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社會動蕩下的成魔之路(2 / 2)

斯考特稍微鬆了一口氣。

馬丁又說道:“但小醜最後變成一個瘋子,變成混亂的代理人,環境因素同樣關鍵!”

他環視會議室,稍微提高聲音:“這部影片會延續《黑暗騎士》的風格,拋棄漫畫風,繼續寫實的風格,那就要將小醜這個角色,置於一個完全真實的社會大背景下。”

諾蘭適時表達支持:“我讚同馬丁的意見。”

斯考特微微皺眉。

濱田說道:“我認為,這始終是個漫畫角色……”

作為華納天團的一員,濱田亂七八糟的說了一大堆。

馬丁連聽都沒聽,華納天團在DC電影上近乎瘋狂的發揮,實在過於天才,《小醜》這項目承受不住。

在他看來,將華納天團的意見扔到腦後,自然會提高影片的成功率。

這也是保證影片成功最簡單的辦法。

馬丁等到濱田說完,沒有接他的話,直接說道:“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經濟發展放緩,社會中低層生活困苦,太多人不止麵臨經濟壓力,還有殘酷的精神壓力,為此發瘋者不計其數,走上犯罪道路的人更多。”

他反問道:“小醜的墮落,放在這樣的背景下,是否更有說服力?”

這些也符合諾蘭的想法,他說道:“這樣會讓角色真實可信,更有說服力,能引起廣泛的情感共鳴。”

濱田對此仍有完全不的看法。

但不等他說話,丹尼爾又說道:“這一點對影片市場前景非常重要,我們都知道,真正為一部電影買單的人,超過百分之九十都來自社會中下層。”

斯考特不太高興,編劇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寫出的創意,被全盤否決掉,沒人會開心。

但他的意見並不重要,地位也遠遠無法與馬丁和諾蘭抗衡。

隻能爭取濱田的支持。

丹尼爾進一步說道:“我建議,重新聘用一個編劇團隊,另行創作劇本。”

濱田反對:“DC沒有這方麵的預算。”

丹尼爾說道:“華納影業有。”

馬丁接話:“戴維斯工作室也有。”

濱田愁眉不展,這一不符合DC正義聯盟宇宙的電影項目,實在很難讓他喜歡。

最重要一點,如果風格不能與電影宇宙統一……

丹尼爾又說道:“這個項目,還是完全交給華納影業吧,濱田你那邊的精力,該全部放在DC電影宇宙上麵。”

這話說到了濱田的心裡,不禁陷入思考。

項目已經授權,合同也已簽署,不可能撤回,他與馬丁和諾蘭的合作,總感覺處處不順暢,雙方的想法天差地彆。

濱田心累了:“這項目交給你們吧,但DC不會再往裡麵投入任何資金。”

這樣一來,項目失敗了,DC沒什麼損失;項目成功的話,僅僅版權收益就能讓DC大賺一筆。

斯考特急了:“濱田總裁……”

濱田抬手打斷了他的話:“我會啟動退出程序,你和你的編劇團隊退出《小醜》項目。”

編劇沒人權,斯考特閉上了嘴。

這場會議借此結束,至於斯考特搞出來的劇本創意,馬丁全部放棄,連同丹尼爾和諾蘭離開了。

後者還要返回製片廠,忙碌《星際穿越》的後期製作,直接采取完全支持馬丁的態度。

丹尼爾和馬丁去了華納影業,繼續討論劇本創作的事。

原本,馬丁提出了一係列創作意見,想著DC的采納後再創作劇本。

但事實證明,他太小看華納天團的思維方式了。

兩邊根本不在同一個頻道上。

來到丹尼爾的辦公室,馬丁說道:“沒有DC參與,也算一個好消息。”

丹尼爾讓助理送茶過來,說道:“項目籌備時間又要推後了。”

馬丁過來的路上就有所考慮:“我們用一年時間來完成劇本,然後再籌備影片。”

丹尼爾想到馬丁的戰績,問道:“有合適的編劇?”

馬丁點頭:“我的老朋友和合作夥伴,布拉德特。”

比起外麵的編劇,布拉德特與馬丁合作多年,創作劇本時能全麵領會馬丁的意圖。

對於馬丁來說,這就是金牌編劇。

丹尼爾說道:“可以,布拉德特是一位出色的編劇,你們合作的多部作品都獲得了巨大成功。”

馬丁說道:“先完成劇本,等完成劇本我們再說其他籌備事宜。”

丹尼爾同樣:“暫時就這樣吧。”

馬丁離開華納影業時,就給布拉德特打了電話,等回到戴維斯工作室,布拉德特已經在工作室等著了。

兩人合作過多個項目,直接討論起了《小醜》劇本的創作事宜。

後麵的兩天裡,馬丁暫時推掉其他工作,專心與布拉德特討論劇本創作。

布拉德特也以最快的事件,拿了一個簡易的大綱出來。

比起不靠譜的華納天團,多年合作夥伴的創意,讓馬丁滿意了許多。

布拉德特向馬丁保證,最長不會超過半年,他就可以完成《小醜》的劇本初稿。

這不會是一部動作片,將會完全拋棄漫畫當中的那些誇張設計,講述一個人如何在“社會動蕩”中,踏上自己的成魔之路。

進入十月中旬,馬丁暫時放下其他事務,加入《愛樂之城》劇組,彙合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和女主角西爾莎-羅南,開始了《愛樂之城》的映前宣傳。

影片開始了上映前的宣傳爆發期,各種通告和路演密集推出,海報、預告和廣告遍及北美的大街小巷。

迪士尼影業也為《愛樂之城》舉行了試映會,獲得了一致好評,影院經理們認為這是近十年來最出色的好萊塢歌舞片。

如今歌舞片雖然沒落了,但每過兩三年時間,就會有一部口碑和票房大爆的歌舞片出現,比如《芝加哥》、《媽媽咪呀》和《完美音調》等等。

這說明歌舞類型片始終都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馬丁又開始了機場、酒店和通告三點一線的生活方式。

影片熱度足夠,試映口碑也好,北美院線也為《愛樂之城》排出了3955家影院的開畫規模。,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