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翻車遼(1 / 2)

天道代言人 蘇扶蘇 11540 字 11個月前

節目開播這天晚上, 苗禾早早守在電視機前,一邊刷微博一邊等待著。

林景的微博上早就放出《表演之旅》的宣傳, 她百無聊賴地劃拉了一下, 竟然刷出一條新的微博。

“半年逆襲計劃, 和林景共同進步?”

她心想,以前從來沒見過這種操作,林景膽子可真夠大的,竟敢立這種fg?不會又是他團隊營銷的噱頭吧?

同一時間, 刷出這個話題的每個人,幾乎都抱有類似想法。

不過不管是真是假,是營銷還是林景真的相信自己能逆襲,在節目裡自有分曉。

《表演之旅》每季都有三位常駐嘉賓, 一場旅行會邀請3-6名單期嘉賓。每兩人或三人組成一個攝製組, 由常駐嘉賓擔任組長,在旅行過程中, 完成兩輪對抗賽,最後共同拍攝一部微電影。

一場旅行能剪成三到四期,所以這個節目的流程很長, 一季能播半年左右。

以往, 常駐嘉賓都是由資曆較老的前輩來擔任的。而這一季, 三大常駐嘉賓裡, 居然有林景這個流量小生。

另外兩位, 一位名叫樊千雅, 是息影數年、重返影壇的影後, 資曆極高;一位名叫喬逸,也是影帝級人物。林景夾在其中,猶如兩顆參天大樹裡顫顫巍巍的小幼苗,看上去好不可憐。

偏偏在這種對比一開始就能凸顯出來。按照慣例,整季節目都以三人的表演開場、同樣以三人的表演結束。他們需要各自錄製一段獨角戲,作為開場宣傳片來使用。

節目正式開播,苗禾興奮地霸占了遙控器,首先出現在畫麵中的,是樊千雅的宣傳片。

萬丈高空,直升機轟鳴盤旋,她正穿著一身特殊裝備,站在艙門口進行準備。

回頭對跳傘教練比了個ok的手勢,深呼吸,縱身而躍。狂風乍起,透灑全身,她卻放鬆地舒張四肢,展開飛行服,迎著怒作的烈風自由滑翔。

她一邊飛行,一邊回憶起自己事業上的成功、自己一步步登頂影壇的風光,更加意氣風發,表情暢快。

苗禾看到這裡,不由感到驚訝,“她演的是她自己?難道是回憶一路走來的曆程?”

苗禾忍不住打開電腦,登上了視頻網站,一邊看4k高清的家庭影院,一邊看網站上的彈幕。

畫麵中,下落距離越來越近,到了該開傘的時間。樊千雅按動開傘裝置,傘包卻沒有絲毫反應。她一愣,不死心地搖動裝置,動作越來越激烈。最後,她終於意識到,開傘裝置壞了,她會死在這場極限運動中。

畫麵變成了她的臉部大特寫。隨著背景天空的急速飛升,崩潰的情緒在壓抑沉默中積累,終於摧枯拉朽、衝垮堤壩。瞬間,她表情驟變,嚎啕大哭起來。

不明所以的觀眾隻以為她展現了一個瀕死的情緒,苗禾卻謔地站起來:“小楊花!”

小楊花是樊千雅獲得第一個影後的角色,這個嚎啕大哭的表情被奉為經典,是那一屆金馬獎公布影後時選出的標誌性一幕。

接下來的三分鐘時間,這段表演的正片終於展開,畫麵竟然從始至終都是樊千雅的麵部特寫。短短三分鐘,她不知變換了多少表情,每換一種,彈幕就驚叫出那個角色的名字。

最神奇的是,這些表演雖然截自她的經典作品,卻能連貫起來,表達一個人死前的情緒變換。

一個偉大的女演員,臨死前用表演的方式回顧自己每一場戲。是人在戲中,抑或戲如人生?這是她對自己一生的祭奠,還是她已迷失自我,寧願以戲中人的身份迎接死亡?

彈幕議論紛紛。

突然,表演戛然而止,她臉上表情儘收,安靜地看著鏡頭。

過了一會兒,她慢慢閉上眼睛,嘴邊泛起一個放鬆、釋然、平靜的笑。

鏡頭終於拉遠,她像開始時一樣,在狂風中舒展著四肢,但已不再是那隻搏擊長空的海燕,而是在遙遙無際的大海上努力靠岸的小舟。

海平麵越來越近,在越來越快的下墜中,突然,降落傘開了。

她像一顆來自天外的星星,驀然沉入大海,海藍色的光影斑斑點點,魚群倏而環繞倏而散去。她任由大海擺弄自己的肢體,在周身升騰的白色氣泡中閉目微笑。水下拍攝的鏡頭,像是闖入了奇妙的仙境,優雅、神秘,美不勝收。

在這個如夢似幻的水下鏡頭中,片名緩緩浮現——《下沉》。

和片名截然相反的是,主角在此時旋身而起,如同一尾靈活的魚,向上奔遊而去。

影片結束。

觀眾尚且不解其意,樊千雅的粉絲早已眼泛淚光,百感交集地表示:“這部短片不是在回憶她的成就,而是在說她這些年的沉澱。”

隻有風光和成就的樊千雅,不是真正的樊千雅。那個登上巔峰卻毅然後退,用三年時間進修、學習、沉澱自己的樊千雅,才是真正的她。

如今沉穩歸來,依然腳踏榮光,勢不可擋。這部短片,是對她最好的總結和讚美。

看懂這部短片的含義後,彈幕開始刷屏:“穩了穩了,女神穩了。這季節目全程看女神就可以了,林景算什麼小餅乾哦!”

下一秒,片尾名單出現,編劇的名字排在第一個——林景。

觀眾:“…………”打臉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

觀眾們要掀桌了,從名偵探的《灰姑娘》到現在的《下沉》,你這麼會編故事咋不去當導演?你跟人演員搶這碗飯乾啥???

第二個播出的是影帝喬逸的短片。他扮演的是一名和尚、一名登山拜佛的朝聖者。從山腳向上,三步一叩首,九步一匍匐,無比虔誠。

登山的人不隻他一個,不斷有人從他身邊來來去去。起初,鏡頭靠下,觀眾隻能看到這些人的下半身,他們的裝束有些熟悉。鏡頭上移,露出全貌後,觀眾們恍然發現,這些人竟然全是喬逸!是他扮演過的一個又一個角色!

朝聖者喬逸逐漸耗儘了體力,嘴唇泛白,步伐不穩。就在他一個趔趄,將要倒下的時候,旁邊突然走來另一個喬逸,扶住了他。

後者對前者輕輕一笑,便繼續攀登之路。隨後,每一次朝聖者瀕臨崩潰的時候,身邊都有人及時幫助他。

這部短片的劇情很好懂,觀眾們也很喜歡,“喬逸一個人進行演技的朝聖,每當他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是以前扮演過的角色帶給他力量。立意好棒!”

“賭一包辣條,這個微電影名字叫《攀登之路》或者《朝聖者》。”

片名依舊在尾聲處浮現,彈幕沒有猜中,它的名字叫《無儘》。

工作人員名單裡,編劇的名字依舊排在第一個,依舊是林景。

觀眾們非常無語。林景到底是來編故事的還是來表演的?下一個就是林景的短片,他們倒想看看,他自己能演成什麼樣。

林景扮演的是一名叛逆少年,短片一開始,就是他逃課打架的場景。

他的演技,依舊是那麼……慘不忍睹。

就在觀眾快要不忍直視的時候,畫外音突然傳來一聲“卡”,鏡頭拉遠,呈現出短片的拍攝場地。導演把林景叫過來,一臉蛋疼地跟他說戲。

彈幕頓時驚奇了,這是林景短片的拍攝過程?

林景被導演教育,臉上的表情,似懵懂似不解。

樊千雅和喬逸都站在旁邊,前者忍不住說道:“林景,你給我和喬逸提供的故事創意都很棒,我能不能問個問題?你那麼喜歡創作,為什麼選擇當演員呢? ”

林景皺著眉思考了很久,才說:“我的確喜歡創作,但不是創作故事,而是創作人物。”

他歎道:“從小我就很喜歡觀察和模仿,上學的時候模仿老師,能把全班逗得大笑。我喜歡琢磨人物的生平和內心,一點點地打磨他、創造他。我邁入演戲這個專業的時候,不瞞你們說,覺得自己天賦可厲害了,沒想到……現實教做人。我腦子裡想的那些,根本就演不出來。”

樊千雅說:“的確,你的閱片量很大,理論知識很豐富,對人物的理解也很深……可你覺不覺得,正是這種過於出色的理解人物的能力,阻礙了你?”

林景不解道:“什麼?”

“一個優秀的演員,的確需要很強的創作能力。但我覺得,你……”她頓了頓,“你太沉迷於這個,極力地想去挖掘人物內心,反而會忽視劇本裡的邏輯。”

“並不是每一個本子都能讓劇情完美貼合人物,你對人物的解讀是正確的,但它有可能和劇情背道而馳。對某些戲來說,故事比人物重要,劇情比內涵重要。這是其一。”

“你演戲放不開手腳,帶著偶像包袱,表情變化很單一、不自然。這是其二。”

“最重要的一點是,你能塑造出故事裡活靈活現的人物,卻不能把自己代入進去。因為你一直站在上帝視角,審視著這個人物的一切特質……也就是說,你不會入戲。”

“舉個例子,一個身世可憐的人物,當你以憐憫他的情緒去演,就會演成自哀自憐、自怨自艾。”

說到最後,樊千雅微微笑道:“不過沒關係,這些問題不大,隻要繼續努力,相信總有一天能夠克服的。”

喬逸也鼓勵道:“你的天賦很好,如果有一天能克服這些,做到真正入戲,難以想象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作品。”

林景恍然大悟,向他們道謝,最後對導演說:“我知道了,這支短片真正該演什麼。”

畫麵黑屏,林景的宣傳片,到這時才真正放出。

這支短片非常樸實,一點也不像前兩段那麼花哨。畫麵中隻有林景,他站在空曠的劇院舞台上,一個人進行著無實物表演。

觀眾發現,他演的都是自己從前的角色,從霸道總裁、到溫柔男配、到桀驁少年……隻不過這次,演得比電視劇裡要好一些。

這支影片時長也很短,從一開始,舞台前的幕布就在緩緩拉動,可供林景表演的場地越來越小。當幕布拉到僅容一個身影時,後方的大燈突然打開,林景動作停住,變成了一個勾著光邊的漆黑剪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