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產生貧富對立的可能,拉近農村與城市數字鴻溝的寬度,這些從國家層麵來講,確實有深遠的意義。
可是,這些不足以推動一眾電信企業,心甘情願地賠錢去架構未來。
所以,能讓他們下場犧牲,甘心做一筆長期投資的,其實還是利益。
而齊磊的遮遮掩掩,顯然讓他們看到了利益。
此時……
“打的什麼鬼主意?”
齊磊咋呼著:“我能打什麼鬼主意?無非就是……”
猶豫甚久,潦草一笑:“無非就是想多賣幾台神舟電腦,讓我的係統鋪的廣一點啊!”
眾人聞之挑眉,“就這麼簡單?不對吧?”
而齊磊此時急於解釋的一番話,又進一步加重了大家的懷疑。
隻聞齊磊道:“哎呀,彆瞎琢磨了!其實,你們隻要知道【數字鴻溝】就行了唄!”
“這玩意,即便不去關注國內的貧富矛盾,也是要重視的。”
“大夥兒想想,我們想躋身強國之列,想追趕發達國家,不能讓人家把咱們數字鴻溝了吧?”
眾人點了點頭,這話倒是有點道理,大力發展電信產業,對國家確實有大益處。
可是,不對啊?你把大夥兒當傻子嗎?一聽就聽出來齊磊在顧左右而言它。
他在避重就輕!
登時,齊齊翻著白眼。
好奇害死貓,他越不想說,大夥越想知道。
況且,這裡麵還有利益關係。
隻是誰也不多問,或者說,他們問是沒用的。齊磊不想說,誰也逼不了他。
但是,有人能讓他開口。
不由得都看向常蘭芳,意思是,得您老出馬了啊!
常蘭芳此時也是氣惱,你在這兒遮遮掩掩什麼呢?好不痛快!
乾脆板起臉來,“臭小子,你彆扯沒用的,給奶奶來點乾貨。”
“這……”齊磊無語,有意無意瞥了一眼柳紀向。
意味很明顯,有外人,我不想說。
而偏偏,這一眼被柳紀向給捕捉到了。
本來啊,老柳真的【上限效果】了,齊磊的這些話他就沒往心裡去,畢竟和他關係不大。
就算齊磊的話裡麵有生意,這也是齊磊提出來的,他是主導,是不可能帶暢想玩兒的,兩家是死對頭啊!
這一點,柳紀向還是很清醒的,也冷靜得下來。
我插不上手,聽來乾什麼,徒增煩惱爾。
可是這一眼…那就有點說法了啊!
齊磊這詭異的一眼啥意思?因為我在?他不想讓我聽見!?
而接下來齊磊的舉動,卻是進一步驗證了柳紀向的猜測。
隻聞齊磊很誇張的打著馬虎眼,對幾個領導、常蘭芳、電信企業老總哈哈道:“我的那點心思和今天的研討會沒多大關係!”
“在這說不合適,回頭聊!回頭我去常奶奶那兒,咱們再好好聊,還不行嗎?”
此言一出,傻子都知道人家不想在這兒說,說不準就是商業機密。
幾個電信老總登時了然,也回頭看了一眼柳紀向,大概明白怎麼回事了。
“行行行!”笑嗬嗬的搖頭無語,掏出手機,“留個電話,再約時間!”
後麵,柳紀向差點罵娘。
徹底不淡定了,這一刻【上限效果】也打破了,我特麼想知道啊!
齊磊那一眼,說明他要說的事兒,和暢想有關係。
甚至有可能就是,暢想如果聽到了,那暢想也可以做,不用和齊磊摻合。
那柳紀向當然就感興趣嘍!
可是,感興趣沒錯,但他不能自己去問,更不能死乞白賴的讓齊磊非現在說。顯得他老柳多眼皮淺,多財迷一樣。
怎麼辦?
隻能說,柳紀向也不是俗人。
瞥了眼身邊的HW和華星的代表,馬上有了計較。
不著痕跡地湊過去,小聲耳語,“三石公司…這是想吃獨食啊!”
兩家的代表麵無表情地點頭附和,“柳總一語中的了。”
心裡卻罵,特麼的!老柳這是想拿我們當槍使唄?
都是小伎倆,誰都看得破。
老柳不好出聲,就打他們的主意,這點事兒至少在坐的這些人是不會輕易上當的。
可是,小伎倆也有大智慧的。
柳紀向就這麼輕飄飄的一句話,看似拙劣,那問題來了,這一槍要不要放呢?
要放的,即便知道老柳玩心眼兒,在拿兩家當槍使,可是這一槍該放還是得放。
有兩個原因:
第一,要知道,假如齊磊能在這個會場把他心裡那點小九九倒出來,那可能不僅僅是暢享受益,他們兩家也有可能從中分一杯羹。
第二,這杯羹,可不是小盅的那種,HW和華星也不跟在彆人後頭吃點剩的。
這杯羹的體量,說是臉盆、水缸,都可能是保守的。說是江河湖海那麼大,也不是想象力太豐富。
就是齊磊剛剛提到的那些地區,“中原地區”、“長江流域”、“沿海”、“兩廣”、“東北”。
按他話裡的意思,隻要是交通夠發達的地區都囊括在內。
那西北、川黔等地的中心城市輻射範圍算不算?各大省會城市周邊算不算?
要是把這筆賬細算下來,那就多了去了。
如果國家真的在這麼大範圍補貼,實現網絡覆蓋,你說得是多大的市場?得投入多少基礎設施?多少通信基站?
儘管現在看來,幾個電信企業的老總,還有上麵的領導興趣都不大。
可HW和華星的嗅覺都算是敏銳的,他們知道,上麵其實一直在尋找扶持農村經濟,改革農業結構的想法,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嘗試。
單從國家在公路體係和電網上對未來的規劃與布局就知道,可以說是不計代價的鋪滿中國的每一個角落。
齊磊的這個想法,或者說這個提案,是符合上麵的胃口和戰略方向的。
唯一的問題就是,看不到回報!對扶貧、助農看不到大的意義,所以才意興缺缺。
可如果齊磊真的能實現盈利呢?
都不用多大的盈利規模,哪怕隻是一個可以看到前景的長期投資,上麵就有可能動心。
不是一味的補貼,國家也有可能改變政策走向。
而這個改變,可能是千億級的,甚至萬億級的,這是多大的一塊肥肉啊?
而且彆忘了,華星和HW是乾什麼的。他們就是做通信基礎建設的。
要是真的能參與進去,從中獲益絕對不比齊磊賣電腦,鋪盤古係統來的小。
那可是上千億,上萬億的超級工程啊!
放眼華夏,有幾家企業規模達到千億萬億的級彆了?
所以此時此刻,這一槍放出去,一旦成了,那兩家的體量、格局將是完全不一樣的。
你說,能不放嗎?
即便知道柳紀向在玩心眼,這一槍該放還是得放。
“這個……”HW的代表終於忍不住了,這個是時候就彆繃著了,上吧!
“各位領到,我們想說幾句。”
前方的常蘭芳等人疑惑回頭,“怎麼了?”
HW代表笑著道:“我們HW的想法倒是和小齊總正好相反啊!我們覺得有點不妥當。”
“這個這個…大家想啊,鋪設農村通信網絡,如果再創造財富價值。”
“這就等於把人留在農村,有悖國家集中建設中心城市,引農村勞動力進城的整體規劃啊!”
“嗯!!”表情有點誇張:“不妥不妥!”
華星的代表一聽,HW都衝鋒了,那我還等什麼?
華星代表突然一笑,朗聲開口,“我們覺得小齊總的這個提議是可行的,同時我們也產生了一些經營想法。”
“就是不知道……”尷尬一笑:“和小齊總是不是不謀而合了。”
兩家,一個白臉,一個紅臉。
一個用政策反對,一個不謀而合。
看的前麵的領導直翻白眼。
尤其HW,這話說的,一點水平都沒有。
不過,人家要的也不是水平,要的是討論氛圍。
問題拋出來了,你小齊總不接也得接,就看你怎麼加入討論了。
然後,討論著討論著,乾貨不就出來了?
都是人精,又不是像小馬哥、王振東那種與齊磊關係特彆過硬的,而且還是這樣的場合,說話都是繞著說的。
柳紀向在一旁,都快樂成一朵花了。
你看看,這兩把槍不錯吧?一句話的事兒。
那麼現在,話頭兒就拋到了齊磊這邊,就看他怎麼接了。
一眾領導,以及電信企業的老總,卻是也沒說話。
領導和電信企業也有自己的心思,單獨和三石公司探討一下挺好,可是要是能加上另外幾家一起,那就更好了。
他們想看到的不僅僅是商機和創意,而是在商機和創意之下的競爭。
這就是商場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朋友,隻有利益的直觀體現。
所謂的反複橫跳,今天打生打死,明天把酒言歡,畢竟是少數。
直正的利益體現,就是現在這副模樣,相互製衡,相互利用。
此時,領導們淺笑不語,低著頭把玩手裡的鋼筆…文件夾?
一副你們生意人的事兒,我們不懂,也不參與的架勢。
幾個電信企業的老總卻是笑的燦爛,有點挑釁意味地看著齊磊,“小齊總,意見不統一啊,怎麼辦?”
網通的老總則道:“要不,再討論討論?”
就見齊磊一副便秘的架勢,要多難受有多難受,不想開口,可又不得不開口。
踟躕扭捏了很久,連常蘭芳都看出來了,就差沒敲他的後腦勺,還特麼演?差不多得了!
“好吧!”最後,齊磊還是答應了下來,就像吃了好大的虧一般。
左右看看,苦臉發問:“那什麼…從哪開始說過來著?”
HW的代表一笑,提醒道,“剛剛常老在問,為什麼先緊著交通發達地區?”
攤手道,“既然是扶持,那就一視同仁嘛!”
“哦哦。”
齊磊想起來了,深吸口氣,剛要開口,遠處柳紀向的耳朵已經豎起來了,就等著齊磊竹筒倒豆子。
結果,電信的老總就在這個當口突然蹦出一句,“不不不不!!可以再往前一點。”
“你說郵政掙大錢的時候在後麵,這個判斷你是怎麼來的?”
好吧,每個人的側重點不一樣,對於電信來說,他就記住齊磊說的,郵政能掙大錢,比他們都掙錢。
要知道,三四年前,可是這位老總親自主導的和郵政分家。
齊磊卻是對這位老總一翻白眼,心說,搗什麼亂呢?剛上勾。
不過,先談郵政也是好事兒,可以做為佐證。
反問道,“郵政現在一年賠多少錢?”
電信老總想都沒想,“三四百億吧!”
齊磊,“錢都花在哪兒了?”
老總,“當然是都花在鋪設低利用率網點上了吧?”
所謂低利用率,就是偏遠地區的網點。
郵政號稱從南到北,珠峰上都給你送上去,不是說著玩的。
而後世郵政那麼廣泛的鋪設,正是九十年代末和二十一世紀初這幾年不計代價瘋狂布局的結果。
電信老總又道,“我知道這是國計民生的大問題,也不反對這種有悖市場經濟的補貼行為。”
“郵政到家,本身就是民生項目,賠錢也是應該的,我可沒有反對郵政布網的意思哈!”
“可是,你說這是賺錢的買賣?怎麼賺錢?”
自信的看著齊磊,“我可不認為郵政的郵遞、快遞業務能賺錢,到什麼時候都是賠的。”
結果就見齊磊一笑:“我也沒說郵政靠郵遞業務賺錢的啊!到什麼時候郵遞業務都是賠錢的。”
電信老總,“那你還……”
齊磊,“我就問您一句,拋去快遞、郵寄業務不談。”
“單單一個彙款業務,農村老百姓除了郵政,有彆的選擇嗎?”
電信老總一下怔住,“這……”
齊磊異常堅定的聲音再次傳來,“沒有!!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郵政彙款!”
“在轉賬業務上,郵政甚至完爆五大行!”
“它不賺大錢,誰賺大錢?”
一語點醒夢中人,登時所有人都明白了,郵政為什麼能賺大錢。
這麼說來,還真不是靠快遞業務。
電信的老總則是瞪圓了眼珠子,突然一拍腦門子,“金融!!郵政的金融業務!”
齊磊嗬嗬一笑,“想通了?”
確實是金融,二十年後都開玩笑的說,郵政靠銀行業務賺錢,甚至還有點嘲諷的味道。
這話對也不對。
或者說,很多人是沒經曆過那個年代,那個隻有郵政風裡雨裡,不論在哪兒,都能把彙款單送到手裡的年代。
這個年代不是後世,有WX、ZFB轉賬,再大額一點插上U盾,網上銀行點幾下就搞定。
這個年代,兩地之間轉賬,尤其是農村是很麻煩的一件事兒,幾乎沒有彆的選擇,隻能用郵政彙款。
一張郵政的單子從城市飛向農村,再憑彙單就近去郵政儲蓄取錢,是這個年代所有外地務工人員的記憶。
越是偏遠的地區,就越得通過郵政。
也正是憑借這個優勢,憑借無敵的彙兌網絡,使得郵政在金融業務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自然就起來了。
此時,齊磊看著眾人,“咱們有七億農民!七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