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說直白一點。
齊磊現在做的事情,就和“陽澄湖洗澡大閘蟹”沒區彆。
把國內的視頻內容搬運到國外,洗個澡,再從國外搬運回國內。
說起來可能有點悲哀,你要說咱們沒有好東西也就算了,可是同樣的東西,為什麼要折騰一趟才能被認可?
可這是沒辦法的辦法。齊磊當然也想像後世一樣,該表達什麼就表達什麼,大夥兒聽得懂也願意聽。
但是,這年頭,他就是不行啊!
因為這些東西,不是給相信它的人看的,而是給不相信它的人看的。
是不是有點繞口,其實道理很簡單,還是涉及到傳播學中的【語義空間】。
同樣一句話,同樣要表達的意思,換一個環境,傳播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就好比,齊磊如果直接講傳播學大課,那他隻能講給學傳播的這些專業學生去聽,他們願意相信齊磊。
而齊磊如果要講給普通人,不了解傳播,也不重視傳播的人聽,他直接講概念,講案例,彆說相信了,聽不得得進去都是個問題。
所以,必須換一種方式,換一個場景。
如果把概念和專業知識融入到故事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同樣的,這些搞笑視頻,美女視頻,如果隻在國內播放,那它的意義就隻局限於搞笑,局限於美女。
可是,一旦在國外轉一圈,添加上國外網友的正麵評論,那麼這些東西就附加了搞笑和美女之外的傳播屬性——民族認同感和文化適配性。
是的,“認同感”和“適配性”。
以往,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大家認為,我們的文化隻適合中國人,最多輻射到東亞文化圈。對於西方和其他民族是不適用,也格格不入的。
這一點,完全可以體現在中國人出國之後,很難融入到當地文化圈的那些傳聞。
於是,國內的很多人天然地就認為,漢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天然的對立關係,而且自然產生比較。
而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的比較不會深入到文化內核,以及深度、廣度的哲學問題上,水平達不到。
他們比較的直觀表現,就是看國家誰比誰強、誰比誰富。
那這麼一比較,西方當然高出我們一大截。由此,民族自卑感也就產生了。
這種誘因,不能說是絕對的原因,但起碼也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
所以,齊磊現在要做的是,把國外普通人看到中國底層文化的直實反應傳遞回來,而不是經過西方zf精心設計的國外印象。
且不說讓國人生出多少自信,起碼得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笑點、審美,其實和他們一樣。
我們的東西也同樣可以被西方接受和喜歡,甚至是膜拜,而不是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齊磊在製造虛假繁榮來忽悠國人。
事實上,這也並非齊磊獨創,在後世的多年後,很多國內的視頻網站UP主也在這麼做,被網友們調侃為糞坑淘金。
其實,彆小看這些“糞坑淘金”的行為,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他們的貢獻其實很大。
也不是表麵看到的滿足的一部分國內網友的虛榮心,就喜歡看老外誇中國。
沒那麼簡單!
其實看這種視頻的,看的不是內容本身,虛榮心也僅僅是基本的原始欲望,無可厚非。
真正的意義在於,讓一部分沒有辯證精力,甚至是不具備能力的底層人民,從中看到了自有文化的優點和適配性。
而這種手段,在後世,還僅僅隻是我們民族自信覺醒的一個方麵很小的組成部分。
但是,在齊磊所在的這個年代,想讓那一部分聽不進去的人覺醒,這是他暫時能想到的唯一手段。
當那些沒有自信的國人看到老外們看著中國視頻哈哈大笑,誇獎中國人的幽默,誇獎中國人的創意的時候,他們才能有一點點信心,知道原來我們並不是一無是處,並不是那些蚣蜘口中的劣等民族。
……
————————
2002年的最後一天,西雅圖下雪了。
齊磊和小馬哥,還有耿大爺,站在三石總部大樓的窗前,聽著樓下員工們歡騰的互道新年快樂,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他們應該高興,因為在這片異國的天空下,在這棟大樓裡,他們闖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可是,在這個特疏的時間,幾個人卻是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想家了!
耿大爺想老伴兒做的餃子,小馬哥想他在深圳那個並不算氣派的辦公樓。
而齊磊,想徐小倩,想老爸老媽,想老秦,想老董。
“明天,我和耿大爺就飛回去了。”齊磊看著小馬哥,“你再盯一段時間吧!”
小馬哥沉默了一會兒,隨之點頭,“回去吧,這邊有我就夠了!”
企鵝已經徹底走上了正軌,而北美三石其實就一個主要業務——智能機。
但是,這東西不像網站,出點內容就能掀起一波浪,就能引起不小的轟動。
智能機項目的路還很長,也遠遠沒到出彩亮相的時候。
甚至現在都不能算是正式開始了研發過程,連基礎都沒打好。
這些事兒也不用齊磊在這天天盯著,交給那些職業經理人就行了。
反倒是國內,還有一堆事兒等著呢!
智能機這個項目,在北美就是真的研發手機,沒有的東西拿來用就行。可是,在中國的拜倫,才是齊磊整個商業版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那邊很多事兒,真的就是從頭開始,更需要他多關注。
不過,說起拿來就用,倒是讓齊磊想起一件事兒,回身給鮑爾森打了個電話。
“我前段時間和你說的,電子工業協會的事兒,你辦了嗎?”
鮑爾森那邊怔了怔,想了半天,“哦哦,那件事兒啊?”很是嫌棄,“你非得加入那個協會乾什麼?沒有任何用處,還不少花錢,我覺得現在這個狀況就很好!”
齊磊眉頭一緊,蹦出一句,“你是根本沒去操作,還是說人家根本就不讓咱們進去啊?”
“呃…”鮑爾森一窘,“好吧!”
長歎一聲,“說了實話,B宮的意思是,最好不要加入這個協會。不過,你放心,我們要用的技術,要配合的供應鏈條,B宮承諾一定不會受到阻礙。這就夠了,不是嗎?”
見齊磊不說話,電話那頭依舊是可怕的沉默,鮑爾森有點忐忑。
過了一會兒,又補充道,“齊,真的不是我不幫忙,北美三石不適合加入那個協會,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
齊磊,“……”
最終點了點頭,“我理解。”
掛斷電話,小馬哥發問,“什麼協會?沒聽你提起過啊?”
齊磊苦笑著搖頭,“有棗沒棗打一杆子,其實早就料到是這個結果。”
齊磊想加入的那個協會,屬於一個北美一個電子工業產業協同性質的協會。
其實沒有什麼用處,但對齊磊來說,卻意義非凡。
主要是,協會內部有一個技術專利使用和共享的機製,這對中國企業來說,十分重要。
如果能加入這個協會,那齊磊甚至可以繞過一些國際禁運、禁售規則,搞到不少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的市場配額。
再說直白一點,他就不會因為是中國人而遭受技術上的區彆對待。
好處很大!
不過,齊磊本來也沒抱什麼希望。
動了人家的飯碗了,就算北美三石有華爾街的大股東,但也要考慮齊磊這個中國股東的身份。
所以,被拒絕是正常的。
笑道,“我本來是想讓北美三石少走一點彎路,很多技術拿來就用。可惜,不行!”
大夥兒一聽,倒也沒什麼義憤填膺,反而嘲笑齊磊天真。
小馬哥,“這事兒用腳後跟想想也知道沒可能的,你居然還讓鮑爾森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