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兒在他心裡盛了很久了,今兒個他壓著興奮說出來,為的就是得到支持。
“私自收容災民犯法,且大批人到了杏花村,單一個落戶,你能搞定嗎?”顧斯年不緊不慢的問。
當然不能,所以他才說給齊蓁蓁聽,想個妥善的法子出來。
顧斯年打量宋岩的眼神兒不善,倒是不知道這樣的小地方居然出了個這麼有野心的人,百戶以內為村落,兩百戶便是鎮子,五百戶,就成縣城了。這其中能說道的事兒就多了,管理,賦稅,一個鬨不好,那便是脫離大鳳朝廷管製,示為有謀反之心。
齊蓁蓁根本就不了解這其中的各種事兒,可顧斯年不會騙她,他說不行,自然就是行不通的。
“是我考慮不周。”宋岩沉默了一會兒說道。
齊蓁蓁擺擺手表示不在意,“我知道你是為了村子好,不打緊的,反正我們隻是說了說,又沒有真的去做。”
宋岩點點頭,退到一邊兒不再說話。
宋裡正跟顧斯年打了個招呼,坐不住了,招呼宋岩離開。
“這個人是村裡的嗎?”顧斯年問齊蓁蓁。
齊蓁蓁點頭,“是呀,村裡還有他的長輩呢。”
“瞧著不像是鄉下長大的,眼裡暗藏機鋒,行為舉止得體,倒像是大戶人家精心教養出來的。”顧斯年說道。
齊蓁蓁笑笑,“他雖然這村裡的人,可聽說七八歲年紀就到外麵去了,去年才回來的。說不得在外頭有什麼際遇呢!”
“能養出這一身氣度來,這際遇怕不一般。可既然有了際遇,又為何突然回到小山村?”顧斯年疑問,“再一個,七八歲的孩子,怎的就離了父母獨自出去闖蕩?”
“聽說當時他父母染了惡疾身亡,他在大伯家住著,寄人籬下的日子不好過,他年少氣盛,就跑出去了,時隔多年,說是做夢夢到他的父親,他父親放不下宋家老爹,故而他才回來儘孝的。宋家老爹日
子不太好過,若非占了宋氏一族長老的名分,怕早就被扔到虎牙山裡自生自滅了,宋家大伯一家子心眼不是太好!”齊蓁蓁把自己知道的都說與顧斯年聽。
聽起來有頭有尾的,像是那麼回事兒,可顧斯年還是覺得不對。
年少離家,便是有際遇,也不見得能養出這樣的氣度來,這氣度瞧著更像是骨子裡的東西。
“倒是個孝順的人。”顧斯年接了一句。
“不光孝順,也是個能乾的人。族學的事兒便是他提出來的,杏花村宋姓是大姓,宋大哥說,一個家族的興旺靠的是凝聚力,還有子孫出息。這年頭,想要出息,讀書是個好路子。有天賦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沒有天賦的,讀書識字了也好謀生,出去哪兒做活都會得人高看。”齊蓁蓁道,“我與我娘他們流落在杏花村,也算是得了這村子的恩惠,總想著這村子能更好一些。”
如此,將來不管有什麼事兒,這兒都算是他們的依靠。不過這話齊蓁蓁可沒有傻傻的說出來。
“這人倒是個有成算的。”顧斯年淡淡的道,他素來相信自己的眼光,隻覺得這人不簡單,隻是眼下也沒有什麼確鑿的證據,且看著就是,隻要他對蓁蓁沒有惡意,隨他怎樣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