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齊磊氣笑了,“幾位老師啊!”
“你們怎麼就不關心了呢?實話告訴你們,第三階段隻是一個開胃菜,第四階段才是乾貨。你們就不好奇?”
“嗯!?”
幾個人一愣,眉頭大皺,“你還有什麼乾貨?”
齊磊翻著白眼兒,“你們不會覺得,發現了第三階段的關鍵問題就足夠了吧?”
幾人,“那還有啥?”
“”
齊磊突然陷入了沉思,他好像把事情想簡單了。
他以為,第三階段就能把廖凡義他們打醒,可是現在看來,醒是醒了,可惜沒完全醒。
他突然就改變主意了,原本他是說好第三、第四階段他不親自下場的。
現在看來,不把他們逼到絕路,他們是不會認識到有多過分的。
我還是自己來吧,老子要挖墳!
“好吧!”
齊磊長出了一口氣,鄭重道:“第四階段收割期!”
“顧名思義,前黑板已經休眠,對四個任務班的約束力大大漸弱。而要修複前黑板的公信力和關注度,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至少在前黑板恢複活力之前這段空窗期,四個任務班會對各自的任務展開最大力度的攻勢。”
眾人點頭,猜到了,這也是他們不太重視的原因。
前黑板休眠,那就失去了意義。
而齊磊又道:“可是,你們想沒想過,為了利益最大化,任務班不會任由前黑板自由修複,也會想儘一切辦法拉長這個修複期。”
“說白了,前黑板越晚修複,他們收割的越徹底!”
眾人,“……”
這依舊是情理之中,隻不過他們沒想到。
廖凡義問了句,“怎麼拉長?”
齊磊,“提高信息傳播的效率,還有民眾的依賴度。”
“既可以持續降低前黑板的關注度,又可以加強收割的信息輸出。”
廖凡義沉吟,“這不太容易吧?”
後黑板的信息傳播效率不高,這是他們目前看到的網絡媒體唯一的缺陷。
後黑板的內容雖然很多,很吸引人,但內容很雜亂,聊什麼的都有,做什麼的都有。
民眾在其中找到自己感興趣,或者說,任務班想要傳遞的定向信息其實不容易。
即便利用了觀點名人,也就是網紅的信息焦點效應,這種效率依舊不高。
再怎麼說,前黑板一條新聞發出去,5000多個人都看得到。
而後黑板不是,一個網紅的觀點,並不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
這就是信息傳播的效率。
而齊磊說提高效率,還要拉升依賴度?
好吧,又是知識盲區了,反正他們是想不到方法的。
陳興福突然猜道:“難道你要集中幾個主要網紅的關注度?”
一個網紅的關注度越高,他信息傳播的效率也就越高。
如果齊磊繼續培養頭部網紅,那他們就可以代替前黑板,使後黑板也成為一塊內容高度集中的信息端口。
也就是,無論從地位,還是功能上,全麵取代前黑板唄!
“錯!”
沒想到,齊磊直接給否了。
“陳老師,您想的還是不夠遠。”
陳興福:“”
齊磊,“我想到的這個辦法,比您那個高整整一個維度。”
“什麼?”
陳興福調都變了,“高一個還維度!?”
陳教授瞪了眼:“你你你,你怎麼高?吹上去的啊!”
齊磊卻認真道,“你說的是替代前黑板,那是不夠的。而我要做的,是超越前黑板!”
“”
“”
“”
好吧,又玄乎了。
廖凡義都笑了!“你怎麼超越?”
齊磊,“前黑板就算全盛時期的信息傳播效率也依舊不夠高啊,我要更高效的傳播效率!”
大夥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你就你就吹吧!使勁吹!”
這回是真不信了。
你要說,對未來的設想,我們確實沒你想象力豐富。
好吧,你年輕人腦袋好使,不服不行。
可是,更高效的信息傳播效率??
扯淡!
這就不分過去、未來了,傳統媒體乾了一兩百年了,都沒研究出高效的傳播方法。
啥意思?就是說,全世界,一兩百年的媒體人,還沒弄過你一個唄?
國內外那麼多人都沒研究出來離高效的傳播方式,你咋張嘴就來呢?
“去去去!”
廖凡義打趣笑罵,“吹牛上一邊吹去!”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齊磊是認真的。
“不信是吧?那咱們拭目以待!”
眾人,“”
憋住!!不問!
更不信!
這就好比是燃油發動機,全世界折騰了一百年,熱效率撐死也就40出點頭。
突然冒出一個人告訴你,他可以發明一款熱效率80的燃油發動機。
你問問那些機械工程師們信不信?
肯定是不信的,因為已經突破認知了。
————————
4月19號。
洞察模型正式邁入第四階段——收割期。
四個任務班耗費大量金錢和精力,終於迎來了收獲的季節。
十九號一早,前黑板沒什麼變化。
幾個老學究從昨天開始討論重新塑造公信力的方法,隻是依舊沒有拿出可行性的方案。
估計要等到明天,前黑板才有變化。
72個實驗班這邊,也沒有收到第四階段的規則通知。
不像第三階段,有點讚給錢這種好事兒,看來這個階段是沒有了。
而第四階段,也不是沒有變化。
最大的變化就是:
一大早,每個人手裡都收到了一張類似報紙一樣的新聞摘要,名曰:【先鋒報】。
當廖凡義在去十四班的路上拿到這份【先鋒報】,整個人都不好了。
十四班也不去了,火急火燎的往辦公室跑。
一進門就把報紙甩桌上,“他們居然自己做了一個信息端口!!”
是的,這份報紙上,完全就是為四個任務班在背書,內容幾乎就是四個任務班的相關報道。
隻不過,隱蔽性更強了,趣味性也增加了不少。
而原本前黑板隻有五個板塊,而這份報紙幾十個板塊,信息輸出量高的嚇人。
各個方麵,各個角度,五花八門,眼花繚亂。
反正一看就是能讓年輕人喜歡,且看得下去的報紙。
廖凡義恍然大悟,怪不得齊磊那麼自信,原來這才是顛覆十四班之後的目的,他不是發揚後黑板,拉高網紅關注度,而是他們要做【前黑板】!!
現在是報紙和後黑板相互配合,再加上網紅做為第三個輔助點,多管其下啊!!
廖凡義怒了,你們這麼玩合適嗎!?太狠了吧?
怒不可遏,“這次又失算了!”
辦公室裡的龐清方此時也捧著一份報紙,好吧,他早上一來就知道了,比廖凡義還早一會兒呢。
此時也平靜了下來,“他是真沒說錯哈,確實又是沒想到的。”
隻不過
龐清方抖著報紙,“這也沒什麼新鮮的嘛?我還以為他吹的多厲害呢!”
朝廖凡義壓了壓手,“坐,彆急!起碼這還是能應付的,也不算太奇怪的嘛!”
廖凡義平靜下來,但依舊眉頭不展,“不過,這個思路確實是對的,咱們還是大意了。”
張路臣也笑,“淡定,看看他還能玩出什麼花樣來。”
拿起報紙看了看,“這招確實沒想到!不過,沒啥新鮮的,沒他吹的那麼神。”
說到底,你不就是又做了一個【前黑板】嗎?繞開了十四班的監管。
也沒像齊磊吹的那樣,還差一個維度?
誇張了!
這時,老秦也進了辦公室,手裡也拿著報紙。
看幾個人都在,笑了,“都知道了吧?”
廖凡義悶聲,“知道了。”
老秦嗬嗬再笑,把報紙放在桌上,“有什麼想法嗎?”
廖凡義,“沒什麼想法,算他有點新意!!可是,也就那麼回事兒,沒他說的那麼誇張嘛?還差一個維度?”
這話說的老秦一愣,看了看桌上的三份報紙,一下反應過來,整個人都不好了!
“合著,你們還不知道啊?”
三人抬頭也愣了,“知道什麼啊?不就是他們自己辦了一份報紙嗎?”
老秦一聽,無語看著辦公室四周,
來了句,“我隻當是你們個人的疏忽,不會正式寫進報告,用來擔憂我們官方媒體的反應遲鈍。”
“???”
“???”
“???”
幾個更懵了,“秦同誌?到底怎麼回事?有這麼嚴重嗎?”
老秦嚴肅起來,緩緩把兩份報紙從龐清方、張路臣手裡抽出來,與自己放下那份並排放好,推到他們麵前。
“這可不僅僅是一份報紙那麼簡單啊,你們還是自己看看吧!”
三人皺眉,不解其意,終於低頭看向那三份報紙。
仔細又看了一遍,然後,終於發現了哪裡不對。
三份報紙放在一起才看出來,三內容是不一樣的!!
有重疊,但有很大一部分是有差彆的。
廖凡義不解:“怎,怎麼會不一樣!?他們一下發了三份?”
張路臣也不解,“可是,不對啊?發三份那就內容完全不一樣,怎麼還有那麼多重複的內容呢?”
齊齊看向老秦,意思是:你應該知道,你說說吧!
老秦看著他們,“齊磊管這叫信息定製!”
眾從還是不解,“啥意思?定製啥啊?”
老秦:“用他的話說,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對待新聞事件的觀點也不一樣。自我意識也不一樣。”
“那麼對信息的需求也就不一樣了。”
“他通過統計組的數據反饋,定製了不同版本的報紙,投放給不同需求和觀點的人。”
“這就是信息定製!”
“我噗!!!”幾個人一口老血噴出來,瞪圓了眼珠子,話都不會說了。
對了半天的眼兒,張路臣嗷的一嗓子,“這不可能!!”
“就算把500人往少了說,分5類人,他就要定製五倍的內容?”
老秦卻是苦笑,“難的可不是五倍的內容,難的是把5000人的數據分析歸類。”
“統計組、保障組從第三階段開始就忙這個事兒,天天加班,都快死人了。”
廖凡義一滯,“那對啊?這不現實啊!”他接受不了什麼信息定製。
“這還是5000人的模型,那要是放到互聯網上”
老秦,“彆說了,互聯網上比這簡單。”
廖凡義瞪眼,“你咋知道,那幾千萬網民,多少數據。”
老秦冷眼,“因為我們已經在這麼做了!”
幾個人一下就愣住了。
老秦則道:“網絡的大數據分析,國家已經推進快一年了。已經過了驗證階段,正式立項!”
“而且,不妨告訴各位,大數據分析的概念就是齊磊提出來的。我們和他第一次接觸談話,他重點說的就是這個大數據!”
“”
“”
“”
老秦看著幾個無言以對的老學究,“我早就提醒你們了,千萬彆小看他,他是個戰略天才。”
“這麼和你們說吧!”
為了引起這幾個人的重視,不至於讓這次實驗偏離現實軌跡,老秦隻能透漏一點乾貨。
“我實話告訴你們吧,去年的那事件,是他出的力。而且是在完全沒有和我們接觸的情況下,推演了那個結果,並且製定了一個完整的、近乎完美的計劃。”
“如果不是他自己主動暴露,我們到最後很可能,事完了都還不知道是誰做的!”
“!!!”
眾人瞪了眼,“真的假的?”
老秦,“真的!所以,彆拿常理來判斷他。如果不能重視起來,你們很有可能讓這次實驗受到損失,甚至失去說服力。”
實驗數據和結果,不僅僅是參與的這幾個人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就可以的。
還要拿回去被更多的權威智庫,反複驗證和討論,其研究價值不僅僅局限於學術。
如果因為這幾個人的疏忽,導致彆人看到數據之後對實驗的可信度,嚴謹度產生質疑,那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老秦不得不把話說的重一點。
幾個老學究登時無言以對,額角見汗。
過了半晌,張路臣嗷的一聲也蹦起來,“那也不對啊!我才反應過來,他犯規,統計組的數據他憑什麼拿去用!”
“我找他去!”
說著話,張老頭兒就往出衝。
衝到隔壁,“齊磊,你玩不起是吧!?實驗數據不是你這麼用的!”
屋裡,包括齊磊在內,任務班、保障專家組,還有統計組的人都抬頭看向張路臣。
老頭兒嘶吼著,“齊磊!你這是瞎搞!我們追求實事求是,而不是極致結果!”
好吧,張路臣還是接受不了這個結果。
信息定製!定向投送!!
做為一個社會心理學家,張路臣太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了。
一個普通人,甚至是一個心理學專業的從業者,都無法在這種定向的信息轟炸,以及長期的心理暗示之中保持理智。
如果真的做到這一點
這個世界就瘋了!
張路臣近乎瘋魔,“你沒有底限了嗎!?你怎麼可以使用數據庫!?”
都把齊磊說樂了,反問一句,“張伯伯,這數據我為什麼不能用?”
張路臣,“那是實驗組的數據!你是實驗內的個體,你憑什麼用?”
“再說了,這是個人隱私,你憑什麼把彆人的隱私來為自己牟利!?你在犯法!”
齊磊攤手,說出一句讓張路臣轟然倒下的話,“實驗組?個人?真的就能做得了這些數據的主嗎?”
突然意味深長的看著張路臣,一字一頓,另有所指,“我、們!!!就擁有這些數據的所有權嗎!?”
“!!!!”
張路臣,還有後麵跟過來的廖凡義等人,腦袋嗡的一聲。
尤其張路臣,隻覺天旋地轉,真的暈過去了。
他明白齊磊話中的意思了。
我!們!
有大數據的所有權嗎?
沒有!!
現實裡的數據在各個互聯網公司手裡,就算延伸到整個互聯網的數據庫,這年頭也是存在老美的服務器裡!!
說句難聽點的,你的ip地址!!都是外國人給定下來的,存也是存在外國人那裡!
斷了你的ip地址,整個互聯網都得癱瘓!更彆說數據了。
張路臣暈死過去。
做為一個絕對忠誠的愛國者,他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
而廖凡義、龐清方
僅僅隻放鬆了一天的心緒,再一次奔潰!
而且是絕望!!
突然意識到,儘管他們已經非常重視,無比認真,可還是把問題想簡單了
信息定向投送!!這又要怎麼防!?
說白了,傳統媒體,效率之所以高,是因為信息第一眼的關注度高。
單方渠道,在這個年代,新聞聯播你不想看也得看,到了7點。電視收音機,打開就是這玩意兒!
把遙控器按爛,不停換台,也能把一個新聞看完。
但是在控製個人意誌的環節上是薄弱的,隻能利用一些傳播手段來加強認同感。
可有的人他是真不喜歡看新聞,對新聞裡的有些觀點也無法接受。
網絡媒體,也就是後黑板,比前黑板效率更低。因為增加的信息甄彆這個步驟。
可是這個定向投送
它就不講道理!!
正如齊磊所說,不是一個維度上的!!
————————
齊磊挺擔心張路臣的,沒想到老頭兒反應會這麼大。
但是
齊磊沒有後悔,更沒有收手的意思!
相反,火力全開!
“第四階段,所有的定製內容,我來!”
宋小樂他們看著齊磊,沒敢應聲!
突然發現這家夥表情有點嚇人!!
王學亮沒忍住,“你你吃得消嗎?”
齊磊怪異一笑,“不、是、事、兒!”
得對得起張老頭兒那一暈!
19號晚上
72個實驗班發現
豪華套餐中的牛排、披薩都不見了
換成了精致的壽司料理
小賣部裡所有的高端文具都換成了倭國貨、原本再售的港漫全部下架,隻有日漫!
第二天的【先鋒報】上
則開始出現一些“很有意思”的文章。
首先,是一篇散文名叫《後浪》!!
廖凡義還有陳興福這些北廣出來的人一點都不陌生,因為這正是齊磊在北廣演唱會上的那段串場詞。
隻不過,廖凡義完全理解不了!!
這是多麼勵誌,多麼正能量的一篇文章,為什麼讓齊稍加改動就特麼的完全變了味兒呢!!
他甚至都沒改一個字兒!
隻是在文章裡加入了配圖
配圖感覺也沒啥問題,都是年青人朝氣蓬勃,的生活寫真。
但是
圖片裡的年青人,要麼就是拿著精致昂貴的倭國文具。
要麼就是看著十幾塊代幣券才能買到的,珍藏版漫畫。
要麼就是幾個年青漂亮的少女,一邊在美景中,一起享受著的豪華壽司套餐。
你要說,廖凡義什麼也不知道,也就算了。
可是
他是知道那四個任務班的任務的,看配合這些圖片
怎麼看怎麼彆扭!!看後浪的文字,也生出高攀不起的感覺了呢?
這是什麼?好好的一篇勵誌文,讓齊磊加幾張圖,就成了消費主義的隱性廣告了!
哪個年青人是這麼過日子的?開什麼玩笑?
除了這個,【先鋒報】,還有一篇寫倭國匠人的文章,“壽司之神”
講了一個把壽司做到極致的倭國匠人,讚美的也是倭國匠人文化
那裡麵說的那個邪乎啊十年才學完煮飯,一輩子隻做壽司,邊捏壽司的手法都寫的惟妙惟肖!
這特麼的,廖凡義心說這就離譜!!
做壽司都做出優越感來了?特麼廖凡義知道那麼多中國的大國工匠!國寶級的人物,不得上天啊?
再說了照這麼說,街邊修自行車的修幾十年,是不是修車之神?掃大街的大媽,掃了一輩子大街。奉獻了一輩子,是不是掃街之神?
不過,這也提醒廖凡義了,一個做壽司的,就可以吹上天,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把中國工匠,那些默默無聞的無名英雄、匠人、科技工作者。也要拿出來報道一下。
這是有意義的!也有必要的!
是的,廖凡義已經開始自動帶入防禦性思維了。
再然後,是十七班的任務了
在齊磊的主導下,十七班鹹魚了三個階段,終於有了點眉目,【先鋒報】上的文章是:《戚繼光抗倭主要打擊的是漢人》
文章是一段曆史科普,肯定了戚繼光的功績,但也明確的指出,明朝東南沿海活動的倭寇中,有相當一部份的海盜首領就是漢人。
隻是雇傭的倭國浪人,襲擾海岸
這三篇文章,一看就是齊磊操刀的
廖凡義隱隱感覺不對!又發現了一點觸目驚心的苗頭!
這時,休息了一天的張路臣強撐著來到辦公室,一來就問,“怎麼樣了?”
廖凡義想讓他回去休息,可是張路臣不乾,“乾正事!”
沒辦法廖凡義隻得把先鋒報給他看
結果,張路臣這回也不磨嘰了,直接拿著報紙去找齊磊。
見到人,開門見山,“你是這什麼套路!?”
齊磊一看,“這才第一天,彆急啊!”
張路臣能不急嗎?
這三篇文章,表麵上看啥也沒有!可是其中都是包藏禍心!
齊磊則是把幾篇寫好的文章拿出來。
“慢慢來,還有呢!”
遞給張路臣一份,“這是倭國小學生”
又遞一份,“這個是說‘煮飯仙人’的”
又遞一份,“這個是誇倭國馬桶水可以喝的!”
又遞一份,“這個是誇東京的文化氣息的,站在東京街人,我整個人都開悟了!仿佛找到了自我啊!”
又遞一份,“這個這個和倭國沒關係了,說嶽飛這人情傷低,不會做官的。”
又遞一份,“這個是消費主義的軟廣,短片!!月薪三千,住豪宅,吃大餐,享受就完了!”
“您放心!我的文筆還是可以的,帶入感滿滿,我肯定能讓大夥兒覺得,不管掙多少錢,就應該享受這種高品質生活!”
“隻可惜咱這條件有限,隻能瞪報紙,要不我都想拍成電視劇!找幾個帥哥美女,效果無敵了!”
又遞一份,“這個這個就更有意思了,中篇連載,寫一個倭國少年,穿越兩宋之交,幫嶽飛打仗戰勝金人,還發現嶽飛的滿江紅不是嶽飛寫的這個秘密。非常有文學性!”
奶奶的!!
齊磊要把後世那些蚣蜘的路都走一遍!我看誰還敢嘚瑟?在老秦那先掛上號,坐實一個居心叵測的帽子!
我看誰還敢寫煮飯仙人?倭國小學生?
誰寫誰踩雷!誰寫誰死!而且咋死的都不知道!
。
本來有一萬七,先刪了一千,後來又刪了兩千,徹底癱了,沒狀態了,還是刪了好。
【月票投幣口】
【推薦票投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