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顧名思義少不了元宵。早些年,家裡日子過的清貧,那時候杜奶奶都不忘包一些元宵,如今生活條件好了,更是變著花樣做。
豬油豆沙餡的,芝麻餡的,棗泥餡的,果仁餡的,餡料都是昨天就準備好的,廚房裡好幾個大冰箱,也不擔心吃不完,到時候放冰箱裡凍起來!哪天晚上誰要是突然餓了,也能煮了當夜宵吃!
日頭剛剛偏西,“去睡午覺”的老爺子老太太們早就睡醒了。尤其是翟爺爺和杜爺爺一個照麵突然默契的相視一笑,有些事兒彼此心領神會了。
不過,今天過節,那事兒得先跟李老哥和芽兒他們通了氣以後再商量!
李清源格外納悶,這倆老頭眉來眼去的唱的這是哪一出啊?靜靜的坐下來喝茶就喝茶吧,連連碰杯算是啥意思?
見李老哥滿臉狐疑,倆老爺子笑的更加得意!自己得把口風藏嚴實了,這是送給李老哥的驚喜呢!這倆老爺子壓根沒想過,李清源老兩口有沒有這心思?
客廳裡擺了兩張長長方方的矮案桌,幾位老爺子有閒情逸致喝茶,老太太們和杜媽她們正坐在案桌旁團元宵的團元宵,包餃子的包餃子。
倆老爺子眉來眼去的在尋思什麼,翟奶奶和杜奶奶是心知肚明,各自瞪了一眼喜形於色的老伴,趕緊岔開話題。
俗話說出門餃子回家麵,餃子得多包一些,提前給胡添樹和孟德柱他們留出來。
胡孟兩家人來京城有兩個月了,孟德柱的腿也已無大礙,英子姐弟也快開學了,胡添樹買的是明天中午的火車票。這不,今天一大早,兩家人就出門繼續置辦伴手禮去了。
跟前些天一樣,兩家人空著手出門,大包小包的買回來。不過,前些天兩家人買的都是帶回老家的一些京城特產,今天出門則是特意給杜家人挑禮物去了!
來京城兩個多月,用胡添樹的話講,也厚顏在杜家好吃好喝的住了兩個多月。老孟治腿時,杜家老少都跟著忙前忙後不說,自家媳婦這大肚婆也被照顧的比在家時還精心,雞鴨魚肉,牛奶果蔬變著花樣做。
仨老太太更是沒把自己媳婦當外人,年前那麼忙,甚至還抽空給還在媳婦肚子裡的閨女做了幾身小棉襖棉褲,幾床小被子,親人也不過與此了!
再說了,不看養的白胖的媳婦,就看仨孩子小臉也都一個個粉撲撲。來的時候仨孩子還怯怯諾諾,拘謹的很,在幾位老爺子老太太們身邊才多長時間,那精氣神就跟脫胎換骨了似的。
每天晚上睡下前,胡添樹就會跟媳婦念叨這些。
孟家老爺子和孟德柱父子平時寡言,但這份情誼也都看在眼裡!也清楚那幾位老爺子老太太他們壓根不缺他們這份禮物,但好歹是他們的一份心意。
記得今天是元宵節,前幾天就事先相中了幾份禮物,但真的要買下來的時侯,這不,又挑花了眼了!
一圈買下來,急急忙忙的往家裡趕,杜媽她們已經包了七八張蓋簾的餃子。
見客廳裡這陣仗,胡添樹媳婦顧不上回西跨院放東西,趕緊要洗手打算幫忙,嚇得正跟她寒暄的杜媽趕緊站起來把人按到沙發上。
杜媽她們都是過來人,當年自己懷孕的時候,就是九個多月的,該工作的工作該乾農活掙工分的掙工分,頂多嘴饞的時候吃碗雞蛋羹補一補,誰也沒嬌慣過自己。不光她們,彆人也都是這麼過來的。
但自從自家芽兒懷孕了,重新惡補了一回孕婦注意事項,杜媽她們這才第一次知道了什麼後怕!
尤其是自家芽兒還揣著四個呢!
想到這裡,杜媽看看胡添樹媳婦那水桶粗腰圍,眼神忍不住朝回廊下跟史蒂芬教授討論問題的自家芽兒身上瞄。
不僅杜媽眼神遊移的厲害,胡添樹媳婦這現成的孕婦就坐在跟前,一家老少的表情也都顯得怪異。
看看胡添樹媳婦隆起的大肚子,再看看抻著脖子看看苗條纖細的芽兒,一想到到時候自家芽兒肚子得比這四個大,這心裡跟油煎似的,到時候肚皮還不得撐破了?
胡添樹媳婦被圍觀的心裡發毛,端著李老爺子親自給自己倒的白開水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滿臉困惑,“嬸子,你們這是?”
這一問,客廳裡眾人才從驚悚的浮想聯翩中回過神來!不怕不怕,醫生說了,自家芽兒胎相好著呢!
轉而想到四胞胎,忍不住又笑了出來,顯得格外的意味深長。故意賣關子似的連連擺手,“沒事,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