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喜慶的嗩呐聲和鞭炮聲三催四請,催著兩位新娘子出門子。
倆新娘子都是時髦洋氣的城裡姑娘,雖然有句老話叫入鄉隨俗,但也有個成語叫事從權宜。兩對新人的婚禮,還是簡化了不少。
不偏不倚,兩位新娘子的嫁妝都是杜爺爺和杜奶奶事先準備好的。不過,像床頭櫃和梳妝桌之類的大物件,早就提前放到新房裡了,省的來回折騰。
屋子裡,新娘子們羞羞答答。院子裡,十幾個棒小夥肩上扛起了大紅包袱包著的嫁妝。
嫁妝很輕便,象征性的意思意思。不過,饒是如此,仍有十六床有厚有薄大紅大綠的喜被,兩個裝滿新娘子新衣服的大皮箱子,兩對洋瓷盆,大紅大綠的暖水壺之類的小零碎。
三催四請後,新娘子們終於要出門了。
喜慶的鞭炮和嗩呐聲在前麵開路,抬著一抬抬嫁妝的小夥子們緊隨其後,這叫曬妝。
嫁妝後邊跟著的,才是兩對天作之合的新人。新郎官筆挺的西裝大衣,愈發顯得俊朗挺拔。新娘子穿著大紅色外套,畫著淡妝,嬌俏嫵媚,看著喜慶又養眼。這一天,新人們才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唯一跟這個淳樸的年代的婚禮不同的就是,在最前頭,小老外邁克肩頭上扛著一台攝像機,還有郭小海手裡拿著哢嚓哢嚓響的相機。
攝像機是愛德華老先生帶過來,特意用來拍山裡的風土人情的。傳媒起家的愛德華老先生從踏上中國這片土地,感受到中國人的淳樸好客,中醫的神奇,琳琅滿目的民間藝術的奇妙之後,心裡一直有個想法,想親自拍一部中國遊記,讓更多的西方人認識東方這片土地的厚重和神奇,五千年文明古國凝聚後的沉澱。
鄉親們大概明白小老外扛的黑匣子是什麼,所以,兩對新人雖然被圍得水泄不通,卻也隻被圍成有一個小豁口的圓圈。鄉親們愛熱鬨,都想在那黑匣子露露臉呢。
小娃子和半大小子們在人群的最裡邊。村裡邊最幾個調皮的半大小子,眼珠子咕嚕嚕一轉,偷偷朝手裡一直沒熄火的小柴火棍吹了吹,柴火棍頓時冒出一個小火星子。
狗蛋趕緊從衣兜裡掏出一個拆開的小炮仗,往柴火棍上隨意一湊,火撚子冒著火花的小炮仗就被精準無誤的扔到新人腳底下。
腳底下,那麼近的距離,突然啪的一聲,可不把新娘子驚得花容失色,下意識的就往新郎官的懷裡鑽。
樂得使壞的半大小子嘎嘎直樂,村民們也都忍俊不禁。更有促狹的嬸子大娘們跟著湊熱鬨,連聲喊著再來一個。
俗話說,新婚三日無大小。唯有這兩天,大人們才不會管這群比野猴子都瘋的半大小子。
平時招貓逗狗沒少挨罵的半大小子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奶娃子們,受到了鼓舞。劈劈啪啪,一個接一個的小炮仗朝新人腳底下扔。
倆城裡來的新娘子哪見過這樣的陣仗,哪見過這麼皮實的小子,可不被腳底下的劈劈啪啪給驚得花枝亂顫。
等驚魂未定的新娘子察覺到自個已經鑽到新郎官懷裡時,又驚又羞。可是,奈何她們腳底下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還沒從新郎官懷裡出來,又嚇得湊過去,正應了欲推還迎四個大字。
新郎官各自把自己的媳婦摟緊了,心裡美的不輕,從今天起,他們將是彼此唯一的依靠。
鄉親們紛紛叫好,半大小子和奶娃子們難得調皮搗蛋不用擔心挨大人們揍,玩的更加起勁。新娘子和新郎越挨越近,越湊越親密。
直到新娘子們到了婆家門口,都沒敢從新郎官懷裡出來。
杜家院子裡,早擺好八仙桌,齊刷刷一排老爺子老太太們都等著兩對新人那一拜呢!
誰家喜喪婚嫁,老村長都是身兼多職。除了當好管家,還經常客串一下儐相。
老村長是熟練工,再說了,三天無大小,老村長也不怕鬨騰新人被鄉親們說成是為老不尊。畢竟,老村長隻是動動嘴,動手的主力可是村裡那些盼媳婦盼的眼睛冒光的大小光棍。
半大小子和奶娃子們,這回人小腿短,被大小夥子們排擠在外,隻能一聲接一聲的嗷嚎著,以示助威。
新郎官的衣服扯開了,新娘子們的頭發亂了,老村長見熱鬨的差不多了,一長串致詞之後,就是鄉親們耳熟能詳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當然,送入洞房歸送入洞房,大白天的,還不能圓洞房。
兩位新娘子被村裡的嬸子大娘們簇擁著,各自進自己的新房子稍作休息,整理容妝。
芽兒今天一天都是趙清的娘家人,也乖乖的跟著乾媽進了新房。至於隔壁自家小嬸嬸那兒,芽兒是有心無力。
這會,芽兒還是驚魂未定呢。誰說鄉下人保守,山裡人守舊?那是他沒見識過清河灣鄉親們的大膽和開放!饒是兩對新人各自分擔彼此的壓力,也沒少被鄉親們捉弄。
村裡的鄉親們,平時再尊重張澤遠,剛才也沒手軟。不僅沒手軟,反而鬨得更凶了。畢竟,過這個村沒那個店,想鬨張醫生今天是唯一的機會。
同樣驚魂未定的還有坐在炕頭上的新娘子。尤其是看到炕上村裡的嬸子大娘撒的那些蓮子、桂圓、花生和大棗,再聽那一套套的吉祥話,更是羞得抬不起頭來。
幾個小娃子滿炕頭打滾,趁大人不注意,還不忘偷偷往嘴裡塞個大棗花生什麼的。
到底是誰家兒媳婦誰家疼,在新娘子羞得快鑽炕底之前,杜奶奶她們過來解圍了。
雖說不能掃大家夥的興,但是,要開飯了。杜爺爺可是催了好幾遍,讓灶上快點開飯。
幾十張大飯桌一溜擺開,上菜的小夥子都精精神神,氣勢端的熱鬨壯觀。
杜爺爺是主家,端起第一杯酒,跟村裡的村民和過來道喜的鄉親敬酒,“各位鄉親父老們,多謝鄉親們過來喝這頓喜酒!彆的話俺也不會說,就四個字,吃好喝好!”
“杜大叔,您放心!這麼好的酒席,咱們肯定吃好喝好!”都是十裡八村的鄉親,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誰也不會客套。
“那成!吃好喝好!下午誰也彆回去,晚上咱們接著喝!喝完,咱們看電影!”杜爺爺又敬第二杯。今天外村來的鄉親可不少,都是衝著張澤遠和杜家的麵子。
“杜大叔,不用您吩咐。這裡有好酒好菜,攆俺們走都不走!晚上大家夥還要鬨洞房呢!”外村的三十多歲的中年漢子接過杜爺爺的話茬,“鄉親們,大家夥說是不是?”
老百姓愛湊熱鬨,一個個扯著嗓門喊是,中間夾雜著奶娃子們脆生生的小嗓門。
“鄉親們,來,咱們也祝杜老頭家雙喜臨門!不應該說是四喜臨門!祝杜老頭家添丁進口!祝小張和小趙,建設和小丁他們兩對新人新婚快樂!預祝杜老頭明年年底抱上倆孫子!”
“對!祝杜大爺明年年底就能抱上倆白胖大孫子!”
“可不!祝杜大叔家四喜臨門!添丁進口!”
“祝張醫生和建設兄弟,新婚之喜!洞房花燭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