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在三代之前挺富貴的,算得上城內首富。可接下來一直都在走下坡路,到了蔣發禮手中,鋪子都賣看好多間,她就是曾經置辦下來的那些祖產看著比較像樣,才不至於落出富商之列。
按理來說,林妙琪身為當家主母,並不善妒,一心養好自己兒女,對於蔣發禮也沒有多少期待,有老太太管束,底下的人並不敢壓到她頭上來,兒子聰慧機敏,得父親看重。她最多就是身邊沒有親近的人,不至於讓人來幫著討公道。
但是,林妙琪確確實實是攤上了倒黴事。
這事要從她的一雙兒女說起,她先是生的兒子,女兒隻小一歲。
因為她是庶出,哪怕在嫡母身邊養大,老太太也還是覺得她配不上自己兒子,或者說,老太太認為她做一個普通媳婦還行,做當家主母就不大合適,處處都不放心。這裡麵就包括管理後宅和孩子的教養。
尤其是後者,兩個孩子曉事前,林妙琪照顧孩子起居,他們一懂事,啟蒙了後就被老太太接了過去。
林妙琪不是沒有爭取過,但胳膊擰不過大腿,加上老太太並沒有壞心,甚至還嚴厲懲治了幾個想對兩個孩子動手的妾室。加上她長年被蔣發禮母子在言語上打壓,屢屢說她笨拙,鄙視她出身。久而久之,她也不夠自信,怕自己教不好孩子,便撒了手。
一雙兒女被老太太教得出色,長相又好,兒子剛十五,就已經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也是不少姑娘的春閨夢裡人。而女兒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算是城內有名的才女。
林妙琪很慶幸自己沒有親自教導孩子……但很快她就被打臉了。
兒子蔣培林十六歲,老太太著手給孫子議親,鐵了心要找一個家世容貌才情都不錯的孫媳婦,看誰都覺得差了一點。挑剔的結果就是,蔣培林自己在外頭認識了一個女子,驚為天人,帶回來想要娶其為妻。
蔣發禮不願意,老太太也不喜歡,無他,這姑娘太普通了,除了善良之外簡直一無是處。蔣培林的妻子可是當家主母,日後要挑起蔣家擔子的。
蔣老太太自認年紀大了,再管不了多少年,兒媳出身不好,孫媳婦人選一定要慎重。母子倆一碰頭商量,很快達成一致。
蔣培林可以將這個女人接到身邊,但卻不能娶為妻室。
可蔣培林少年慕艾,動了心便一發不可收拾,眼看父親和祖母都不願意,他倒也沒有鬨,而是私底下找了人教導那個姑娘禮儀規矩待人接物,另一邊又再也不肯與人相看,隻說還要等一等。
如此過了一年,再出現在老太太麵前是姑娘簡直跟變了個人似的,雖然比不上城內正經的大家閨秀,卻也挑不出大毛病來。
孫子如此用心的對待一個人,蔣發禮母子便也軟了心腸,答應了這門婚事。
從頭到尾,沒有人問過林妙琪的想法。
當然,林妙琪看到如此出色的一雙兒女,對老太太的決定那是深信不疑。他們說這個姑娘好,那肯定是有可取之處。
但……這個姑娘並不好。
若隻是家世容貌才情不好便罷了,這姑娘根本就是德行有問題,從一開始遇上蔣培林,就在她的算計之中,她是來報複蔣家的!
“林氏,趕緊回去將茶水補上,真不喝,外人笑話的還是咱們蔣家。彆為了一時意氣,讓兒子這場婚事淪為笑話。”
蔣發禮追了過來,麵色嚴肅。
楚雲梨不知道的是,在他追出來之前,蔣老太太聽說了正堂發生的事,還砸了手裡的茶杯,說了一句出身不高就是上不得台麵的話。
“我就是覺得培林委屈。”
她說這話時,語氣並不尖銳,還帶著點委屈。
蔣發禮歎口氣:“這世上有幾個長輩能拗過孩子?誰讓培林喜歡呢?我冷眼看著,那丫頭規矩學得不錯,短短大半年學成這樣,應該是個聰明人。往後你和母親多費些心思教導,不怕她學不成!就算真的不成,她隻是看著機靈,其實是個草包。等孩子落地,我就親自教導,到時讓她隻陪著培林就是。如此,雖然培林會辛苦一些,但這是他自己選的,怨不得彆人。孩子大了,也要讓他明白,自己選擇的路,就算滿是荊棘,哪怕跪著,也得強撐著走下去。”
他語氣和緩:“走吧,咱們做長輩的,總不好給孩子難堪。一會兒羅家人也會上門,趕緊把茶喝完,還得收拾屋子待客呢。”
這羅家,就是林妙琪女兒的未婚夫家。
聽到他提及這家人,楚雲梨心下直皺眉。因為這羅家也不是好東西!
做生意的人難免結仇,但又講究和氣生財,蔣家並不會把事情辦到絕處,其他人也一樣,按理說不應該有人這樣處心積慮的來往死裡算計蔣培林。
說到底,蔣培林會被盯上,正是因為妹妹的這門婚事。
蔣發禮不是個好夫君,但著實是個好爹,楚雲梨起身回了正房,一麵就看到了花樹底下說笑的新人。
看到她來,新婦笑吟吟上前福身:“給婆婆請安。”
這臉皮,不是一般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