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1 / 2)

齊昱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了,是被人架著回去的,到府邸門口,門子瞧見他們便是一愣,“這是怎麼了?”

侍從白著一張臉道,“三爺出去找葛詢,碰著了太子殿下。”

門子哪能不知道齊昱的脾氣,這下就知道壞了,胤礽也不客氣,上去就道,“齊世武可在?”

門口的動靜早有人聽見了,機靈的早就去通知了齊世武,齊世武知道後恨不得連滾帶爬地往這邊趕,看見胤礽直接就跪倒在他的腳邊,其他人不知道,他作為太子.黨哪能不知道,皇上根本就沒病,太子殿下分明就是逼宮了,連龍袍都已經備好了。

“這是你兒子吧?”

齊世武點了點頭看著齊昱的目光恨不得要殺人,“這是臣小兒子。”

“我記得你帶你兒子進過宮?”

“這是臣庶子。”

胤礽點了點頭,“剛剛你這小兒子說你是孤左膀右臂,拿著你的名號孤的名號在外狐假虎威,好不威風,孤剛剛就在想他是不是不是第一次了,不然這一套套的說起來怎麼這麼順溜?”

齊昱掙紮著爬到了胤礽腳邊,“殿下,這是頭一次,是頭一次!”

胤礽將衣擺拉開,“頭一次還驕傲上了,難不成,你還想有第二次,第三次?齊大人,人孤就交給你了,孤對敗壞孤名聲的,一向是不容忍的,你,懂,嗎?”

“臣懂,臣定然會給殿下一個交待。”

佟佳氏也是一個大家族,齊世武和佟國綱分屬兩派,齊世武祖上有功,是蒙蔭入仕,好不容易巴結上了太子,眼看太子就要登基,卻差點得罪太子,對這個不長眼的小兒子他是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出了齊府,胤礽卻是歎了一口氣,這樣的情況他已經不是第一次遇著了,警鐘是敲了一次又一次,他倒是想拿齊昱殺雞儆猴,隻是想到允礽說的,齊世武後來因為黨派之爭,被皇阿瑪絞死,他又狠不下心了。

回葛府,胤礽發覺門口站了一堆人,不由一愣,“這是?”

“參加太子殿下。”

胤礽哭笑不得,“這是做什麼。”

即使葛詢平時不屑於攀附權貴,可真的最頂級的權貴站到他麵前,仍免不了露怯。

“葛大哥,對於西方流入進來的機械製造了解的多嗎?”

葛詢一愣,卻是沒有立馬回答,若他仍不知道眼前的人身份,可能就會講一堆了,但是現在麵前的是帝國的太子,未來的皇帝,他不由多想了一些。

“彆緊張,我是覺得這些東西很有用,不然也不會三番五次來尋你。”

回宮之前,胤礽又去茶館坐了坐,發覺民間皇上染病太子監國雖有些議論,卻還比不上之前那幾首詩,吃驚之餘倒也放下心來。

康熙三十五年十一月中旬,皇上病重,欲傳位於太子。

眾臣都有心理準備了,隻是多少還是有人不服氣,一幫人齊聚在乾清宮門口,要找皇上問個清楚。

“你們這是做什麼?”

“臣等想要找皇上問個清楚,這傳位是不是皇上本人的意思。”

胤礽凝眉看了他一眼,嘴唇微翹,淡淡地道,“皇阿瑪就在裡麵,那你去問吧。”

康熙坐在屋內看書,看見眾臣哪會不清楚他們的來意,“是朕的意思。”

幾個大臣都驚呆了,尤其是佛綸,都懷疑太子是不是給皇上下了蠱,他不信,哪個帝皇能心甘情願讓出自己的皇位,尤其是現在皇上臉色看上去還很正常的情況。

然而不管他們怎麼折騰,事實已定,禮部各部門已經開始運作,欽天監已經開始算日子了。一點不著急是不可能的,但是胤礽也知道,這件事反而不能過於著急,過於倉促,定然會落下話柄。

“殿下,下個月初五是個好日子。”

康熙三十五年十一月末,康熙帝下旨,傳位給太子胤礽,聖旨很長,既總結了自己的功績錯過,又表明自己八歲就已登基,先已在位三十多載,如今病重靜養,相信太子能做的更好。

一經傳開,不少人都炸了鍋,皇上才四十多歲,還正是身強體壯的時候,又怎麼會生出退位的心思?難不成是太子逼宮?!

底層百姓吃飽穿暖都成問題,對他們來說,隻要不發生戰亂,不耽誤他們過日子,就是改朝換代都不成問題,一些閒著的文人和有些權勢的對此倒是吵了起來,基本分成了兩派。

一派覺得太子什麼都有,又性格溫純,定然是皇上病重需要靜養,一派覺得皇上不可能主動退位,是太子逼宮脅迫。

-胤礽,你拿個紙筆,我這有個方子,枸杞二錢,人參二錢,川貝三錢……-

胤礽一愣,寫完後有些奇怪,-這是?-

李世民笑了笑,隨意打了旁邊的李湛兩下,-你這兩天翻來覆去睡不著覺,擔心以後一直有人來你的身體嗎?這是我問李淳風和袁天罡,他們給我的,不保證有效,喝了卻也沒副作用,還能保養身體。-

胤礽看著紙上的字,點了點頭,-多謝。-他何德何能……

宮裡開始鋪設紅地毯,加上逼近年關,宮裡熱鬨的很。

“殿下,不好了,八旗兵丁闖進禦花園了!”

胤礽一愣,“什麼!”

允礽這兩天精神勁也不太足,聽見以後也愣住了,-時間不對…-

“控製住了嗎?”

“控製住了。”

之前朝廷就做過調查,這些在旗的兵丁包衣有七千多人沒有房舍,有關係的還能去哪借住,沒關係的就隻能睡大街上,此前康熙便造了房屋供他們居住,一些貧苦人家還給予了補貼,但是顯然,這遠遠不夠,不過一年,房屋就又住滿了,甚至不少人沾上了高利貸。〔3〕

“參見太子殿下……”

胤礽沉著臉,看著眾人有些不悅,“你們早不來晚不來,挑著這個時間硬闖宮門,是覺得孤不會拿你們怎麼樣嗎?”

眾人紛紛磕頭道,“殿下息怒,殿下息怒,殿下深明大義,一向對奴才們很是體恤,如今知道殿下即將登基,便想著上訴,隻是上麵根本不願傳達,奴才們也是被逼的沒法子了,這才做出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殿下,求你救救奴才們吧。”

八旗子弟也有貧富之分,在旗之人不能隨意離京,不務農工商賈的思想又深入人心,時間一長,自然出了問題。

胤礽皺著眉頭,一時也想不出好的辦法,隨著八旗人員增多,這樣的問題隻會越來越嚴重,究其根本,這是八旗製度本身的問題。

“放了他們吧,你叫什麼名字?”

“奴才瓜爾佳多尉。”

胤礽笑了,“孤的太子妃也是瓜爾佳氏。”

“奴才怎麼能和太子妃相提並論。”

“你們先回去吧,戶部會撥銀兩給你們。”

多尉一愣,心裡卻歎了一口氣,銀兩層層扣一點,到他們手裡一人才多少?以為新皇能替他們做主也是他癡心妄想了!

就在他們心灰意冷轉身回去時,胤礽又將他們喊住了,“若是讓你們做工,願意嗎?有月俸。”

“奴才願意,隻是城內無人收留奴才等這麼多人…”沒錢吃沒錢喝,老人沒錢養孩子沒錢生,就是死了都沒個安葬的地方,哪裡會不願意做工。

“孤也收留不下這麼多人,之後戶部會對各戶的家產人口做一次調查,將飯都吃不上的八旗兵丁及其包衣挑選出來。”

授人予魚不如授之以漁,胤礽揉了揉眉心,從之前俄國的倒賣來看,大清不少東西都很受歡迎,今年來外商頗多,倒是可以設一個售蕃院,讓這些旗人在內做工。

帝皇和太子的規格自然有所不同,這兩天內務府忙進忙出,給胤礽重新量體裁衣。

“殿下,麻煩你抬手。”

胤礽依言抬手,旁邊何柱兒看著笑的眼睛都沒了。

“殿下終於要登基了,前些日子我都愁死了,總擔心殿下會被罰被廢。”

“是啊,咱們也苦儘甘來了。”

康熙三十五十二月初五,太子胤礽登基,年號永昭。奉皇父愛新覺羅·玄燁為太上皇,皇祖母博爾濟吉特氏為太皇太後,封嫡福晉瓜爾佳氏為皇後,側福晉李佳氏為淑妃。

祭天地,拜先祖,吉服加身,所行之處,眾人紛紛叩首,在這半點聲音沒有的情境中,胤礽甚至能聽到自己的腳步聲,每走一步都似乎有千斤重。

這一天這個時辰,胤礽有無數情緒湧現在心中,他沒有被兩廢兩立,他沒有被囚禁十幾年,雖於老大胤禔有爭奪,有老四有爭執,但是目前至少表麵,他們還維持著和諧。

“鳴鞭-”

長長的鞭子在空中奏響,鼓聲角聲相繼出沒,眾臣皆身著朝服,列隊於太和殿前,胤礽站於階前,俯瞰眾人。

“一叩首-”

-哈哈哈哈哈-

-真好,真好…-

胤礽腦中,允礽又哭又笑,宛若癲狂。

李湛瞧著他的模樣,咽了咽口水,-他是瘋了嗎?-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一個耳光就賞了過去,隨後揪著他的耳朵就讓他跪下了,-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能耐了,還想回去?-

他們都理解允礽的發瘋,登頂皇位也許是他的執念,哪怕做到隻是另一個世界的他,他也滿足了,他們能做的,就是讓允礽儘情地宣泄。

戴梓到京時,皇宮已經換了一個主人,“皇上…”

“我已命人替你備好了宅邸,你帶著家眷收拾收拾就能住了,我可是一掌權就讓你回來了,戴大人,你可要好好謝謝我。”

和胤礽笑哈哈的模樣不同,戴梓神色認真,給胤礽行了一個大禮,“臣自當儘心竭力,但凡皇上有需要,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戴梓是個全才,不僅擅長武器研發,還是個詩人、畫家,他以為自己遼東了此餘生,不想,竟還有回京的機會,和夫人孩子看著新府大門不禁淚流滿麵。

到書房就畫下了一路的風景並題詩一首表達自己實施抱負儘忠新皇叩謝皇恩的理想,後代史學家表示,新皇登基戴梓歸京,是國家發展科技也是國家強盛不衰的轉折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