度偏執,甚至在遊戲裡常遇到的那些,上來就罵“垃圾”,“你打不過,我你就啥也不是”等等!

簡直就是讓你懷疑人生!怎麼可能有這種人?有病!!

然而,這些人裡,可能真的不全是人品有問題,或者是壞。

他特麼是真的自信,真的就一根筋,真的就是有缺陷。

因為,反饋投射到自我認知上,就是這麼告訴他的。

最顯著的就是遊戲!!

玩遊戲的人幾乎都遇到到兩種人:

一種是上來就罵的,隻要比他菜,他就罵。

另一種就是,明明條件不允許,還玩了命的衝動消費的。

這就是社交互作造成的,自我認知偏差。

罵你的,也許不全是他人品差,脾氣暴和腦子進水,而是他真的就這麼想的。

想像一下,在一個虛擬的環境中,一個人滿耳都是“你真厲害”或者“你真菜”,滿眼見的都是強者為尊。如果現實中再斷了社交聯係,就會產生這種認知偏差。

往死裡花錢的同樣是這個道理。

是在遊戲裡找到了最舒適的反饋,已經脫離現實了,他甚至不管自己兜裡有沒有錢。

再比如,“cx”那些被洗腦的人,癔症到讓人無法理解的人。正是因為他們身處的環境,攝取的交互反饋,已經影響到了他的自我認知。

真的就是誰也勸不動了。

此時,廖凡義凝重了起來,說實話,這是他沒想過的問題。

認知偏差突然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如何避免網絡的認知偏差?值得研究!

皺眉想了一會兒,“可是,這和數據下滑沒有直接聯係吧?”

至少現在,他還看不出,“鏡中我”和前黑板數據下滑有什麼直接聯係。

張路臣則道:“你剛剛說這是鏡中我和另一個心理學概念的聯動?另一個是什麼?”

隻見齊磊對張路臣玩味一笑,“另一個是‘個人主義’!”

“什麼!?”果不出齊磊所料,張路臣直接蹦了起來。

是的,蹦起來了!!

大夥兒都不明白,你這麼激動乾什麼。

殊不知,也就張路臣和齊磊知道原因。

因為【鏡中我】和【個人主義】這兩個概念是不可能放到一起的,它們是相反的。

個人主義是強調個人自由、個人利益,強調自我支配,來實現自我意識。

而鏡中我,則是強調與他人的互動,借與他人的交互來完善自我意識。

這兩個理論就是手心和手背,是天堂和地獄,不可能混在一起!

“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卻見齊磊淡然一笑,“真的可能至少在網絡環境中是可能的。”

擲地有聲,“狹隘的社交反饋,造就了狹隘的自我意識,這是【鏡中我】”

“然而,網絡天然的隱蔽屬性,加上信息輸出成本極低,又造就了另外一個極端。”

“每個人都可以發話,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

“而這種信息輸出,不用考慮道德因素,不用價值觀,甚至沒有任何善惡觀。”

“我可以用最惡毒的言語,最狹隘的思想揣測任何人,然後說出去,不用支付任何成本。”

“這就是極端個人主義滋生的土壤!人會高度自我、自信,這就是【個人主義】!!”

“”

“”

張路臣瞪大的眸子,“怎麼會怎麼會這樣?”

“照你這麼說,照你這麼說”張路臣喘著粗氣,“我們現有的社會心理學理論,不是要推翻了!?”

社會心理學是什麼?是社會學和心理學的交叉學科,研究個體和群體在社會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為發生及變化規律。

這是人類社會構架的基石之一,與社會學、傳播學、法律、文化道德觀共同構架了這個世界。

怎麼就就不管用了?

隻見齊磊搖頭,“不是推翻!沒您說的那麼嚴重,隻是應用場景變了。”

“而且,十分複雜,原本的傳統的理論在新場景下,如何應用,需要從頭研究罷了。”

張路臣點了點頭,麵色凝重,“繼續說下去。”

齊磊,“沒什麼可說了呀?鏡中我造就了一個不健全的自我,而極端個人主義又起了作用。”

“所以,前黑板再用教條式的說教來傳遞信息,無論對錯,都會產生排斥。”

“沒人想再聽說教了,甚至一部分人已經不用理性思考問題,而是感性。”

“我不喜歡,那你就是錯的!”

“說白了,比起權威,人們更願意相信自己的判斷。”

想了想,又道:“你可以用信息爆炸,大夥知道的多了來解釋,也可以說前黑板落伍了。”

“可是底層邏輯,就是這樣的。”

廖凡義:“!!!!”

張路臣:“!!!!”

齊磊,“我想,這應該是到目前為止,這個實驗最有意義的一個結論了吧!”

互聯網最大的改變,不是生活方式,而是思維方式。

這也是最致命的,危害最大的。

不是說信息爆炸有什麼不好,而是,有點小馬拉大車的感覺。

大車沒問題,是小馬拉不動了。

前黑板與時代脫節,無法抑製社會問題,使之放任滋長。

這段言論,可以說是齊磊重生以來傳遞最高效的一段信息。

真特麼的爽啊!

廖凡義

張路臣和龐清方

直到此刻,才真正意識到,為什麼齊磊說這是一個大學科,為什麼說這門學科建立的必要性到底有多大。

這一刻,他們開悟了!

至於四個任務班的學生

怎麼說呢?如果你在十六七歲的時候,沉浸在一場對你來說無比玄妙的實驗模型裡。

又看著眼前,國內最頂尖的學科專家,在這兒論道

而且,更特麼過分的是你還聽懂了。

那種震撼

突然生出一個念頭,不是齊磊真特麼帥!而是,傳播學還有他們在做的這個實驗

真特麼牛逼!!

有人想學了。

感謝【aliaa兔神保佑我】和【半閒_】兩位老板的盟主支持!!

老板大氣!老板發財!老板太特麼的給力了!!

今天的加更為你們,為這幾天支持蒼山的盟主和書友們!!

【月票投幣口】

【推薦票投幣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