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年的大年初二,這一天,杜家在杜爺爺雷聲大雨點小的堅持下徹底分了家。
親兄弟明算賬,杜爺爺十分堅持這一點,最後甚至還讓杜爹他們在白紙黑字上按了手印。
說是分家,但到底分家不分情,最起碼杜爹兄弟姊妹幾個都覺得老爺子是多此一舉。不過,這話他們也隻敢在心裡邊念叨兩句。
杜爺爺把出自李清源之手龍飛鳳舞的白紙黑字鄭重其事的收起來,心裡很踏實。等以後自己合眼的時候,不用擔心子女為點子雞毛蒜皮的小事壞了兄弟姊妹情分。
最起碼,杜爺爺當著家人的麵,明張旗鼓的分家,一碗水儘量端平的氣度,杜家的倆姑爺都很敬重。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要是自家爹娘心裡邊能像老丈人這麼透亮,他們也不用這麼累心,整天夾在兄弟姊妹中間和稀泥。
芽兒跟偷到油吃的小老鼠似的,在拒絕無效又得到爺爺首肯之後,賺了三根黃燦燦的金條,樂顛顛的就跟會冬藏的小倉鼠似的,結果,卻不知道該把寶貝往藏哪個窩裡?
杜家分家,就像平靜的湖麵投進一顆小石子,剛泛起微微漣漪,就很快消失不見。
新年新氣象,杜家的這個新年顯得格外忙碌。
杜家的親戚不算多,拜完年之後,就各自忙活起來。
這頭年味還沒過去呢,準高考生胖丫和荷花就提著果子點心找上門來,都還指望著高考狀元給他們補課呢。
大年初五這天,胖丫和荷花早早的就登門來了,她們可是帶著任務來的。芽兒的小身板被這倆珠圓玉潤的姑娘揉搓的不輕,最後隻好重新披掛上陣。
跟芽兒一起出馬的,還有張澤遠這個當乾爹的。這父女兩個,重新霸占了村裡小學的教室,火爐子早被燒的旺旺的,一人一間教室,做了鄰居。
芽兒占了一間,給村裡幾個準高考生補課。除了胖丫和荷花兩個女孩子外,還有三個男生。清河灣隻有幾十戶人家,竟然有五位準高考生,這份額不可謂不高。不過,在清河灣也不稀奇,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村民們也有樣學樣,清河灣是十裡八鄉有名的好學重教的村子。
張澤遠占了另外一間,學生不多也不少,都是當年在清河灣教的那幾個徒弟。像郭二栓他們念了大學,算是科班出身。不過,其他那幾個學生都還是當年跟張澤遠學的那點皮毛。
雖說這幾年赤腳大夫當下來,也摸索出點道道來,可越是獨自摸索,其中艱辛越讓他們重視這次名師指點的機會。
其實,算起來,張澤遠比乾閨女還忙。除了要給幾個徒弟答疑外,整天還要十裡八鄉的轉,給求醫的鄉親問診。
前幾年,節假日的時候,芽兒可沒少乾這類似遊醫的活。今年,因為被定親的芽兒臉皮薄,前麵又有自己乾爹頂著,被鄉親打趣怕了的芽兒儘量不出清河灣。
張澤遠跟芽兒這爺倆忙活,老爺子們和杜皓宇他們也沒閒著。
在異鄉漂泊了幾十年後,落葉歸根,幾位老爺子是真的想為自己的家鄉做點什麼。
年前,遊山玩水似的考察了小幾個月,還是那句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青山縣是座山城,清河灣是三麵環山的小山村,想發家致富,還得挖掘綿綿群山這座寶藏。
山野菜在鄉下人眼裡,那是當年吃不上飯的時候,填肚子的東西。但在外國人城裡人眼裡,卻是好東西。
就是漫山遍野那些隻有半大小子黃毛丫頭們才會吃的漿果、山葡萄之類的野果子,也都能釀果汁果酒。更彆提山筍蘑菇木耳、野板栗山核桃之類的山珍了,全都是稀罕東了。
年後,縣裡,一心為民的鄭書記沒少往杜家跑。資金,幾位小有家資的老爺子掏的很乾脆,芽兒也借自家爺爺的名頭,插了一手。
剛從爺爺們手裡拿到的三根金條的嫁妝,跟芽兒實際的腰包相比,其實隻是小巫見大巫。
至於最財大氣粗的愛德華老先生,對這事更熱衷。這裡的鄉親很熱情,這裡的孩子很可愛,最關鍵的是,這裡是小可愛的家鄉。
資金很到位,老爺子們的要求也很簡單,隻求回報這方土地的鄉親。
至於怎麼做,具體做什麼,那就需要繼續細致的研究討論。畢竟,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點子是人想出來的。
芽兒跟爺爺嘀咕,說也想掏回腰包的時候,可是把老爺子們嚇了一跳。要知道,老爺子們都見過芽兒買的那座五進大院子,院子可能不太值錢,可是,院子複原和裝修那才是大頭。
誰能想到,小丫頭年紀小小,竟是個不折不扣的小財神。就連郭小海都眼熱,他可是知道,寶貝妹妹搗鼓那什麼炒股的東西,沒想到那麼掙錢!
芽兒家底的豐厚確實嚇老爺子們一跳,不過,等聽小姑娘言之有物後,老爺子們再也不疑惑為什麼小丫頭什麼都不做,就能占兩分份額了!其實,那兩分份額說不定都少了。
術業有專攻,芽兒對這些其實並不太在行。可是,奈何重活一世,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所以,芽兒的紙上談兵,在老爺子們聽來竟然每每都說到點子上。
綿綿群山經不起人們過度的索取,以林養林才是持久之道。
像蘑菇木耳之類的山珍,除了大自然賦予的,也可以借用綿綿群山這麼好的地利環境之便,人工養殖。野果子漫山遍野,可是產量卻都不高。要是讓鄉親們在村周圍、山腳下,全種上果樹家裡不就又多了一項收入?
就連秋天的時候,山野間滿眼嫩黃的野菊花,芽兒都能聯想到野菊花茶。
鄉下人都手巧,籮筐全都是家裡老人飯前飯後自己編的。竹筐不值錢,但是,手巧的老人給孫子孫女用心編成玩具的精巧竹編,那份手藝和心思,很值錢。
芽兒跟個小財迷似的越說越激動,老爺子們和老村長卻越聽越驚。敢情他們活了大半輩子,竟然是空守寶山而不知。
其實,鄉親們前些年都餓肚子餓怕了,腦子一時半會的還沒轉過彎來,隻有家裡滿倉滿屯的糧食才能讓他們睡得踏實。
按照芽兒的說法,就連豬都嫌有味不吃的艾草,奶娃子們才會挖一根咂麼咂麼甜味的茅根,要是炮製好了,都能當草藥賣錢!
那天,芽兒說的口乾舌燥。杜爺爺他們還有老村長,半天都沒緩過神來。怎麼,鄉下不起眼的那些東西,到了小芽兒嘴裡,都能掙錢啊?
鄭書記帶來的秘書在書記的注視下,下筆如有神,一句不拉的全都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