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花跪在地上,給夫妻兩人一邊磕頭一邊道謝。她雖然反抗母親這次不用嫁,但其實已經任認命。下次相親,隻要對方是個正常人她就嫁。卻沒想到峰回路轉,她竟還能重返校園。
大伯母扶起她,說道:“丫頭,我們就傳個話,你要感激的是你紅軍叔公,是他出錢供你念書的。”
棗花也說了感謝陸紅軍這話,不過她心裡最感激的是陸家馨,若不是她提出資助自己繼續念書,老支書跟紅軍叔公根本就不會管這事。等以後她有能力了,一定要報答家馨姑姑。
回去的路上,大伯母說道:“老頭子,你說棗花三年後真能考上大學嗎?”
這種事誰都不敢打包票,畢竟高考又有許多不確定因素。比如家馨,板上釘釘的大學生,結果突來橫禍落榜了。
陸大伯說道:“不知道,看那孩子的命吧!說起來也怪大根,我當初就說了讓棗花報中專。要聽了我的,這孩子現在去中專念書了,哪還會差點被逼得嫁人。”
他當初是怕棗花讀高中成績下降,以後考不上大學,畢竟大學的錄取率太低了。可惜大根聽不進勸,執意讓棗花念高中。分數出來,棗花的成績都高於中專錄取線,可惜她沒填報中專。等大根出事棗花輟學在家務農,許多人都為這孩子惋惜。
家裡人很快就知道這事,陸三嫂酸溜溜的:“家馨這孩子真是的,自家這麼多孩子不管,卻去供一個外人……”
後麵的話,在陸大伯極具壓力的眼神下給咽回去了,然後躲到陸家耀身後去。
陸大伯直接點名:“光耀,你也是這麼想的嗎?”
陸家耀沒吱聲。
陸大伯有些失望:“光宗,你呢?你也這麼想嗎?”
陸家宗不是這麼想,相反,他覺得這是好事:“爸,棗花跟我家都出了五服,家馨都願意幫。等以後有出息了,肯定會提攜自家子侄的。”
陸大伯很滿意。老大家光在外麵掙前程,老二家宗管著家裡大大小小的事。至於老三家耀,差點就差點,總歸有事老大跟老二撐著。
陸三嫂又嘀咕起來:“她沒考上大學還差點被拐,指望她提攜孩子們,指望得上嘛?”
陸大伯拿著煙杆子,在床沿邊敲了敲,說道:“正因為她經過這麼多的事,如今不管跟人打交道還是行事都不比家傑差。”
陸家耀不相信,覺得不可能。
陸大伯罵道:“你做不到,不代表家馨做不到。咱們家你們這一代最聰明的就是家馨,以後這孩子也會是家裡最出息的。”
原先老大跟他說這話還半信半疑,但這段時間看陸家馨行事,他信了。等過兩月去四九城他得好好跟老三談,可不能父女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