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通篇說教,沒啥劇情。
慎重訂閱。
——————正文————————
信息時代。
隨著計算機的出現和逐步普及,信息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逐步提高到一種絕對重要的地位。
究其根本,是人類掌握了遠超從前的信息處理能力、效率,以及傳播速度。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獲取知識的成本直線降低。
古時形容一個人知識淵博,叫學富五車。
可實際上,五車竹簡木牘一共才幾本書?
而現在呢?隻要有一部手機一個充電器,隻要擁有求知欲,理論上你將擁有無限的信息體驗。
所以,這就是信息時代的本質。信息量、信息傳播的速度、信息處理的速度,以及應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幾何級數的方式在增長。
可是這個解釋太抽象了,做為一個普通人,信息時代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其實很多人的理解是模糊的。
很多人根本沒有對信息,對知識的主動欲望,我不想學知識啊!
那不會隻剩下刷小視頻,看大白腿,吃瓜當鍵盤俠吧?
當然不!
其實信息的豐富,以及知識的獲取,帶給普通人最直觀的能力就是——發現問題的能力。
沒吃過豬肉的人很多,可是沒見過豬跑的,在這個年代真的越來越少了。
大量的知識、信息衝擊著每個人的視覺神經,調動著荷爾蒙的分泌。越來越多的人,在信息的包圍下始終處於亢奮狀態。
各種平台的時事新聞、科普小貼士亦撲麵而來,轟炸著每一個人的認知。
似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載,後知五百年”已經不是形容博學了,不誇張地說,每個人都能沾點邊兒吧?
再說直白點,什麼沒吃過,什麼沒見過呢?
在這個互聯網上,任何一個新的信息都找到老的信息做為參考與佐證。
這使得年輕人自信滿滿,以為看透了這個世界。
中老年人眉目淡然,仿佛欣賞著時代的光怪陸離、荒誕滑稽,其實是置身其中。
一件事、一個案例出來,哪裡有問題,哪來不合理,一目了然,見慣聽慣。
每個人似乎都成了“大明白”,都成了洞悉真理的福爾摩斯。
可不是貶義啊!
這是好事兒,文明與愚昧的界定就是掌握信息的多少,麵對問題的理解能力強弱。
凡事莽上去,那是猴子乾的事兒。我們之所以從猴子進化成人,就是因為我們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但是,注意!!
從猴子變成人的關鍵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兩者,缺一不可!
可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都是平頭百姓,無權無勢,既沒有鮑爾森那樣的財力,也沒有拓爺這樣的能力,更不要說齊磊這種掛逼的運氣。
平凡人是大多數,除了在極其狹窄的擅長領域可能擁有化解的能力,在大多數場景裡,我們是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的。
甚至,由於籌碼不多,底氣不足,連麵對問題的勇氣都沒有。
那麼,“發現問題”也許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好處。
……
——————
“《新唐書》陸象先傳中有這樣一句話:‘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西方哲學也說,清醒的人生是痛苦的。”
“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彆和自己較勁!”
齊磊一改以往上課、講道理時的嚴肅或幽默,像個鬥士,灑脫且看淡。
隻是雛鷹班眾人依舊一臉懵圈,還是不太懂他前麵說的那些話。
江瑤一臉不解,“提前做出計劃,發現問題,規避風險不好嗎?沒什麼問題吧?”
齊磊卻道,“你說的是兩個事兒,而且這兩個事兒的理解都錯了。”
江瑤:“????”
齊磊,“你說的是風險評估和行動計劃,所以它是兩個事兒。”
“而做這兩件事兒的目的是什麼,你沒搞懂。”
江瑤代表了大多數人的普遍心理,尤其是性格上比較謹慎的人。
事前做評估,做計劃,這是沒問題的。
可問題在於,風險評估的目的,是讓你在行動之前保持清醒,在看到收益的同時也看到風險。
而行動計劃、方案,它存在的價值是讓你在行動的過程中保持清醒,對可能遇到的問題、經曆的艱難有一個提前的心理準備和初步的預判。
注意:關鍵不在風險,甚至不在收益,而在於——行動!
因為生活不是,不是電影電視劇。
影視和文學為了故事的張力,往往選擇極端情景進行描寫。一般都是,不是輸就是贏,不是生就是死的局麵。
而生活不一樣,生活中往往都是模棱兩可的,永遠讓你蛋疼又糾結的選項。
這就像考研和考高中一樣,中考試卷,你能看到一堆一堆的滿分兒,因為答案都是非黑即白的,不是對就是錯。
可是考研,彆說滿分兒,80分兒都是稀有動物。
齊磊上去,政治累死他也得不了80分。
這就是生活,有的人在考驗的路上掙紮了好幾年,身心俱疲,全力以赴。
數學該不及格就是不及格,英語該70分就是70分。
你達不到就是達不到,很多人一見如此,我不是那塊料,我還是算了吧?
可是他不知道,數學不及格不一定考不上,英語70分不錯了,你還想多高?
重要的不是清醒,不是發現問題。
重要的是行動!!
看著一眾雛鷹班的孩子吧,齊磊問了一個兩世為人才明白的道理,“你們知道文明的真諦是什麼嗎?”
“曆史的意義又是什麼!”
“再往小了說一點,你們的人生,意義何在?”
大夥兒又是一陣發懵,這個問題太空泛了吧?
而齊磊的回答是,“一點都不空泛,可以用很通俗的語言來詮釋。”
“那就是——經驗!”
“文明是在總結經驗,曆史在記錄經驗!”
“而人生的意義和高度,就是在不斷的經曆,不斷的從試錯的經驗中成長、升華。”
“你都不敢去經曆,還談什麼成功?”
所以說,做規劃沒錯,評估風險發現問題也沒錯。
但是,要麼你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麼你敢於冷靜的承擔風險。
如果做不到,你還不如乾脆把發現問題的能力放一邊兒,時髦點的說法,它隻會影響你拔刀的速度。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完美的方案和計劃,總會有瑕疵和不確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