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二十五章 今日無戰事(2 / 2)

“呦呦既與曹家有親,朕看這門親事很恰當,”他加重了一點語氣,“曹家怎麼全無動靜?”

梁二五就笑眯眯地一行禮。

這位置是換了一個人,可也不見得有多大差彆,太上皇坐在這裡,用他的權術將群臣擺布得明明白白的;現在這位新任官家上位了,直覺想到的不是如何驅逐金人,而是要在太上皇和種家的關係裡下個絆子。

若是能夠,梁二五想,官家是一定要換掉種師道的,憑他將門出身,身經百戰,統領西軍,有極高威望,這些廢話都不頂用——他是站在官家這一邊,還是站在太上皇那一邊?

對於新任官家來說,哪些人是堅定支持他的,這才是最重要的。

官家在那又發了一會兒呆,忽然又問了個問題。

“耿南仲為童貫讒言所傷,流落不毛之地,而今也該回來了吧?”

梁二五忽然打了個激靈。

“官家,童貫雖跋扈,而今河東路畢竟還全靠他……”

官家睜著一雙腫眼,冷冷地看他一眼,“我還沒動手呢。”

梁二五就不明白了,新任官家為什麼能這樣理直氣壯拿彆人當腳下的泥土,又要用,又要踩。

但他到底還是把剩下的話都咽進去了。

汴京在悄悄搞事,或者說自以為悄悄搞事。

但太子一繼位,這消息立刻就快馬加鞭兩日夜跑到太原城了。

邪惡的童太師摸著不多,但勝在真材實料的白胡子,嗬嗬嗬在那冷笑。

“老奴猜一猜,咱們官家第一件事就是將耿南仲召回來,是不是呀?”

邪惡的朝真帝姬就裝模作樣歎了一口氣。

“爹爹有恙,我恨不能以身相代。”

童貫摸著胡子的手就停了,過了一會兒,也跟著歎了一口氣。

兩個壞家夥,誰也沒真為太上皇的身體擔心,畢竟童貫是看著太上皇長大的,什麼德行他心明鏡似的。

至於帝姬就更不用說了,她甚至連這一老一小每天夜裡都要跑去馬廄看一圈都猜到了。

於是在太原城的指揮部裡就出現一個很奇怪的景象。

帝姬、童貫、張孝純三人一起開會,太上皇最親近的兩個人一臉淡定,隻有張孝純一個太原知府一聽說太上皇內禪,整個人就眼睛一翻厥過去了。

“真是個忠臣呀。”童貫就這麼感慨一句。

“太師也是忠臣。”帝姬乖巧地拍了個馬屁。

太師就又摸摸自己的胡子,“咱們須得將河東守住,在太上皇麵前才能言一個‘忠’字。”

至於官家,太師提都沒提。

想守住河東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畢竟僅以太原而言,這是個東西數十裡寬,南北卻將近一百多裡,三麵都為群山所圍的盆地。

幾百裡的山不是幾百裡的官道,三千靈應軍就算是有地圖,有經驗,巡起來也是相當艱難的,因此總有金人斥候是在山裡轉了幾日才被發現的事。

但這一次翻山過來的金人就與之前很不同。

他們很安靜,行走在山裡似乎並無蹤跡,至少巡那片山的押官並未點燃烽火。

等過了這五十人該回營的時限後,另一隊換崗的士兵就出發去尋找了。

他們也在老虎溝附近失蹤了兩日後,這件事就被報給李世輔了。

靈應軍取消掉了輪崗休息,全員進入了警戒狀態,甚至抽調了其他區域的士兵回來,集結了一千人奔著老虎溝就去了。

他離營之前踟躇了一下,“軍中這幾日可還有什麼其他事?”

“不曾有。”身邊的一個都頭說。

“太原城中呢?”李世輔又不放心地問一句。

“城中無事。”都頭仔細想了一想,忽然說,“對了,帝姬今晨與李主簿同往清源去了。”

清源是太原往南的一座縣城,往來南北,交通便利,算是個物資中轉地。

戰前在界身巷采購的一批糧草千難萬險剛運到,有另一支河東路的援軍也到了那裡。

這就有點麻煩,畢竟大宋嘛,賊配軍嘛,百姓們雖然這麼罵不太好,但宋軍的軍紀你也不能較真嘛。

所以帝姬就抽空去了一趟,準備捍衛自己的神聖資產。

聽起來平平無奇的一趟短途旅行。

但不知道為什麼,李世輔的眼皮忽然開始激烈跳動起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