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耀輝他們所在的車廂裡,都是些十六七歲的半大少年,其中絕大多數更是第一次出門。不過遠離家鄉的離愁,和對未來的忐忑不安,很快就被第一次出門的好奇取代。
這群滿懷豪情壯誌的青澀少年們,估計在家的時候,家人們沒少叮囑他們,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的道理。這不,火車剛開了沒多長時間,車廂內的氣氛就漸漸活躍起來。從現在開始,他們這些人有了一個共同的稱呼,知青。從今往後,他們之間不再是隻有一麵之緣的路人,而是將在同一個地方共同長期生活的朋友、親人。現在可是他們聯絡感情的最好時期,車廂內,慢慢地變得熱鬨起來。
翟耀輝他們座位上,由於翟耀輝身上不自覺流露出來的生人勿進的氣勢,一時間倒是沒有人敢湊過來跟他們說話。不過,馮凱愛熱鬨,也喜歡跟人打交道,沒多大會就坐不住了。自己主動出擊,跑到彆的座位上跟其他人聯絡起感情來。半天轉悠下來,整個車廂內的人,基本上都被他認了個遍,甚至差點連人家的祖上三代都打聽清楚了。
這邊,翟耀輝見快到中午了,就去開水處接了一洋瓷缸子的開水,準備一會等馮凱回來吃午飯。不過,沒等水涼涼,就被轉悠回來的馮凱拿起來一飲而儘,說了一上午的話,實在是口渴了。
“哥們,以後我可就賴上你了,你可要對我負責啊。你是不知道,我這一圈打聽下來,咱們要去的青山縣紅旗公社壓根都沒人樂意去。我一說咱們分到紅旗公社了,不少人都很同情的看著我”,馮凱很鬱悶。如果被他們知道自己可是求著老爺子才分到那裡的,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把自己當成傻子。
“我這可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不過,不管是刀山還是火海,咱也決定跳了。以後你多罩著點哥們就行”,馮凱性子開朗,又不拘小節,隨後就又把一切拋到腦後了。
火車上的日子很漫長,尤其是這個年代的火車,速度慢的很,咣當咣當富有節奏的列車和軌道摩擦的聲音,估計是人們對火車最深的印象了吧。
隨著夜色的降臨,窗戶外麵一片漆黑,這群半大少年們第一次坐火車、離開家門的新奇感也慢慢消失,現在就有個問題擺在他們麵前。還有好幾天才到終點呢,這晚上怎麼休息就成了問題。
不過,有眼尖的人,看到翟耀輝和馮凱他們的做法,也一個個的開始有模學樣,座位上躺一個,座位下躺一個。雖說座位下麵實在是有點憋屈,但總比乾坐一夜要舒服的多。而且現在還不到十月,天氣也不是很冷,在座位下麵鋪上件衣服一樣能美美的睡上一覺。
當天晚上,翟耀輝他們車廂的這個做法,就傳遍了整個列車。要是這個時候有人從走道裡過,第一眼看見的就是從座位底下伸出來的一雙雙的大腳丫子。
休息的問題解決了,關於吃飯的問題他們發現也很好解決。每當列車進站的時候,站內就有不少老百姓挑著擔子叫賣,雖然都是一些硬麵餅子,饅頭什麼的,但總歸是熱乎的。有那家庭條件好一些的知青,也狠狠心,買兩個水煮雞蛋。剝開蛋殼咬上一口,車廂內很快就彌漫著雞蛋特有的腥香,引得不少人拚命的咽唾沫。
最頭疼吃睡的問題解決了,剩下的時間更是在眾人聯絡感情、侃大山的過程中飛快的流逝。等翟耀輝他們到達他們的目的地時,已經是第三天中午。
滿懷不安的一百多位知青,下了火車,一出站台,突然間感到有點受寵若驚。他們一出來,就看到前來接站的同誌在進站口,手舉大紅條幅,上麵寫著歡迎知青到青山縣來。不僅受到青山縣革委會的熱烈歡迎,縣委還特意安排他們到大食堂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飯。不過,午飯過後,就是這些知青最關心的分配問題了。據說要趕在天黑之前把他們送到各個公社,縣委沒有這麼多的地方讓他們住。
念道紅旗公社時,確實像馮凱打聽到的一樣,分配到紅旗公社的知青們隻有小貓兩三隻。在其餘的眾位知青們同情的目光下,分配到紅旗公社的六個人坐上送他們去紅旗公社的馬車。
出了縣城,坐在馬車上的幾個人都好奇的打量著道路兩邊的景色。因為已經到了深秋,漫山遍野一片金黃,在這藍天白雲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的絢麗。跟威嚴、莊重的京城不一樣,這裡是生動的,多彩的。這個時候,幾個人心中都冒出了同樣的想法,或許,到這裡下鄉,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馮凱是個嘴巴閒不住的,不大會就開始跟趕車的師傅閒聊起來,“這位老同誌,您貴姓啊?到紅旗公社還有多遠啊”。
趕馬車的是位五十多歲的老師傅,聽了馮凱的話,馬鞭一甩,爽朗一笑,“啥貴姓不貴姓的,你們就叫俺車老板子就行。到紅旗公社還遠著呢,還有四五十裡地呢”。
“車老板子?老同誌,您姓車?這個姓倒是少見”,馮凱在嘴裡念叨了幾遍車老板子,怎麼念怎麼覺得有點拗口。
車老板子聽見了馮凱的念叨,樂了,“這位小同誌,你是從大地方來的吧。不太懂俺們鄉下人的方言吧。這車老板子呢,就是說常年趕車拉腳的人,就跟工人,農民一樣,隻是個代號,可不是俺的名字”。
聽車老板子這麼一說,馮凱知道自己弄錯了。不過他也不覺得難為情,咧嘴一笑,“我就說呢,這個名字怎麼念起來這麼拗口呢,今天可是長見識了”。
“你們這幾個孩子都是從大城市裡來的知青吧,等你們在這裡住的時間長了,就知道了”。
“是啊,我們幾個都是分配到紅旗公社的知青。老同誌,現在也沒啥事,您就跟我們說說紅旗公社的事唄”,馮凱嘴巴很甜,想從這位老同誌嘴裡多打聽點消息。
“其實,也沒啥可說的。有些事情呢,個人有個人的看法,日子久了你們就知道了”。
“這紅旗公社最有名的就是山多,不過除了有點偏僻之外,山多也沒有啥不好的。再說了,這靠山近有靠山近的好處。老百姓靠山吃山,最起碼等到了冬天能打隻山雞解解饞不是。那靠著山的村子每年到了秋天都能從山裡弄不少山貨,買不少錢呢,比隻靠一畝三分地的村子好過。咱們老百姓過日子,不就圖能多點收入嗎,道不好走就不好走唄,誰也不會天天閒著往外跑...”。
聽這車老板子一說,本來還懊悔自己運氣不好,竟然分配到這裡的幾個人,也都打起精神來。這位老同誌說的很有道理啊,他們是來接受再教育的,又不能天天往外跑。想到這裡其他的幾個人也來了興趣,也跟車老板子打聽起來。
車老板子也是個健談的,有問必答,十分熱心。就在這一來一往中,馬車終於趕在公社的同誌下班之前進了公社大院。
紅旗公社革委會的吳副主任,最近心情很好。自從今年年初,自己鞍前馬後的協助部隊的同誌找到了那兩個反*革命分子的蹤跡,雖說最後隻找到衣服而已,但自己當時還是受到了張領導的表揚。自從那之後,周圍的同誌看自己的神色都變了,自己在公社的威信也越來越高。嘿嘿,說不定用不了多長時間,自己頭頂上的這個烏紗帽就能換換了,自己很有可能當上公社革委會的一把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