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封鎖的突破,其實就是三石正在做的事,在高附加值領域開辟戰場。可對於國家和民族來說,也僅僅隻是一個點上的突圍。“
“而思想優勢,通過信息傳播來改變我們隻能生產低附加值商品的道路,卻是可以完全覆蓋的!“
“這才是中國板塊的意義所在,這才是不得不做的理由!“
“因為放眼當下,除了我們,沒有人在做這件事!“
“不是什麼文化輸出,老子也不想現在就和米國人打輿論戰!“
“中國板塊的第二個維度:向外作用,核心就是創造我們的思想優勢,來給中國,給中國企業增加競爭力和附加值!“
眾人,“”
靜!靜的可怕!
諾大的辦公室,除了齊磊粗重的喘息,沒有任何聲音。
雖然不懂,但是,肅然起敬。
尤其小馬哥,老子…的企鵝…是不是有點…偉大了?
齊磊傳達的其實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
其實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就是【語義空間】,這是傳播效果研究的一個重要概念。
這個概念很好理解,但也很難理解。
說簡單,是因為一個成語就可以概括,“詞不達意”。
也是我們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那就是,我說出來的話,你理解的可能不是我要說的那個意思。
再說大一點,就是一個國家、民族,傳達給外界的信息效果。
而說它難理解,則是在傳播概念上,語義空間需要的不僅僅是語言上的精準。
實事小到信息傳播過程中的動作、表情、文字、音聲、圖畫、影像等符號,大到文化、環境、時間、空間等等外在因都可以影響信息的傳播效果。
舉個例子就是:“我愛你!“
這個信息,如果是一個男生對一個女生說,那就是正常的普世認知。
如果一個男生對另一個男生說,那就有點驚悚了。
這裡隻是【信宿】變了,傳播效果也就
,附帶的信息也變了。
當然,要是一個男生對一群男生說“我愛你”…
同樣的一個男生對一個女生說“我愛你”,同時送上鮮花,這是表達愛意。
一個男生對一個女生說“我愛你”,同時他還樓著另外一個女生,這是耍流氓。
你會發現,同樣一句話,增加不同的條件,它的傳播效果會不同,甚至傳播的信息都不同。
拿到大一點的範圍裡,我說“中國的東西好,值這個價”,和德國人說“德國的東西好,值這個價”,完全是兩個效果。
接下來,齊磊開始給大夥兒解釋,什麼叫“思想優勢”。
優勢到底在哪裡,是怎麼在專利壁壘和技術封鎖都不管用的情況下,繼續維係西方商品的高附加值,從而保障高福利和高收入的。
齊磊,“我們再舉個例子。”
“一張牛皮,從牧民手裡收上來多少錢?”
“把它做成皮包,你認為值多少錢?假定它值100塊錢。”
“如果這個皮包的標簽上寫著江南皮革廠造,你認為它現在值多少錢?110塊可以嗎?
120塊行不行?“
“150塊!
讓廠家掙50塊。你會不會覺得廠家掙的有點多了?“
“那如果這個包上掛上了普拉達的標,你認為它又值多少錢?”
“今年款限量,賣你50000塊,含淚掙你
2AO
50塊,不多吧?”
“那麼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出現了,同樣的生產價值,卻不能帶來同樣的幸福感!“
“一個女孩,背150塊的包,她不會覺得幸福,甚至虛榮一點的會覺得丟人。“
“可是,五萬塊的包會!會讓她得到極大的滿足。”
“再說一個更更嚴重的問題,你知道50000塊的普拉達可以帶來幸福感,這個概念是誰灌輸給你的?“
“為什麼明明相同的兩個包,會存在那麼大的價格差異和認知差異?”
“而這!”齊磊擲地有聲,“這個認知差異,還有甘願掏50000買一個成本100塊的包,就是思想優勢!“
“它不是與生俱來的天然屬性,而是人為賦予的價值。“
眾人,
“”似乎有點明白了。
隻聞齊磊繼續道,“我不是說德國產品不好,也不是說普拉達的品牌價值不值五萬。”
“而是在說,除了技術封鎖和專利壁壘可以為商品帶來高附加值之外,擁有思想優勢同樣可以為一件商品賦予價值,甚至可以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賦予更高的價值!“
“而這種能力和手段,是我們所不具備的。”
“德國嚴禁,米國值得向往,普拉達是奢侈大牌。“
“這些都是一個人天然就擁有的認知,而是後天通過信息傳播被動地逐漸接受的框架。”
“看似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可實際上是無價的!“
“而反之,沒有這個信息渠道,也是貽害無窮的。”
“就比方說,一書《醜陋的中國人》對我們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一句中國商品廉價劣質,對我們的外貿又造成多影響?“
“彆說國人,就是中國人都這麼認為,我們造的東西就應該便宜,就應該廉價。”
“那我們怎麼為我們的商品賦予價值?怎麼為國家民族賦予更高的價值?”
“所以
!”齊磊略微有些激動,
“所以,中國板塊,我根本就不用和米國人搞什麼輿論戰,根本也不用刻意宣傳什麼中國文化。“
“我隻需要潛移默化地給商品和國家賦予一些附加值,那就足夠了!”
這也是麼,齊磊說企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在做的,和三石研究智能手機同樣重要的原因。
三石是在做技術突破,是在修路,修一條還沒有被彆人封鎖的路。
就像後的HW、BYD等等這些核心企業一樣,是在修路。
而企我它是宣傳渠道。是讓所有人知道,這條路隻有我們修好了,隻有我們這裡走得通,從而讓人家乖乖送上過路費。
是把十塊錢的東西賣到一百塊的關鍵。
可彆覺得企鵝原來就是打廣告的哈!
廣告宣傳,吆喝我值一百塊,那是表象,是最後一步。
真正管用的是底層邏輯,是基礎價值觀。
普拉達為什麼值50000?
原因在於,底層邏輯接受了“奢侈品”這個概念,普世認知上也將之定義為了“社交貨幣”。這是企業和zf、文化多重努力之下創造的傳播成果。
人們是先接受了西方文化,接著認定了西方文化很好這個概念,再接受了“奢侈品”這個信息,然後才是普拉達是奢侈品,最後才是五萬的價格。
所以,值錢的不是牛皮包本身,值錢的是價值觀,是一整套的西方價值觀,是他們建立起來的學術體係,話語體係,輿論體係。
其價值也不僅僅體現於商品,而是覆蓋了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也不是單一的某一個點位的作用。
反觀我們的文化內核、信息手段,講究斂氣藏拙。說白了,就是不願意爭。
再加上本身的後發劣勢,所以在這套體係麵前是不占優勢,甚至很難招架。
導致即便到了二十年後,依舊在被動的接受,被動的防禦。
而且,防禦的很吃力。</dd>,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