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這事兒侄子哪兒能開玩笑?”宋裡正道,“人齊家姑娘說的清清楚楚的,我找你們幾位老人家的意思就是咱們商議商議用這銀子做什麼。還有我應了給齊家男丁一個長老的位置,以後他們齊家在村中大事上也有話語權。”
真要是真的,彆說是齊家男丁了,就是齊家女眷想做這長老,他們也沒二話。
“這辣白菜的生意這麼值錢?”其中一個老頭子問道,眼裡的貪婪吃果果的坦露在眾人跟前,“齊家不過是個外來的,又是婦孺,哪裡當的起這樣的財運?”
“二叔,我勸你不該有的心思彆有。說的好聽,齊家還要依靠咱們村子。眼下想做齊家依靠的人多了去了,就南北雜貨鋪,你們信不信,隻要齊家流
露出想要到鎮上的意思,那邊兒肯定是巴巴巴的來請人,到時候一個杏花村算什麼?”宋裡正寒著臉,不無諷刺的道,“貪心不足蛇吞象,到時候可什麼都撈不著!”
那老頭子縮了縮脖子,“我也沒說什麼啊。”
一行人想來想去,鄉下人,最穩妥的還是買田,買祭田,四百兩銀子能買四十畝上好的良田,每年出產就能剩下五十兩,可以用於村中事宜以及貼補那些家裡日子過不下去的。
“大伯,買祭田我讚成。”宋岩插話,“我認為這出產更應該用在族學上!”
族學?
一般那種大姓的氏族村落才會有族學,供族中子弟念書,用以培養人才,讓氏族村落更加興旺。
“阿岩,你倒是說說,這族學怎麼弄?”宋裡正激動,對宋岩的態度也好了不少。
“用祭田出產供著族學運作,長久供奉德高
望重的先生,教授村中適齡子弟學問,天資好的,將來去外頭的書院,家中貧困的,就由村裡負責,家中能負擔起的,村裡給予一定的補助。天資平平的,以認字明理為主。”宋岩說道,“這樣,咱們杏花村會經久不衰。”
這種好處是長長久久的,造福後輩的。眼前看不到什麼利益,往後許多年,卻是無法估量的。
“好好好,果然是見過世麵的,眼界就是不一樣。”宋裡正激動的拍著宋岩的肩膀誇讚道。
宋岩垂了垂眼,還以為他的提議會被否決,現在看來,他大伯很讚成啊。
“幾位長老,你們覺得呢?”宋裡正熱切的看著幾個老頭子。
“是好事兒,我覺得成,以後咱們孫輩裡說不準能出個做官的呢,到時候咱們杏花村可就出名了。”
“我也同意,不過咱們得商議商議,這祭田歸誰管理。”
“這齊家的丫頭真是做了件大好事兒啊。”
唯有剛才的被宋裡正喊二叔的人不是很情願,可彆人都願意,他也不能說不行,四百兩銀子啊,他們幾個長老家分分,以後還不得吃香的喝辣的的?這些傻缺一個個高尚的,想出了這個法子,真叫人惱火,他得好好琢磨琢磨,如何才能把這富貴攥在他們家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