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和齊磊幾乎是同時問出了自己所關心的問題。
隨後二人又都是一怔,相視而笑。
齊磊關心的是老秦的行業升級和整合。
而老秦則是想知道齊磊這一年的具體答卷。
恰巧常老太太端著保溫杯從一樓的一間大辦公室出來,與二人走了個對臉。
老太太慈祥一笑,“都夠早了啊!小穆他們還得一會兒。”
小穆,說的是穆正明。
隻是齊磊聽著有點彆扭,他一般都叫穆大爺,穆前輩。
常老太太把二人領到自己的辦公室,都不是外人,倒是隨意得多。
齊磊想起兩人在門口時的話題,問老秦,“聽您這語氣,進展不順利?”
老秦長歎一聲,“一言難儘啊!”
行業調整,結構升級,為的是借三石的經驗和東風,讓中國半導體產業再上一個台階。
這事兒看上去好像不難,畢竟珠玉在前。之前拓爺弄的那一套已經打了樣兒,再加上也確實看到成果了。
好像老秦回國之後,隻要依葫蘆畫瓢,這事兒就能辦下來了。
可實際則不然。
“難度很大,阻力也不小。”老秦麵色凝重,實話實說。
齊磊一挑眉頭,剛要問原因,卻是常老太太給兩人端來茶杯,接過話頭。說了句俗語,“好不容易熬過了苦春頭子,都等著春暖花開吃頓飽的。結果你告訴人家,冬天還沒過,還得熬!換了誰,也得有情緒啊!”
老秦苦臉,“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情況也確實是這麼個情況啊!咱們有什麼辦法?”
常老太太點頭,坐在齊磊旁邊,“你沒招了?我也沒招兒。”用下巴一指齊磊,“他鬼精鬼精的,他有招兒,你問他啊!”
登時四雙眼睛都看著齊磊,把齊磊看的直發毛。
苦著臉,“到底怎麼回事兒?伱們不說清楚,我哪知道我有招沒招?”
常老太太,“還能怎麼回事兒?現在全行業都想跟在你三石身後吃肉,誰願意再扛大旗,艱苦奮鬥?”
“哦。”齊磊了然,原來是這麼回事兒。
……
全都苦哈哈的時候,倒容易調動,大夥兒一起使勁奔好日子。可是好日子真的來了,再讓大夥苦哈哈的繼續奮鬥,卻沒那麼容易了。
經過前兩年的國家動員,官方掛帥式的蒙衝,現在好不容易出成績了,三石一戰成名,多少企業、學術機構跟在後麵吃好處?讓他們再衝一回,就都不願意動了。
這就好比京東方,王聖冬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拚著公司倒閉的風險,拿命換時間的把lcd麵板做到了世界前列。
結果,一點好處沒享受著呢,你又讓我放棄lcd的舒適區,再玩命,再押上全部的搞oled?
也就是齊磊在一開始就和王冬聖說了,要搞oled麵板?
也就是齊磊事先就和王冬聖說的要搞oled,否則你看王冬聖願意不願意冒這個險。
同樣的道理,其它領域,也是被動員起來了,押上身家性命的搏了一把。最後贏了,反手告訴他們要再搏一把,當然不情不願。
事實上,老秦自打回國這半年,就一直在忙這一個事兒,可是收效甚微。
從院校、國字頭的研究所,到企業,從化學材料,到一線電子原件,都不願意動,你推我我推你。想想前幾年沒白天沒黑夜的日子,誰也不想再來一次了。
“這事兒,我更沒辦法了吧?”
齊磊咧著大嘴,他能想什麼招兒?他比老秦更不容易出這個主意。
你想啊,他是三石的掌門人,他出招兒,那不就等於告訴這些機構和企業,彆跟著我吃肉了,你們自己玩去吧!
老秦一聽他說這個話,還有點不甘心。說實話,他還真有點等齊磊回來,讓他想想辦法的心態。
“你就一點辦法都沒有?”
齊磊沉默了。
想了半天,突然來了一句,“我沒辦法讓大夥兒都配合。”看向老秦,“但我有辦法讓您增加點動力,沒招也得憋出招兒來!”
老秦愣在那兒了。
常老太太也是一臉疑惑,“有點意思!怎地?你還能把小李逼上梁山?”
卻是齊磊呲牙奸笑,“不出意外,能逼瘋。”
老秦,“……”突然有點腿肚子抽筋兒。
經驗告訴他,齊磊絕對沒憋好屁。
但是架不住常奶奶好奇啊,“來,說給老太太聽聽,你什麼招兒?”
齊磊……
就見齊磊轉向老秦,“上次咱倆算粗賬,一共投入了多少錢來著?”
老秦沒反應過來,“哪次啊?”
齊磊,“就我要開始備貨,你給我第三筆貸款那次。”
“哦哦!!”老秦想起來了,“那次好像是說…全行業投入了小一萬億了吧?”
齊磊咧嘴,“那再加上備貨那段時間,肯定超一萬億了。”
老秦,“肯定超了。”
齊磊回憶,“你還說,我要是不成功,那可就出大事兒了。”
老秦,“廢話!上萬億的損失,誰承受得起?都得被你拖垮。”
齊磊,“可我九個月就賣了1億8千多萬部手機。”
老秦,“????”
你臭顯擺啥?另外,這麼多嗎?
齊磊,“所有業務加在一塊,毛利1400多億米元哈!”
老秦,“!!!”
隻見齊磊開始掰手指頭算,“兌換rmb有11000億了吧?這我得給你上多少稅?”
老秦,“……”
齊磊,“這還光是三石的毛利呢!你再加上京東方、光宇、byd、hw這些上遊供應商賺的。”
看著老秦,要多賤有多賤,“你投進去那一萬億,九個月就賺回來了,還得拐個大彎!”
“你說……”
老秦,“彆說了,我想辦法!”眼珠子一瞪,“還弄不了他們了!”
好吧,盈利就是最大的動力!
就衝這臉都不要了的利潤,老秦沒辦法也得有辦法。行業沒**,老秦也得給他們勾搭出**來。
齊磊這邊與常老太太相視一笑,你看看,這不就行了。
但是,齊磊也不是逼老秦,也能提點實質性的建議,“老北叔,我覺得你可以先從微軟、諾基亞、蘋果這些國際廠商入手。”
隻要他們願意把產能向咱們這轉移,讓咱們的企業看到實際的好處,大家的動力也就足一些。
老秦認真地聽著,點了點頭,“有道理。”
齊磊,“我已經和沃倫討論過了,arm已經在著手將技術核心向中國搬,先建幾個研發中心。到時,再加上明年就搬過來的阿斯麥,還有tokki,已經有的京東方和中芯國際。”
“先借外部力量造勢,再反推國內企業,這條路應該是行得通的。國內企業的高人也不少,應該有所預見。”
其實齊磊和老秦現在所做的事兒,有點像八十年代的日本。
雖然手段和細節上有差異,但本質上都是借機超越米國半導體產業。
當年,日本是借經濟危機反向抄底,一舉完成超越的。而當下,中國則是借三石的勢,以及矽穀與華爾街資本的矛盾來實現目標。
一旦成功,那後世半導體產業被卡脖子的情況基本就不會發生了,中國也能實現在全行業的高附加值獲得。
說實話,這一步相當重要。
然而,齊磊說了這些話,老秦和常老太太的心思卻不在他提的這些建議上麵。
麵容有些凝重地相視一眼,最後還是常老太太開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