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的炕頭,雖然壘了有些年頭了,但依然相當夯實。理所當然的,也沒被滿炕頭盤腿端坐的老頭給壓塌。
不過,這一幫子老頭和大老爺們的好奇心可不是那麼好滿足的。雖然,從杜爺爺前些日子帶了拖拖拉拉一長串人回清河灣之後,這樣的場麵幾乎天天在杜家上演。
清河灣是個閉塞的小山村,淳樸的村民對外界的好奇心相當的旺盛。
杜季誠和杜利白老哥倆,雖然不是親兄弟,可這些天絕對是難兄難弟。清河灣的鄉親都知道這倆人都是外國回來的,整天來杜家來看老哥倆的西洋景。
當然,翟明山老兩口也成不了漏網之魚。剛開始,鄉親們還害怕跟在他後麵的那倆脊背挺的筆直全神戒備的勤務兵。後來,大愚若智的鄉親們也都看出來了,翟小子的爺爺就是個順毛驢,最好把他當成一般老頭。
翟明山的直爽脾氣,正對這群淳樸山裡漢子的胃口。正所謂無知者無畏,翟明山這些日子也是身陷鄉親們好奇心的水深火熱之中。
至於前幾天杜爹帶回來的真洋鬼子,愛德華和老管家,鄉親們最好奇。可是,語言不通啊!也就那些清河灣的小主人,連比劃帶說,竟能牛頭不對馬嘴的跟倆外國老頭聊得開心。
而現在,剛剛回家的杜仲義當然也躲不過鄉親們熱情的好奇心!
鄉親們都門清著呢,這外國跟外國也都不一樣呢。
解放前,清河灣雖然地處偏僻,但也沒能夠完全躲過去戰火。當年,炕頭上這些發須銀白的老爺子們可都親眼見過,雖說小鬼子長得跟中國人似的,可那些洋鬼子卻都金發碧眼。
誰要不信,不信就看看正笨拙的嗑著瓜子的老愛。這不客套的洋老頭不就是黃頭發綠眼睛,有點像戲文裡的妖怪。
於是,甭管輩分,甭管老少,這會,都支著耳朵聽杜仲義三言兩語的敘說異鄉的生活呢。
都是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鄉親們的好奇心也都五花八門!這人問上一句,外國人都吃些?是不是都吃半生不熟的肉片子?那個老爺子,就非讓杜仲義來一句外國人的鳥語。
杜仲義無奈,隻能來上一句。在鄉親們聽來,這基裡哇啦的,可不就是鳥語!啥都聽不懂!愛德華老先生會說F語,就下意識的接了一句,引出鄉親們善意的笑聲。
這一笑,可是把院子裡那些挨不上邊的鄉親勾的心裡直癢癢。
而且,光這些還沒夠。有消息靈通的鄉親,更關心這人是從哪兒蹦出來的?咋就這麼湊巧,被小芽兒他們給帶回來了?老三杜季誠不是說過,人不是沒了麼?
雖然自己的兄弟現在正好好的在自己跟前坐著呢,可杜爺爺一聽到鄉親問起來這茬烏龍事,仍是一陣陣後怕。杜爺爺雖然看的開,可是人沒了盼頭,這心情怎麼也好受不起來。
不過,當事人杜仲義把經過講的波瀾不驚。可是,鄉親們都能聽得出來其中的驚險。
說來,還真是杜仲義命大。那年,杜仲義暴露了身份,心口上正好挨了一槍子,但他命大,心臟竟比一般人偏了兩三分。最巧的是,被好心人冒著風險,給及時的送到租界的洋大夫那兒,杜仲義這才撿回了半條命。
現在想來,杜仲義都還覺得自己命硬。正心口上挨了一槍子,那麼重的外傷,還還能逃得過閻王爺的召喚。
至於杜仲義剩下的那半條命,更是陰差陽錯。
當年給他主刀的洋醫生,醫德不錯,但卻更加沉迷於醫學。對自己能搶救回這麼重的傷患,沉迷醫學的洋醫生相當自豪。
那時候,租界眼看著就要淪陷了,剛做完手術的杜仲義還在重度昏迷。準備回國的洋醫生,不舍得表自己醫術水平的杜仲義再去上帝那兒報到,再加上救死扶傷的醫德,竟也不嫌棄麻煩,大費周章的把昏迷中的杜仲義給偷渡回F國。
要不說杜仲義自己都說自己命硬呢。遠洋輪船上各種藥品準備不足,老爺子硬是生生挺過了一次次的感染和發炎。
大半年後,杜仲義終於隨洋醫生輾轉到了法國。因為當時重傷初愈,一時半會也回不去硝煙四起的祖國。等身體好了,卻因為種種的政治原因,想回也回不來了。
這一耽擱,就是幾十年。直到前兩年,外交關係緩和了,可老爺子身體卻因舊傷突然垮了。身體垮了不要緊,連精神也越來越糊塗。所以,才一直耽擱到現在。這次回國,同行的熟識醫生正好就是當年洋醫生的兒子。
當然,後麵這些,杜仲義沒怎麼細說。
手被大哥握的生疼,似乎要被握碎了,杜仲義卻是前所未有的輕鬆,和塵埃落定後的淡然。相比此刻的團聚,幾十年的異鄉漂泊和病痛的折磨算不上什麼。
種種驚險而又起伏跌宕的經曆,被杜仲義說的平淡無奇。而已經習慣了平淡祥和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的鄉親們,卻都噓唏感慨不已。
屋子裡,一時間氣氛有點低落。鄉親們也開始後悔,他們這不是故意往人傷疤上戳嘛?
杜爺爺雖然不至於眼淚巴叉的,但是,這眼眶卻真的紅起來了,大巴掌一下一下的拍著兩邊消瘦的肩頭。說拍不太準確,應該說是安撫,自己兄弟在外麵遭了多大的罪啊!
最德高望重的五爺爺看不下去了,“行了,先榮!彆丟人現眼的了!合家團圓多好的事啊!仲義命大,也是老杜家祖上積德,好心有好報!這不,夢想成真,一家人終於團圓了。”
彆看杜爺爺在家從來是說一不二,可是,在五爺爺這個長輩跟前,杜爺爺更像是毛頭小子,“哎!五爺爺說的對,是好事兒!是好事!”
淳樸的鄉親都有點迷信,仔細一琢磨五爺爺的話,可不是祖上積德,好人有好報。
解放前,杜家的家境在清河灣也是數一數二的,鄉裡鄉親的都沒少受杜家接濟。這份恩情,上了年紀的老人心裡都記掛著呢。
文-革的時候,老杜家可是冒著風險,把被批鬥批的丟了半條命的張澤遠安排在自家裡住,把老無所依的李清源老兩口當成親人孝敬。杜家的芽兒丫頭小小年紀就走街串巷給鄉親們看病。前些年,村子裡的小學有杜家一份力。現在,村口的平整馬路可都是杜家的功勞。
看看人家杜家的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一大家子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份喜樂安康,可不就應了祖上積德,好人有好報!
要不人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呢!清河灣的鄉親可都把五爺爺他們,當成鎮村之寶敬著,供著呢。
老爺子剛才一打岔,屋子裡的氣氛也漸漸回暖起來。
這大過年的,還是學那些老娘們,說說有滋有味的家長裡短,侃侃天南地北的奇聞異事。
清河灣的男女老少,原本鬨哄哄的一院子人,漸漸分成四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