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第五十七章 奇男子(2 / 2)

儘忠和王善一共給她帶回了四百石的茶引,外加十五萬貫的銅錢,按照王善所說,有四十石的茶引被他送給了這位來客,還有五百貫的銅錢。

至於為什麼要送,儘忠當然是講不出來的,講不出,且不理解。但王善也講不出,多少讓趙鹿鳴有些無語:“按你們所說,一路上送了八十石的茶引給京兆府這一路的人作打點,我也不說什麼,但四十石專給他,是什麼理由?”

王善那張出去轉了一大圈,但也沒有沾染些汴京華貴氣的瘦臉就低沉了半天,最後才說:“他是去階州買馬的。”

“所以呢?”帝姬還是不明白。

“他這個人,我覺得很好。”王善又說,“我的錢也不算給了他自己,他身上有公差,隻是軍中錢帛吃緊……”

她皺皺眉,“也許是他騙你。”

“是,但帝姬細想,”王善說,“他一個鄜延軍的人,為什麼要去階州買馬?”

按照現在的地圖來說,鄜延軍和其他許多軍隊都是輪換在陝西的蘭州西寧附近,釘在西夏邊境不遠處的,而階州雖然還在秦鳳路上,地理位置已靠近成都,毗鄰吐蕃。

這就會讓人覺得奇怪,陝西人買馬一般去西夏就是,為什麼跑來四川呢?

當然王善灑錢也不算是白灑,這個受了饋贈的人與他們的隊伍一起入川,去階州之前就跑來興元府送錦旗了。

這人姓李,名永奇,是個都虞候,大概四十歲左右,身材高大,樣貌看著也很端正,有種陝西漢子的剛直,就是臉上帶了些散不開的愁苦。

這次來靈應宮道謝,但也沒能像興元府那些官員豪強一樣帶些名貴禮物來,據說是在南鄭城中猶豫了很久,買了些香燭和瓜果,算是非常不得體的禮物,因此愁苦上就更添了一點羞赧。

她仔仔細細地觀察了他一番,順便也觀察了一下他身邊的侍從。

侍從裡有兩個青年武官,看起來也是國字臉的赳赳武夫,勇武有餘,忠誠似乎也可以信任,但頭腦應該不是非常靈活的人——光看著三個,趙鹿鳴就能理解王善為什麼在他身上投資了。

但她還很注意地看了看那個站在李永奇身後的少年。

少年已經束發,看著大概十五歲左右,相貌肖似其父的端正,雖沒有花蝴蝶那種白淨秀麗的風格,但透著陝西漢子的剛毅。而令她注意到的是這個少年雖然目不斜視,但顯然是個很機敏的人,她剛打量他幾眼,他立刻就察覺到了,有些困惑地側過頭想看她一眼,但又立刻將目光移回自己父親的座椅前方,一動不動。

看完了來客的團隊配置後,趙鹿鳴終於將注意力轉移到他身上。

“而今年節將至,朔風寒苦,”她聲音很溫和,透著並不冒犯的好奇,“虞侯為何不與家人團聚,而要匆匆南下入川呢?”

李永奇搖了搖頭,“臣有軍令在身,不得不為。”

“是去買馬嗎?”她問。

李永奇點點頭,站起身來,“此來正為感謝帝姬高義。”

按說軍令不是能隨便說出口的,但顯然他這趟的任務裡有買馬這一樁,他們不能將戰馬塞包裡帶走,因此瞞不住沿路的官員,也就沒啥必要瞞著了。

但正常買馬沒道理讓他發愁,尤其王善還慷慨解囊。

她擺擺手,“我長日修道,錢財與我有什麼用呢?若是不足,靈應宮還有的。”

這位心理壓力似乎很大的都虞侯看樣子像是差點說出口“那你就再借我點”,但他的理智尚在,還是拱拱手,很得體的推脫了。

身後的少年就輕輕皺眉,似乎有點遺憾的樣子,她見了,便順理成章地問一句:“未知都虞侯身後侍立者是何人啊?”

李永奇轉過頭,少年已經很伶俐地從椅後轉出來,抱拳向帝姬施禮了。

“犬子李世輔,”這位陝西大叔嗬嗬笑道,“尚未及冠,隻是帶出來曆練一番。”

帝姬眼睛突然一亮,感覺腦內就有一個念頭迫不及待地響起:

大叔!你缺錢的話我可以再給你拿兩萬貫,你能不能把令郎留下來抵給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